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尚遠,體育場館預定平臺距離成功彼岸還有多遠?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加劇,身體健康問題成了人們日常關心的話題。為了緩解壓力、加強身體素質,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體育運動。中商產業研究院釋出的資料顯示,2012到2017年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不斷上升,2017年全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更是達到了5.5億人,約佔全國人口的41.3%。
體育人口的增長,加之人們消費觀念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於體育場館的需求日益增多,導致體育場館這一市場變得異常火爆,場面十分熱鬧。在這一背景下,一時間,眾多體育場館預定平臺也應時而生,並在“全民健身”的趨勢下得以快速崛起。現如今,體育場館預定平臺已然成為體育愛好者們挑選運動場地的重要“法寶”。
體育場館預定平臺為使用者與體育場館“排憂解難”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體育場館運營市場規模約為130億,預計到2020年體育服務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其中,體育場館運營佔體育服務業的比重會上漲至12%,達到1440億元,5年內複合增速在60%左右。在這龐大的市場支援下,意味著體育場館預定平臺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其自身存在的諸多優點也將為其開闢一條陽關大道。
其一,解決使用者需求和體育場館閒置的矛盾。在使用者方面,過去由於缺少獲得體育場館資訊的渠道,人們尋找體育館的過程頗費周折。為了找到一個合適的運動場地,運動愛好者們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而他們的尋找方式無非就是問朋友、網上搜尋等,效率低;在體育場館方面,場館經營者們常常苦於沒有很好的獲客來源,有些體育場館客流量極少,場館閒置率較高,可以說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直到體育場館預定平臺的出現,才終於打破了運動者找場地難和體育場館獲客無路的尷尬境地。通過整合線下體育場館資源,場館預定平臺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合適的運動場館,使用者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平臺上自由挑選。同時,體育場館預定平臺也能充分利用場館資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場館閒置率,併為場館經營者增加盈利收入,可謂是兩全其美。
其二,節約使用者等待時間。眾所周知,在一些比較受歡迎的體育場館裡,人滿為患幾乎成為了常態。一些運動愛好者為了去做兩個小時的體育運動,往往要排隊等上1個多小時,這無疑浪費了眾多運動愛好者的寶貴時間,給運動者們帶來不好的運動體驗。
而體育場館預定平臺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如動網、趣運動、球友圈等平臺,都支援使用者在網上提前預定場館,使用者可以選擇合適的時間預定並規劃行程,同時,使用者還可挑選場館中任意的運動區域,即方便省時又能滿足使用者個性化需求。
其三,價格透明化,讓使用者更有安全感。由於一些運動愛好者並不瞭解體育場館的實際消費情況,受傳統觀念影響,很多使用者以為體育場館消費過高,故而不願意到體育場館去運動。而體育場館預訂平臺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平臺上標明的價格,可以使使用者直觀的瞭解到各個運動場館的消費水準,從而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進行合理消費,使用者不用再擔心收費過高的情況。而且,一些場館還支援使用者取消預定的操作,如果使用者突然臨時有事無法在預定時間內到達體育館,可以在預訂時間前幾個小時內取消預訂,而平臺只會收取少量的服務費用,避免使用者損失過多。
綜上所述,體育場館預定平臺不但能滿足運動愛好者“找場地”和體育場館經營者“求客源”的雙向需求,還為使用者節約了大量排隊等待時間,並保障使用者消費安全。在這些優勢助攻下,體育場館預定平臺的發展前景十分光明。
春天尚遠,體育場館預定平臺正履雪前行
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體育場館預定平臺雖然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在眾多的體育場館預定平臺中,還沒有出現一個“領軍者”,平臺大多都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由於創業者們都處在發展探索階段,自身的諸多不足還未解決。
其一,平臺相關體育場館資料與事實不符,使用者體驗差。近年來,由於體育運動人群的增多和運動場館需求上漲,在利益驅使下市場上出現許多體育場館。不少通過平臺來預定場館的使用者表示,體育場館的實際情況與平臺的描述相差甚遠。存在不少環境髒、服務差,且體育設施不齊全的體育場館。如有的游泳館的水質不達標,甚至有多天都不換水的情況;還有些體育館為了節約人員成本,沒有定期打掃體育館,使得館內衛生環境極差,地板長期處於“吃土”狀態。這對使用者來說是一次非常糟糕的運動體驗,這些“不愉快”的經歷,也讓使用者對平臺也產生了抗拒心理。
其二,平臺內資源不足,使用者選擇性較低。通過在動網、球友圈和定場帝多個平臺調查,不難發現,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擁有較多體育館供使用者選擇外,其他小城市的體育場館較少,難以滿足市場的大需求。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方面,我國體育場館資源有限,與國外比較相差較大。據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我國有3億體育人口,200萬所體育場館,人均場館面積不足2平米,相比之下,美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16平方米,而日本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則為19平方米。所以,在我國體育人口數量多、體育場館不足的情況下,體育場館預定平臺覆蓋面狹窄,不足以滿足眾多使用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有很多的熱門體育場館,自己已是“供不應求”,根本就不愁客源問題。如果與線上平臺合作,平臺方還會收取一些服務費用,使得場館經營者利益降低,所以很多體育場館經營者不願與線上平臺合作,使得平臺上的體育場館更加“稀缺”。
其三,盈利單一是體育場館預定平臺揮之不散的“烏雲”。目前體育場館預定平臺的盈利來源,大都依靠使用者預定場地的費用分成,這一盈利手段能夠支撐平臺運營已實屬不易,所以,平臺方面很難擴大經營規模。雖然呼啦場館、找球館等多家平臺已經增加了體育課程培訓功能,想要藉此增加盈利收入,但實際效果卻並不理想。在盈利單一問題影響下,體育場館預定平臺面臨著一定的運營風險,難以有更好的發展。由此來看,體育場館預定平臺的前行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蓬勃發展之下,仍有不少“疑難雜症”亟待解決。體育場館預定平臺要想順勢而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服務升級,助體育場館預定平臺破繭成蝶
面對平臺監管不夠、平臺資源不足和盈利單一等難題,體育場館預定平臺不能無所作為,其運營模式還需積極改進,各項功能也要逐步完善。只有爭取為使用者和體育場館帶來更加優質的服務,才能讓平臺得到更好的發展。
首先,力造場館資訊透明化,加強線下監管。目前大部分體育場館預定平臺上所提供的場館資訊並不夠完善,只提供了相關體育場館的地址與部分圖片,經營牌照與場地設施資料基本模糊,無法為使用者提供有力的參考,最後導致很多使用者被“坑”,對平臺口碑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所以體育場館預定平臺應擔起責任,加強對線下體育場館的監督,並做定期考察,挑選優質的體育場館進行合作,避免出現使用者被“坑”的情況。同時,體育場館預定平臺也要在自身平臺上列出詳細的體育場館資料,併為使用者提供評論打分功能,讓場館經營者們瞭解到使用者在自己體育館運動時的真實感受,並對此做出相應調整。
其次,為體育場館創造更多利益,實現合作共贏。現在的體育場館預定平臺,更像是一個預約平臺,只為使用者提供了場館預定服務,沒能為使用者創造出更多價值。體育場館經營者在與平臺的合作中也沒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使得很多場館經營者不願與之合作,阻礙平臺發展步伐。因此,體育場館預定平臺可通過為使用者提供多樣化線下服務,來提升運動愛好者的線下體驗,同時也能為線下場館獲得更大利益,實現合作共贏。
如平臺可以為使用者提供體育閒時服務,使用者在運動勞累後進行休息時,可以利用手機軟體線上訂購體育館內的飲料、食品等商品,場館工作人員通過管理軟體顯示的使用者訂單資訊,可為使用者準備相關商品,並送達使用者手中。如此一來,體育場館預訂平臺不僅為使用者提供了更加優質的服務,還幫助場館經營者有效增加了管理效率和盈利收入,同時場館預訂平臺自身使用率和盈利模式也會大大增加,實現了三贏的局面。
此外,體育場館預定平臺還可為體育場館管理人員提供相關管理軟體,管理者通過管理軟體可瞭解到自己場館內的相關資訊,如網上預訂場館的人數數量、網上收益和場館內運動者們的運動情況等,根據這些資料,管理者可隨時瞭解到場館內的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並做出高效處理。
最後,追求個性化,為平臺內容加料。如今大多體育場館預訂平臺的內容簡單且多有重複性。據瞭解,市場上大部分體育場館預定平臺基本只具備場館預定、報名以及資訊幾種功能,平臺間差異性不大,如“我要運動”平臺目前只有體育場館預訂、體育培訓報名和賽事報名三個模組;而“訂場帝”平臺除了場館預訂專案,只剩下體育資訊與體育圈社交。
因此,如何讓體育場館預定平臺的內容更加豐富和與眾不同,是平臺急需解決的問題。對此,體育場館預定平臺可以有兩點突破。第一,技術突破。體育場館預訂平臺要想打造差異化,做大做強,離不開技術的支撐。場館預訂平臺可以借鑑一些運動軟體,為使用者提供測量運動步數、卡路里消耗等功能,使使用者享受到更加智慧的運動體驗;第二,服務突破。體育場館預訂平臺的使命不單單只是場館預訂,“拋開”體育場館,圍繞“運動”這一場景,還可以有更多服務。如使用者在大汗淋漓的運動之後,需要休息時,體育場館預訂平臺可為使用者提供相關的休息室或按摩服務。通過這些額外服務,體育場館預定平臺可以切實地參與到使用者運動前、中、後的所有過程,並實現線上與線下的脈脈相通。
總而言之,在全民運動的熱潮之下,體育場館預定平臺的存在不可或缺,它是連線運動愛好者與體育場館的重要紐帶,未來的發展前景極為廣闊。但其目前仍存有許多不足之處,還需創業者們加快完善自身運營模式與服務創新的步伐,從而為使用者們帶來更加豐富、愉悅的運動體驗。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本文首發曠創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