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對話武老師,小白都能掌握的使用者增長辦法,乾貨腦圖收藏
評論送高清腦圖與原版,說出你的態度!

每日優鮮總監:武老師,聽說你最近被我們員工欺負了?
武老師:說啥說!
每日優鮮總監:哈哈哈,扯蛋的武老師!
吃瓜群眾:鮮哥快說說咋回事!
武老師:我自己來說吧,我是怎麼被每日優鮮坑著了!武老師週一早晨想買雞蛋,發現0.1元可以買10個雞蛋,但必須拉新一個新人,同時新人也得0.1元買10個雞蛋。
可武老師很聰明,我用兩部手機兩個手機號碼購買了,心想2毛錢可以買20個雞蛋,很划算。然鵝,兩個號買了後才發現,人家雞蛋現在沒貨,同時0.1元的優惠券還有三天就過期。
就這樣,武老師左等右等,到了週四,也就是優惠券過期前終於有蛋可以買了。又然鵝,必須49元包郵才能買。因為之前付出的等時間,和武老師確實想買雞蛋,以及又準備週六吃火鍋(本來準備去海底撈),所以武老師兩個手機號分別買了蛋之後,又買了52元(買東西多少會超一點49的包郵價)*2的火鍋材料。
武老師心想,每日優鮮成功截海底撈,牛逼啊。然鵝,又沒想到,在武老師下單成交後,每日優鮮又推了原價19,現價9元錢的餐巾紙。窩裡割草。武老師想了想,得買,然後每日優鮮竟然又推送了柚子優惠券,原價29,現19元。買,誰吃火鍋不上火!就這樣,武老師原來計劃貪便宜用兩毛錢買兩個雞蛋,但被每日優鮮前後割了:52*2——9——19=132元...
每日優鮮總監:哈哈哈,我要告訴你,這只是每日優鮮做裂變,做使用者增長,做增長黑客的冰山一角,這些方式都是免費的哦!像武老師那麼雞賊的人不多,萬一有人不是用兩個手機號而是直接找媽,找妹妹去團呢?
武老師:可怕的人,可怕的公司。
每日優鮮總監:豈敢豈敢,我們有老人拉新人的辦法,具體表現如下:老人拉新人玩法,是利益驅動的,就像武老師喜歡吃雞蛋,又1毛錢可以買10個,出賣1個人脈就可以了,同時心裡也會想我把1毛錢買雞蛋發給我家人(也只能發家人,發給老闆和同事,人家覺得我LOW逼,然後發家人,因為強關係,所以促單高)。一般團隊的老人拉新人用的都是核心使用者,每日優鮮在早期,中期和現在以及將來,也是如此,具體是通過購買頻率,金額以及線上時長作為老使用者分級的評價。
除了每日優鮮以外,剛剛上市的趣頭條的收徒賺錢、火爆北上廣辦公樓的瑞幸咖啡也是首單免費,給自己關注的人付款買單後自己也得一個商品,正所謂“贈一得一”,這是因為產品基因決定。另外,類似荔枝微課、知乎LIVE等知識付費產品的邀請有禮(成功邀請一個新人得星球學院199母音頻)、推薦有獎(推薦一個新人給給客服,只要客服轉化後,你得20%的利益,適合B2B企業)等,都是老人拉新人的典型玩法。
服務號更容易實現老人拉新人——使用者參加老人拉新人活動,分享帶有渠道二維碼的海報,好友掃碼後關注公眾號並彈出免費課程,好友領取成功後,使用者也獲得該課程的免費報名資格。當然,這看似只適合知識付費、教育與諮詢行業。但大家想想,難道高淨價值的商品不需要嗎?房地產,奢侈品,藝術品,汽車領域都需要高精尖的內容來供自己決策。即便不能立即實現購買,也有將Z類客戶挪移到D類的可能,以至於將來成為A類購買且忠實客戶的可能性。
知識付費產品在焦慮經濟,和優愛騰與某國愛情片的教育等三重教育下,已經很容易唆使使用者來關注了。但是,衝擊GMV的商品要做好充足的專案準備,再小的環節也不能放過。比如在拉新人的商品SKU準備上,必須是兩個以上,比如老使用者需完成一個拉新人之後,就獲得另一商品的老人拉新人機會,如此實現二級以上的裂變。武老師是因為喜歡雞蛋才1毛錢買雞蛋,同時供應的商品也有9毛購榴蓮。

武老師:除了老人拉新人策略,你們還有什麼呢?
每日優鮮總監:推薦激勵也是不錯的辦法。
推薦激勵是老人拉新人的替代版本,因為不是每家企業都有那麼多的核心使用者的。而且,因為公司性質的不同,有時也難以實現拉人拉新人,那麼推薦激勵就適合驅動所有使用者,大體有四種:公眾號——推薦激勵,個人號——推薦激勵,微信群——推薦激勵,小程式——推薦激勵。
相同的是需要使用者強制分享才能享受福利。
不同是1、公眾號、個人號、微信群的裂變載體是海報或圖文,小程式就靠本身,且不需要像其他三種模式是需要截圖來證明使用者分享成功的,所以小程式的利用空間很大。因為如果涉及到10萬用戶截圖去憑證,人工稽核不過來,機器人稽核太鬆,朋友圈分組都無法確認。
公眾號——個人號——推薦激勵,微信群——推薦激勵:這兩種方式的操作步驟:使用者分享的海報裡的公眾號的二維碼——關注公眾號之後需要添加個人號或進入微信群——想要聽課或者得到其他不能拒絕的優惠(深刻討論)必須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群。
微信群——公眾號——推薦激勵,個人號——推薦激勵:如果你群特多,或者買了不少群,租了不少群——可以讓使用者在群裡關注公眾號或添加個人號——想要聽課或者得到其他不能拒絕的優惠(深刻討論)必須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群。
個人號——微信群——推薦激勵,公眾號——推薦激勵:這時,海報的二維碼換成個人號——使用者添加個人號後,有個人號拉進微信群或關注公眾號——想要聽課或者得到其他不能拒絕的優惠(深刻討論)必須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群。
小程式——微信群——推薦激勵,公眾號——推薦激勵,個人號——推薦激勵:這三種方式,是讓海報二維碼換成小程式碼——使用者掃碼進入後小程式後通過客服訊息進入微信群、公眾號和個人號(自動判斷)——想要聽課或者得到其他不能拒絕的優惠(深刻討論)必須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群(武老師想再次買0.1元的雞蛋,要麼再拉新人,要麼轉發小程式到朋友圈、微信群11次,小程式自動記錄,不能分組)
武老師:那我懂了,對了,拼團裂變也是你們常用的:拼團裂變的鼻祖是拼多多,號稱社交電商,其實也是微信紅利下的社群電商。“一起去佔便宜讓自己活得更好”,同時將佔便宜和自戀心態裹挾,就是這種模式的成功。同時這種模式也是一種雞賊的雙贏,使用者想拼單隻會找強關係(親朋好友),強聯絡(同事),或者陌生人,前者完成直接轉化,後者完成分享傳播。當然也有弱點,那就是拼團裂變並非迴圈裂變下去,所以你要思考你的運營目的,也可以結合其他裂變方式一起搞。
公眾號——拼團裂變:使用者發現對自己很吸引的商品——發起拼團,沒經驗的是發給強關係強關聯或者微信群,有經驗的一起發——點選參團人會發現有關注公眾號提醒——關注後繼續參團。
為什麼要這樣?直接買不更好?原因就是要對使用者進行留存和再次裂變的基數積累,以及增加銷量:關注公眾號你就是下次發團人,而且我這號裡拼團的商品可不止一個哦。
小程式——拼團裂變:使用者發現對自己很吸引的商品——發起拼團,沒經驗的是發給強關係強關聯或者微信群,有經驗的一起發——點選參團人會發現有關注小程式和公眾號提醒——關注小程式到常用選單後繼續參團。需要注意的是“小程式——拼團裂變”因為IOS的限制,只能做實物商品,不要冒險做虛擬商品然後改成實物的,得不償失。
另外,小程式的留存雖然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放到常用選單,但很難比過微信公眾號,所以最好是一起來使。
每日優鮮總監:沒錯,你那麼能,你以後就不會被套路了。可你知道,我們的任務寶裂變嗎?
武老師:任務寶的本質是眾籌寶貝,是以親朋好友之間的強關係實現商品眾籌的作用。任務寶是一個網路工具,當然自家產品技術夠強大也可以開發,每日優鮮套路武老師扯蛋就是這樣。這個工具涉及到砍價、抽獎、集卡、積分等裂變方式,並與其它模式可以組合。
每日優鮮總監:是的,具體的操作,建議大家看這樣:公眾號——任務寶:以一個讓使用者不能拒絕的誘惑讓使用者關注公眾號——會收到邀請n個人關注公眾號的任務——分享帶有渠道二維碼的海報——完成任務即可領福利。
個人號——任務寶:邀請碼——使用者添加個人號之後也會收到邀請n人的任務——分享的海報帶有個人號二維碼和邀請碼——被邀請人添加個人號後需要回復邀請碼才算使用者邀請成功——達到n人即可領福利。
微信群——任務寶:使用者進群之後——被要求邀請n人進群——使用者每邀請一個人——在群內恢復關鍵詞即可知道邀請情況——任務達成後在群內即可領福利。
小程式——任務寶:使用者進入小程式——需要分享給好友進行助力——好友進入小程式點選助力即可(攜程火車票)——達成要求即可解鎖福利。
付費——公眾號——任務寶:武老師1毛買10蛋——需要邀請n個人付費購買第一個部分才可以獲取——而購買後需要關注公眾號——以此實現裂變迴圈。
武老師:我還聽說你們有個分享分銷裂變的方式?據說是把雙刃劍!
每日優鮮總監:對的,我們都不輕易使用。分享分銷裂變,多發揚於淘寶客,在移動端光大於知識付費商品與微商。他是直銷的一種,屬於二級,但分銷——分享,就不是簡單的二級,這種方式是雙刃劍,沒有準備好不要輕易嘗試,最小的懲罰就是供貨不足。如果是虛擬產品會比較有優勢,比如小鵝通、荔枝微課等平臺的都讓使用者去分銷分享、還有“裂變海報”這樣的營銷功能。該模式最好是與服務號相結合,操作路徑:
海報被分享——使用者掃碼需要先關注公眾號——進入課程頁面發起分銷——其他使用者通過海報進來後也是需要關注公眾號——關注後進入課程頁面購買——分享者即可獲取收益。
武老師:唉,總的來說你們實在太套路了!
每日優鮮總監:哪有,每日優鮮陪你開心生活每一天!

加油,你很棒!
版權歸原作者 I 如有侵權 I 請聯絡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