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1線上教育再陷“詐騙門”:6千學員數千萬學費追討無門 破產前天更換法人
理優教育的logo
文 | 鉛筆道 記者 小青檸
前有“學霸1對1”,後有“理優1對1”。
10月24日,理優教育公司門前張貼的一紙告示,官宣公司停運停課的訊息。
理優教育在通知中解釋公司導致經營出現狀況的原因,是由於與上海淘米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民事訴訟,公司賬戶被司法凍結1000萬元,導致公司現金流斷裂。
訊息傳出後,理優教育涉及的學員家長、老師、供應商,一片譁然。
理優教育學員數量大致為4000-6000名,所在地域幾乎遍佈全國,家長損失多則3-5萬元,少則1萬元。因為其中涉及教育貸問題,學員人數太多,具體數額無法統計。理優教育分為兩個校區,上海總部和武漢分部,上海總被老師被欠薪200多萬,武漢分部的全職老師被欠薪資170多萬,不少老師紛紛申請仲裁。
訊息發出當天,理優教育的廣告供應商上門,當時已經人去樓空。他們來自杭州、北京、濟南等地,個人被欠款項十幾萬至上百萬不等。
1對1線上教育行業亂象、教育貸.......這些敏感詞彙,在今年10月,第二次出現在創投圈。
注: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記者採訪和網路公開資訊,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突如其來的停課通知
10月24日, 上海理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理優教育”)在公司的玻璃門上貼出一張關於公司“停課停運”的通知。公告大意為,理優教育因上海淘米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民事起訴,公司賬戶被司法凍結近1000萬元,導致公司現金流斷裂,現在決定公司從10月24日期暫停營業,所有學員暫停上課。公告還顯示 ,公司正尋求新的資金注入,並且向有關政府部門申報備案。
理優教育大門口張貼的通知
公司的大門上同時還張貼著工資延遲發放還有拖欠物業房租、水電費、物業費等相關費用的通知,物業在告知書中稱,即日起終止與該公司的租賃關係,收回租賃房屋。
物業張貼的通知,房屋已經收回
據多方信源顯示,理優教育拖欠部分員工薪資最長時間達3個月,公司辦公電腦為租賃物品,現已悉數收回。除了部分兼職老師,機構已全線停課。10月25日,部分家長和教職工已經設法維權,走仲裁。
鉛筆道通過多方信源瞭解到此事情況,儘可能還原事件本身。
理優教育武漢分部全職教師張樂(化名)對鉛筆道講述了事件,這位老師在理優入職1年有餘,被欠薪2.4萬左右。“目前,我們統計的教師內部數額,武漢員工大約70多個,欠薪170多萬,上海那邊的老師被欠了200多萬。被欠薪的老師有一個維權群,群內成員人數已經達到176人。可以確定的是,兩邊都已經發起仲裁。欠薪三個月,大部分全職老師被迫停課,甚至辭職,學生也無法上課。” 另外,他表示,“任何高管和我們直接聯絡”。
鉛筆道獲得一張理優班主任群內公告截圖,公告告知群內的老師,理優教育高層通過中層領導告知機構教職員工,本週日或者本月份底會給出最終結果,公司可能被收購兼併或者宣佈破產。
對此,一名理優教育老師表示,公司有可能會被卓越教育收購,太具體的情況就不清楚了。公開資料顯示,卓越教育集團起步於2000年6月,是一家中小學校外輔導培訓機構,主要面向3-19歲的中小學生提供學科的素質教育,機構開設了100多個校區,課程範圍涵蓋輔導班、全日制高四、全日制初四等,也包括1對1線上課程。
卓越教育的課程內容涵蓋1對1
卓越教育在2010年12月獲得紅杉資本的1000萬美元融資,2018年6月29日,該公司已經向港股遞交上市申請。卓越教育在招股說明書中業務戰略寫道: 計劃繼續維持並鞏固我們在中國K12課外教育市場的領先地位。
卓越教育的招股說明書
從群公告中看到,理優教育的兼職老師人數為400-500人、全職老師70-80人、全職員工人數為300-400人,高層領導5-8人、銷售部門100-200人……對於理優教育的招聘要求,一名老師說道:“全職老師需要筆試、面試,還需要出示一系列證書包括教師資格證,兼職老師相對比較容易,部分兼職老師是沒有教師資格證的”。理優教育學員人數為4000到6000人,因為是線上教育模式,學員地域幾乎涵蓋全部各個省市。
鉛筆道聯絡到理優教育一名負責初中數學的全職老師小敏(化名),她講到自己是1月中旬入職的,在理優教育工作十個月。“這邊工資蠻高的,一個月上150節課收入差不多七八千的樣子,上到180節課時,收入差不多到1萬”,“一個小時按照1.5個課時計算,週一到週五每天晚上上兩個小時的課,週六、日上課十個小時左右。因為我們屬於校外培訓機構,所以節假日的課時最多”。談及機構的公司發放情況,他說“公司之前的業績一直蠻好的,全職老師的課時費是隔月發放的,按照往常,10月份是要發8月份的課時費,但拖延到了現在,公司高層一個都聯絡不上。”
機構宣佈停止運營前夕,家長有要求退款嗎?小敏說:“公司出事後,官方沒有任何宣告。所有的情況都是機構的老師、班主任、助教去通知家長的。有些班主任擔心家長鬧事,自己拿不到錢,會刻意隱瞞家長說‘我們現在還沒有垮掉,可以繼續上課’,然後道德綁架老師去上課。因為內訌,所以一開始的維權是很艱難的”。對於維權這塊,小敏表示,“上海和武漢的員工都已經去勞動局、仲裁局,還有信訪,家長們自發建立了很多維權群,也已經報警、提起訴訟,該做的都做了……但是維權很難。”
10月25日,理優教育全體老師面向家長髮出一則通知,向家長正式公佈了理優教育正式停業,還有機構從2018年6月開始和淘米陷入經濟糾紛等情況。其中講到公司原法人兼CEO葉茜茜失蹤且從未出面發表任何宣告,機構這邊也沒有危機公關處理,10月23號,理優運營已經陷入癱瘓狀態。通知內容還包括家長學費分期貸款的處理問題。10月24日,富盛分雲已經確認停止對理優學員的分期付款。百度有錢花也是理優教育的分期業務合作方,當時的百度有錢花還未確認。
理優教育全體教職工通知家長停運、停課的訊息
張樂還提到,“明明已經停運、停課,機構並沒有關掉系統,技術部門已經解散,家長的課還在照常被扣掉。”課還在照常扣除,百度分期要照常還款,這位家長與老師的聊天記錄中透露著無奈……
家長的聊天記錄
另一名家長表示,2017年7月,第一次買理優教育的課程,當時買了270課時,花費20364元,首付3500元,剩餘用了百度12期分期。隨後在2018年8月底,續費240課時,一次性支付18400元。已經上了108課時,還欠432課時。
家長的聊天記錄
家長的還款賬單
那麼學員的收費標準如何呢?張樂說:“助教老師負責招生,公司學費的收費標準是由上海總部的助教老師按照公司每一季運營情況來制定,不同季度費用都可能不同,家長繳費情況也是禁止我們討論的。”
另一位老師楊佳(化名)說道,理優教育課時費為180元/小時,每次至少買60節課,總共花費10800元。她講到自己一個學生家長總共買了222個課時常規課,花費22995萬元,每節課只有103元,“基本上已經是虧本營業了”她說道。對於課時費單價與之前的表述有些出入,她同樣表示:“不同時期買課時有優惠的,有時還會贈送課時,一個課時40分鐘,40分鐘是100塊錢,一個小時就是150塊錢左右”。“這位家長總共上了一百個課時,學費是分期付款的,已經還了5期,之後會停止扣款,可以退貸。”
家長交學費的合同
家長交學費的合同
家長每月向百度有錢花按時還款
鉛筆道看到來自家長的分期貸款退貸截圖,簡訊來自於百度有錢花,內容大致為,百度有錢花已經知悉上海理優的相關情況,將在10月29日20點前辦理退貸業務。分期付款的家長損失並沒有太多。
百度有錢花向家長終止還款了
家長張明(化名)向鉛筆道反映了部分情況。“家長目前有幾個統計表,一個有900多人,一個有500多人。有人說人均額度兩萬,我覺得差不多,我自己還剩一萬左右,三五萬的人也很多。”他還表示,有一位家長本身是律師,目前正在找相關材料,也有家長介紹自己單位的律師,每人收費3000至5000元。另外,附上機構的工作人員向家長們釋出的通知,內容涉及學生停課的通知,還有理優教育和復盛分期、百度有錢花對於機構停止運營採取的措施。
家長的聊天記錄
家長開始通過法律解決
理優教育老師向家長髮布的通知
10月26日,理優機構高層在上海、武漢總群裡發聲了。群內一名成員告知大家有關薪資名單的內容。他表示,去過虹橋路的143人中,有22人是帶著仲裁協議去的,並已經被仲裁庭受理,所以這22人不在薪資名單中。據瞭解,其所指的22名去仲裁的人是第一批申請仲裁的員工。而截圖中所指的佩琪,據武漢這邊員工解釋,“當時理優讓上海部分員工與佩琪簽署合同,佩琪是另一家公司,公司間似乎有債務糾紛,因為不在上海,具體情況不是很清楚。”
理優廣告供應商的聊天內容
理優廣告供應商的聊天內容
理優廣告供應商的聊天內容
鉛筆道從微博中看到一則留言:“沒有領導沒有閔行區政府的人出來說句話,當時買課的時候,他們說區委書記都參觀過。出這個事,法人都在逍遙法外。政府也不出面安撫”。
家長的留言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5月25日,上海市閔行區區科委徐主任曾與其他人員前去參觀理優教育。
閔行區區科委徐主任一行於參觀理優教育AI智慧系統合影
理優教育的兼職老師因為每月發放一次工資,所以只被拖欠了10月份,而理優的供應商卻沒這麼“走運”了。
一位理優教育杭州的廣告供應商宋小杰(化名)向鉛筆道反映相關情況,他表示自己和理優合作3個月,被欠了27萬廣告投放費用。具體合作流程為,廣告商向其提供廣告位,理優投放廣告,再向供應商支付廣告費。在理優渠道維權群裡,其它被欠款的供應商在講自己和理優合作的過程及欠款……
與理優教育合作的供應商具體數量,暫時無法提供,但可以確定被欠款的供應商不只是群裡的16人。據統計,群裡的供應商被欠款項加起來在300萬到500萬之間,從截圖中看到,光某位北京渠道供應商被欠款128萬,杭州這邊的幾家廣告公司被欠分別是45萬、31萬、20萬、27萬不等,供應商所在地區還包括上海、濟南……
理優教育供應商在維權群裡的聊天記錄
理優教育供應商在維權群裡的聊天記錄
理優教育供應商在維權群裡的聊天記錄
群內成員說,10月24日,供應商們去了上海總部,有一位大渠道供應商同在現場,做的是Cpa廣告,被欠款500萬左右。他表示:“我們24號去的時候,已經人去樓空,供應商都過去了。還找不到任何負責人”。
供應商曾前往理優辦公場所,但早已人去樓空
從截圖中看出,部分供應商與理優教育的款項在前三個月內出現狀況。
10月28日,理優渠道維權群裡的渠道商通知大家,案件有了新的進展。
有供應商說,訴訟案有了新的進展
關於理優教育和淘米科技的案件的具體內容,外界無從可知。
鉛筆道得到一張理優教育維權群內的截圖,這位匿名人士自稱淘米科技與理優教育的案子由徐匯地區部門接手,案件恰巧派分到自己朋友的部門,所以問了他一些相關情況。微信訊息在語音翻譯下內容大致為,淘米科技和理優教育的訴訟案不屬於經濟案件,只算是民事訴訟案件,所以公安和經偵方面不會對理優採取一定的措施。之前理優方面說,因為訴訟事件,資金被凍結,現在淘米已經撤訴,可以對理優進行起訴和追討薪資了。對於這樣的訊息,一名全職教師表示:“我總覺得這一切就是個圈套,1000萬的凍結資金就算解封,員工工資都不一定夠發,更別說賠償家長了”。
截圖內容大致為,淘米網訴訟案可能會判定為民事訴訟,理優銀行存款將解凍
資金問題早有預兆
理優1對1起步於2014年9月,是一家主打高中線上的名師線上1對1學習平臺,面向初中和高中生提供教學。
從理優教育官網中看到,機構課程科目分為數學、英語、語文、物理和化學,授課老師按級別劃分,總共分為5級,分別是C級、B級、B+級、A級、S級,C級是實習期,然後逐級上升,級別越高,課時費越多,底薪也會增加。
理優教育的官網截圖,將老師分為五個級別
那麼,如何才能升級為高段位老師呢?老師晉級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觀察課耗量,另一方面就是家長評分。機構會定期抽取一定比例的家長,要求他們填寫一個關於老師上課的表格,而這個表格涉及各方面內容,比如說,學生成績如何,或者老師反饋是否及時,另外,家長會使用家長端軟體,家長可以同步監聽,機構會詢問這個家長是否定期同步監聽,對這個授課老師有哪些建議?會有一個打分情況。
張樂老師表示:“大部分人維持在B或者B+,S的話,是非常難的”。
理優教育有一個面向教師的後臺,教師幫,家長對課程的反饋情況,老師在後臺都可以看到,家長平時也會在學習群裡和老師交流。
家長對課程的反饋還是滿意的
鉛筆道從一位兼職老師處瞭解到理優教育的內部管理情況。理優教育線上平臺主要有三個角色,班主任、教務主任和任課老師。班主任一般是管理學生的上課時間,教務老師相當於銷售,任課老師負責上課,有全職和兼職的老師。
一般在群裡釋出學生的上課要求後,老師會在排課群裡搶課,搶到後教務老師會安排上課時間,這個課屬於試聽課,對家長免費,任課老師會有收入。停課結束,教導主任會詢問家長意向,如果覺得不錯,會進一步簽署合同。家長會一次性將課時費交給平臺,每月的10號兼職老師會收到上個月工資,而全職老師的工資會多扣押一個月。
理優教育有過兩段融資歷程:
2015年12月,理優教育獲得紀源資本GGV的Pre-A輪融資,融資金額尚未披露;
2017年3月,理優教育獲得中金資本、晨暉創投的投資,投資金額為1000萬人民幣。不過,晨暉創投已經於2017年8月退出理優教育的股東列表,前後歷時5個月。
理優教育退出的股東中,除了晨暉創投,還包括一名個人投資者汪海兵。2015年12月21日,汪海兵和紀源資本GGV同一天進入理優教育的股東列表,這位中國最大的兒童頁遊公司“淘米網”前CEO兼創始人於2017年8月16日退出理優的股東列表。
汪海兵在理優教育入股
汪海兵在理優教育股權列表中退出
這裡的淘米網就是理優教育在公司停運通知中提到的訴訟案原告。
淘米網代表作品有摩爾莊園、賽爾號、摩爾勇士等,2015年12月14日,淘米網以數億元估值被東方證券收購。
淘米網封面,賽爾號的宣傳頁面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0月23日,也就是理優教育官宣停止運營、停課的前一天,公司的法人由葉茜茜變更為李斌,鉛筆道詢問理優教育員工,沒有人聽說過這個名字。
理優教育變更法人
據資料顯示,葉茜茜為淘米網互娛事業部市場總監,線上教育事業部總經理,曾擔任德迅投資董事長助理。 淘米網現任法人兼公司大股東曾李青即為德迅投資的創始人之一,擔任董事長職務。
理優教育創始人、前公司法人——葉茜茜
曾李青,曾是騰訊五位創始人之一,先前在騰訊擔任高階執行副總裁及COO營運長,2007年創辦德迅投資,轉做投資人,投資作品有北京太美、拉特蘭、淘米網、快播、呈天遊、廣東卓越教育等。這家卓越教育就是鉛筆道在上文提到的那家或許收購理優教育的公司。
曾李青,淘米網法人兼CEO
再說淘米網創始人汪海兵,他 曾是曾李青的部下—騰訊“QQ寵物”專案總監。 汪海兵 當時想做中國最大的兒童社群,找到曾李青後二人一拍即合。他創辦了上海淘米網,曾李青為大股東,持股30%,汪海兵持股23.75%,為第二大股東。
淘米網創始人——汪海兵
弔詭的是,2017年下半年,淘米網以“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為由,將理優教育和前投資人汪海兵告上法庭。迄今為止,已經開庭至少三次。
關於雙方爭議的具體內容,鉛筆道詢問理優教育內部員工,均無人知曉。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3月9日,葉茜茜作為出質人向老股東紀源資本質押0.6%的股權,關於質押條件我們無從知曉,但可以確定,早在今年3月份,理優教育已經出現財務危機,無奈之下進行股權質押。 鉛筆道據此聯絡了紀源資本相關負責人,表明來意後,其向記者推薦了他們的公關負責人,截至發稿,紀源資本公關仍未回覆任何訊息。
葉茜茜向紀源資本質押股權
微博中,有關理優教育的訊息下方,不少學員家長、老師等在下方留言。“剛剛才上了兩節課,就發生了這種事,沒有人為我們討要說法。無人理睬,損失都不知道到哪裡追討!”“明明知道公司有問題,還收我們的錢,這不是詐騙嗎……”
家長在微博上的留言
家長老師的聲討下,理優教育的問題暴露無遺。
1V1線上教育,披著教育羊皮的龐氏騙局?
K12教育行業的亂象,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普遍來看,教育機構收費模式普遍為預收費制,先付款、再享受。幾乎所有教育機構會向家長一次性收取一學期、半年甚至一年的費用,嚴重的會有兩三年。
對此,國家先前早已出臺過相關政策。
2018年8月,國家出臺的《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明確規定“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教育行業專家認為,這是國家出於“對一些不正規的公司容易爆發捲款潛逃的風險”的考慮。一次次的事件證明,這種擔憂是很有必要的。
政策的出臺,多數機構並未改變原有的收費模式,依舊“我行我素”。
1對1線上教育除了違規收費的問題,假借“雪中送炭”名義向家長推薦的教育分期貸也是行業一大毒瘤。
理優教育合作的教育分期平臺是百度有錢花和富盛分雲。這兩家分期機構都不是首次捲入合作機構的風波之中。
大約半個月前,同為1對1線上教育平臺的“學霸1對1”宣告破產,95年的美女創始人留在派出所做筆錄。鉛筆道曾對學霸1對1破產時間進行報道,併發文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95後CEO疑欠薪欠款達2500萬 上千人正維權 迴應:未跑路沒拿公司一分錢》 。巧合的是,學霸1對1合作的富盛分雲和理優教育也有合作,一個月之內踩雷兩次。
公開資料顯示,富盛分雲是富盛資融(中國)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旗下分期貸產品,於2015年4月上線,多與培訓機構合作“網際網路+”教培保理專案,目前,該機構已向學員家長暫停學費代扣。
另一家教育貸平臺百度有錢花。2016年底,開辦了近10年的環球美聯英語培訓機構突然“人去樓空”,老闆失聯,上千個學員上萬的學費追討無門。據瞭解,這些學員大多通過“百度有錢花”、宜信等機構分期貸款學費。
2017年11月, 北京“崇文尚學”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的學員與機構簽署協議後,不到9個月,培訓機構再一次“人去樓空”,而學員蕭華(化名)用百度有錢花分期貸款了13500元,雖然公司倒閉,學員仍需堅持還貸。
百度有錢花有又一次以這樣“獨特”的方式進入人們的視野。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百度推出個人消費金融權益平臺“百度有錢花”,在各類垂直消費領域開展消費分期服務。據悉,分期業務是百度消費金融重點發力板塊,教育則是該板塊的重要拓展方向,最高額度可貸16萬元。
鉛筆道就1對1線上教育問題,和多位教育界資深詢問探討。多數創始人談及“1對1線上教育”、“教育貸”等話題,均表示沉默,不便迴應。
教育行業從業者袁晉(化名)表示:“一對一線上教育的核心問題就是能實現收支平衡,但無法實現盈虧平衡。也就是說隨著現金流量表隨著推廣越來越大,資產負債率只會越來越高,創業者只能賭品牌成立或者哪天行業洗牌後自己活下來,然後大幅度降低運營成本盈利。這是一場巨大的賭博。預收學費管的越來越嚴,直接切入現金流命脈,但獲客成本只會越來越高。”
1對1線上教育未來會如何發展呢?後來者還有機會嗎?袁晉說道,“這個行業的好處是,公司有持續增長的現金流,可以按照PS估值,可以賣掉或者流血上市。後來者已經沒有沒機會了,投資人不會再投了。”他繼續說:“1V1線上教育平臺和龐氏騙局有點像,財務特性都是現金流越來越多,負債越來越多,最怕擠兌,一旦集中退費就崩盤。而一個流言、一個政策、一次管制就足以致命。”
當鉛筆道問及,1對1線上教育行業使用教育貸現象普遍嗎?他坦言,“這個行業的頭部公司就是靠教育貸起家,京東白條分期。”
鉛筆道採訪到火種創投合夥人張志麗,她長期關注教育賽道,問及如何看待1對1線上教育,張志麗表示,“線上1對1教育平臺,除了英語科目,其它不持有樂觀態度。”她解釋了原因:“第一,因為1對1線上教育客單價太低了,不會找到真正好的老師;第二,線上平臺的流量成本非常大。”
關於1對1線上教育平臺未來的發展情況,張志麗認為,除非線上技術工具足夠優秀,線上使用者資訊量足夠大,平臺能將學生對知識點掌握情況、做題結果等相關資料,做出詳細的分析報告,在資料報告的支撐下來做1對1線上教育,再尋找真正能解決學生問題的老師,這樣的專案應該是不錯的。但是,這樣一來客單價會非常高,至少要四五百。再說線上機構獲取流量成本很大,真正獲客量還不及流量的萬分之一。
一個月內,兩家1對1線上教育平臺接連折戟,離立冬不到十天了,清冷的薄霧提前籠罩著教育這個傳統又激進的行業。都說教育是個朝陽產業,冬天來了,春天也就不遠了。
/The End/
編輯 | 薛婷 校對 | 許夢
優質專案"融資首發綠色通道":創業者請加微信wujinna1015,務必註明專案名稱;或傳送BP至[email protected]。
如需轉載文章請聯絡鉛筆道微信客服號鉛筆道小鉛筆(微訊號:qianbidao2018)獲取授權資質,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