#多多學產品#千萬需求如何突出重圍走向產品
一個產品是如何一步一步從無到有,從一個構想變成可以點選可以觸控的東西,很神奇,也是很多人齊心協力的結果。當然過程中可能會有爭執,會有不同,但大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可以讓它更好的生產下來。就像備孕的爸爸媽媽一樣,相互嫌棄鼓勵剋制著,等待著新生命的到來。以下就是我接觸產品經理一年左右的理解啦~~~

產品的一生(個人繪製轉載請註明出處)
Who一個產品所涉及到的團隊
本文的產品指的是網際網路產品,對網際網路產品來說,涉及到的團隊包括產品的實現方和需求方兩大陣營。
實現方核心力量:產品團隊、設計團隊、開發團隊、測試團隊。
需求方主要骨幹:BOSS、領導高管、運營、品牌、市場、銷售、使用者等,甚至是PM自己(誰還不是一個有夢想的產品呢~)
What要做什麼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我們要做什麼,實現什麼樣的功能,滿足什麼樣的需求,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也就是要對產品進行定義,明確產品定位、使用場景、目標人群、主要功能。也就是在什麼情況下幫什麼人解決了什麼事情。
How怎麼做
開發做。
哈哈,如果真有這麼簡單,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鍋需要背了。
需求方將產品需求與相關PM溝通,表達清楚目的,想要實現的效果。反覆溝通後,發郵件給雙方相關人員,抄送領導。
PM深思熟慮設計產品方案,較大的專案需要產品團隊先內部評審,修改通過後可以一致對外。
接下來是由各方勢力組成的需求評審會,PM為大家講解產品原型,實現規則,功能流程。在此期間,如果準備不夠充分,開發、測試會向產品扔出n個炸彈質疑,當然就算準備的再充分,也避免不了,評審嘛就是各抒己見,為了更好的實現產品方案。
需求評審通過後UI開始進行設計;同時技術小哥哥們開始評估開發工作量,進行專案分工,預估專案排期;測試小姐姐根據專案排期規劃測試工作,編寫測試用例;產品汪們也可以稍喘口氣,等待專案排期,進行專案管理。
開發的過程中,PM一定要耳聽八方,隨叫隨到。有可能原型忽略了情況,文件描述不清,總之隨時候命解決開發小哥哥遇到的各種問題。
開發臨近結束,測試小姐姐用縝密的邏輯不斷給開發哥哥們次次重擊,兵來將擋修補BUG,終於得到小姐姐的認可後,測試環境釋出。產品走查、設計走查,對產品進行驗收。
驗收通過後,上線正式環境,進行線上回測,不斷改BUG!!改改改完“所有”BUG後,最終才能成功上線。
成功上線後,測試傳送版本釋出說明郵件,通知產品、測試、開發相關人員。PM傳送上線郵件,通知所有相關人員,抄送領導。至此,一個產品出生了,接下來就是不斷的修復和優化的過程……
有句話說的好,BUG是改不完的,就在那裡靜靜不動,看你怎麼發現他。
入行時間短,接觸專案有限,如有不足之處感謝各位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