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銀行開始轉型,他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金融科技平臺?
科技金融市場如今頗受資本追捧。
僅 2018 年,螞蟻金服融資 140 億美元,創下迄今為止全球最大單筆私募融資金額;京東金融融資 130 億人民幣,投後估值高達 1330 億人民幣;51 信用卡赴港上市,市值百億港元;金融科技公司品鈦亦在美國遞交了招股書。
重組、戰略投資也是常事。收購資訊科技公司普元數智、雲港科技,又戰略投資了企業移動化服務公司倍升互聯、上海銀嘉金服等,過去五年,為佈局金融科技行業,華軟科技完成以上數筆投資收購,並於今年 10 月推出金融科技服務平臺「簡雲生態」。
在華軟金融科技戰略釋出會上,華軟科技董事長王廣宇提到,金融科技發展已經走到 4.0 階段,前沿技術廣泛應用在金融領域,呈現加速融合之景。
「近幾年,金融科技都以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發展,甚至達到 30% 或者 40%。同時,它將會成為中國金融業未來一個主流的發展方向。」王廣宇說。
華軟資本、華軟控股兼華軟科技董事長王廣宇
傳統銀行轉型的武器庫
基於雲端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華軟科技推出的「簡雲生態」包括五款產品——「簡鏈」、「簡融」、「簡付」、「簡商」、「簡碼」。
比如智慧產融平臺「簡鏈」,運用區塊鏈技術將企業和金融機構連線,提供客戶識別、供應鏈金融、跨境貿易、小微貸款等服務。
「簡融」是金融服務平臺,為創新型銀行搭建 API、演算法和各類應用的交易市場,以提供智慧營銷、供應鏈金融、IT 治理等解決方案,支援銀行業務創新和架構轉型。
「簡付」則以開放企業為中心,將客戶、產品、訂單、流程串聯成有機整體,提供開放支付解決方案。「簡雲生態」的目的在於服務創新型銀行,支援高成長企業,滿足銀行、企業場景融入、精準獲客、經驗模式轉型、開放支付等發展需求。
做金融雲,開發相關金融應用,為各業務環節提供解決方案,保證銀行 IT 系統架構平穩,提升銀行金融資訊化能力,並對中小金融機構輸出 IT 技術,是當下金融科技公司涉獵的主要業務。華軟科技的戰略佈局算是典型。
目前,我國金融科技公司已覆蓋支付、信貸、智慧投顧等諸多細分領域。一份由 H2 Ventures、KPMG 聯合釋出的全球 2017 Fintech 100 顯示,排名前三的螞蟻金服、眾安線上、趣店,均為中國的金融科技公司,分屬支付、保險、借貸三大類別。
在網際網路系金融科技公司發展的「緊逼」下,傳統銀行也在謀求轉型的過程發展金融科技業務。2015 年至今,興業、招商、建設、工商等多家銀行相繼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甚至將招行定位成「金融科技銀行」。
招行此前就釋出了個人手機銀行 app,掌上生活 app,並將智慧投顧應用內嵌在 app 中。近期,針對企業級使用者,招行又釋出了第三個 app,滿足企業間轉賬的安全需求,提供了一個「智慧實時決策引擎+手機數字證書+生物識別」的解決方案。
2017 年 3 月,工商銀行完成了七大創新實驗室的組建,包括數字化銀行創新實驗室、區塊鏈宇生物識別創新實驗室、大資料與人工智慧實驗室等。
金融與科技結合,其目的在於以創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改善使用者體驗,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務效率,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金融需求。這其中的兩大主體便是網際網路系金融公司的模式創新,與傳統金融機構(如銀行系)的數字化轉型。
未來銀行的三個層次
以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公司,將金融科技作為最主要的發展方向。京東金融近期更名為「京東數科」,以「去金融化」的姿態強調科技對行業的賦能感。
上個月,在雲棲 ATEC 峰會上,螞蟻金服副總裁胡喜也宣佈,螞蟻金融雲升級為螞蟻金融科技,將為行業提供完整的數字金融解決方案,包括容災系統、金融安全、區塊鏈技術等。這類公司通過金融技術的開放來發展新型商業模式,並試圖將金融科技作為未來業務營收的主力。
與網際網路系金融科技公司相比,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優勢則在於強變現能力。銀行本身擁有借貸、支付清算、投資、理財等業務,均可直接作為金融科技的變現手段。目前,多數銀行的金融科技主要負責本行的金融業務,以刺激獲客,提高風控能力等。
比如建設銀行於今年 4 月推出了無人銀行。個人業務可實現機器辦理,較為複雜的業務可通過視訊系統遠端諮詢櫃員。無人場景構建的背後,是生物識別、資料探勘、VR、AR 等技術的集合。
在金融科技的助力下,未來的銀行是什麼樣的?華軟科技 CEO 董其奇給出的解釋是, 未來銀行將有三個層次:第一是金融工場,這是銀行所有產品交易處理的場所;第二是經營平臺,銀行在這裡管理交易等業務流程;第三是通過 API 等開放,讓銀行的產品與服務融入到使用者消費的新場景中。
金融科技革新了機構觸達客戶的途徑。傳統線下獲客以網點輻射、路演和廣告模式為主,其覆蓋範圍有限,獲客成本較高。網際網路科技能有效利用渠道資源,提高客群的轉化效率。
金融科技業改變了傳統業務的服務模式。以支付清算為例,消費者已經習慣了網路支付,其能便捷滿足使用者存、取、借貸、理財等多元化需求,倒逼商業銀行推動數字賬戶快速融入社交、旅遊、消費等生活場景。
金融科技公司同時與諸多大小銀行展開合作。比如工行牽手京東,建行擁抱阿里,百度與農行,中行與騰訊進行戰略合作,招行甚至戰略入股了滴滴。目前,華軟科技通過構建「簡雲生態「,已經積累了幾十家銀行,上千家高成長企業,服務了 150 多萬家小微商戶。
有分析稱,依託銀行長期極累的風控、管理、資料等優勢,加強跨界合作,促進金融與網際網路的融合,互利共贏,將是金融科技下一時期的發展重點。
責任編輯:臥蟲

(掃描二維碼詳細瞭解 thinkplus 高效能方案)
我們將那些改變了世界和歷史的商業勢力稱之為「酷」,而我們更願意相信那些即將決定未來世界的公司一定會做到「更酷」。極客公園同 ThinkPad 一起,推出酷公司 100 計劃,並提供給未來的「酷公司」們 thinkplus 高效能方案,助力企業高效成長。讓「酷公司」更加有力,讓他們成為我們對未來世界不可或缺的美好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