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能自產一臺iPhone中多少個零件?
作為蘋果史上最大的人員收購案,Dialog的收購無疑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這樁收購案雖然只涉及Dialog的一部分收購,涉及6億資金。蘋果也因此吸納了 Dialog 的300名員工轉至旗下。這筆交易預計2019年上半年完成,目前正在等待監管部門的批准。收購Dialog,蘋果能獲得電源管理、音訊子系統、充電和其他IC的開發和供應。又再次向全產業鏈自產又邁進了一步。
作為一家單品手機出貨量上億的公司,蘋果有著極強的供應鏈掌控能力。不過在新的iPhone XS中,仍有不少元件蘋果無法控制,我們來清點一下。
螢幕
作為現代手機中最為重要的元件,螢幕基本佔據了手機正面的絕大多數區域,也佔據了一部手機中成本的大頭。目前,除了sony、三星和LG等日韓系廠商,絕大多數都無法自產自控螢幕,蘋果也是其中的一個,畢竟螢幕的研發和生產通常要耗去數以億計的金錢。
蘋果是不想受制於三星這個競爭對手的,無奈為了柔性屏和整體設計而讓步。但蘋果有自己的反制措施。
首先,蘋果開始大力扶持自己下屬的供應商,例如在業界中OLED產量第二大的LG。蘋果也曾嘗試在新款iPhone XS上使用LG的OLED,但無奈因為技術差距,顯示效果、壽命和成本都不及三星。在未來的2年內,LG OLED也很難搬上臺面,更別提JDI的OLED了。
第二,蘋果也在研發自己的新一代螢幕顯示技術Micre LED。相對於OLED,Micro LED解決了色彩均勻度、壽命和成本問題,但整個產業距離成熟仍有2-3年的實際。預計在近幾年,蘋果就準備將Micro LED搬上Apple watch,和OLED使用相同的策略。
晶片
蘋果早已在關鍵晶片上實現了自產,即A12晶片,部分的晶片也漸漸開售打上了蘋果的LOGO,比如電源管理,音訊子系統等,但仍有許多部件未打上蘋果標。在這些沒打上標的晶片中,快閃記憶體、記憶體、基帶、通訊晶片技術最為高深,也不可替代。
首先是快閃記憶體和記憶體,這兩個晶片比顯示屏的生產更加昂貴,短時間內,蘋果也不會有準備自產的想法。這也因為生產快閃記憶體和記憶體的廠商相比顯示屏更多,蘋果也並不會被”卡脖子“,所以也沒有太多討論的必要。
基帶和通訊晶片對於一款手機來說非常重要,在沒有了高通的基帶之後,蘋果的訊號也變得越來越差。對於這個,蘋果也沒有辦法,只能通過使用者的”人肉測試“來進行迭代優化。從其他廠商的時間表來看,三星用了5年的時間完善自己的基帶,而華為用了6年,以蘋果的體量,不會比三星更短。
攝像頭模組和其他
蘋果一直對自己的COMS的具體資訊忌諱如深,不過其使用sony的cmos已經是業界公開的祕密了。不過對於蘋果來說,這可能是最好的方式了。
首先,sony不和蘋果正面競爭,其次,由於sony在手機攝像頭模組的壟斷地位,他也不會去偏袒哪家。比如華為的p20p就首發了4千萬畫素的cmos,連自家的xz3都沒有使用上。
其實,在如今,深度全球化的今天,做到自產和全產業鏈的代價太大。即使像蘋果這樣家大業大的公司,也不是所有的部件都能通過收購併購來做到自產,一些關鍵元件的製造公司其實並不比蘋果規模小。
一年單品出貨量2億以上,這對蘋果的供應鏈來說是一個挑戰,一旦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後果蘋果也無法承受。這也是為什麼蘋果要下決心,並強有力的掌控供應鏈的原因。蘋果可以解決一些依靠蘋果和時間的技術和部件生產,也可以和sony、鎂光、東芝這樣的一方巨擘友好相處,但是短時間內,仍然會被高通、三星顯示部門卡住脖子,仍有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