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第四個超級賽道所誕生的美團生態
美團點評上市之後,市值一度躍過4000億港元,成為中國第四大網際網路企業。這也從資本市場維度印證了“人和服務”,同BAT解決人與資訊、人與消費和人與人的連線一樣,是一條超級賽道。
在成為今天的美團點評之前,美團點評已經經歷了多年的O2O市場廝殺,這個過程可以說是線上與線下生活改造的歷史縮影。
01 生態運營
本地生活服務業八年的歷史,巨頭也都曾下場入局,但結果大家都看到了,百度沒有燒出一片天,百度糯米被戰略性放棄,前途未卜。曾經是市場老三的百度外賣被餓了麼收購,後來一併歸入阿里旗下成為“餓了麼精選”。
阿里在2015年重啟口碑,以餐飲為切入點,擔綱生活服務的角色。阿里把淘點點併入了口碑,開放了支付寶低端入口用來引流,同時大量補貼給商家和消費者,阿里給的待遇很不錯,但口碑始終不溫不火。
阿里現在的應對方式是成立了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餓了麼和口碑合併。實際上,餓了麼和口碑這兩個平臺的打通工作早就進行了,口碑的配送工作基本就是由餓了麼的團隊來支撐,也就是說,這次只不過阿里用官宣的形式,重申了到店和到家業務的重量級。餓了麼的配送體系能夠彌補口碑線上下的劣勢,但顯然,二者距離成為生活服務入口,尚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人與服務這個賽道表明,不是所有業務都是BAT三巨頭所擅長的。但毫無疑問,巨頭之所以成為巨頭,都在於生態運營模式。就像網際網路觀察家尹生所說,美團的商業模式,與亞馬遜和阿里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生態運營模式,最終它們的價值都取決於其所在生態的生產率,以及它們的貢獻佔比。是以,美團的邊界不在於有形的業務形態,而在於它試圖提供的使用者價值和相應的生態。
02 Food+Platform
美團點評的核心戰略是Food+Platform,圍繞著‘吃’這個關鍵詞,美團把業務之手伸進消費者生活的各個方面,且覆蓋了消費者的整個生命週期。
於C端而言,從“吃”到“生活”,從餐廳點評、外賣到出行、差旅、娛樂、購物,這可以說是美團獨有的一條路。高頻的業務粘性,旗艦型的流量平臺(雖然我們在微信九宮格里能看到美團外賣,但美團點評整個平臺自成體系,不依賴任何匯入流量),這對於傳統服務業來說,是一種降維打擊。
這也是美團點評高階副總裁王慧文所說的網際網路效率紅利。他認為,網際網路紅利是否消失,取決於從哪個維度去看,可能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是基本消失了,但網際網路還有很多紅利,網際網路作為一個科技工具,效率改善空間的紅利剛剛開始。
對於B端來說,美團為商家至少能夠提供四個方面的賦能服務:
-
營銷,為商家提供推廣方案、獲客渠道和精準營銷工具;
-
即時配送基礎設施,幫助商家完成在平臺進行的交易;
-
資訊科技:ERP系統、聚合支付系統;
-
供應鏈管理移動應用,金融貸款等業務。
以上B端和C端的超級平臺優勢,彙總成資料表述的話就是,美團點評擁有超過500萬商家,3.4億使用者,年度69億筆交易,平均每天1900萬筆。這個級別的體量,已經形成一種體制和機制化的優勢,遠非簡單的合併所能建立起來。
03 護城河
現在來看,美團多線作戰,仍有一定競爭壓力。外賣市場,與餓了麼形成一超一強局面,餐飲點評領域則已經是絕對性優勢,酒旅方面PK攜程,新興業務上還和一些新零售企業、出行企業有交集。
長遠的看點在於,美團點評在核心業務基礎上拓寬邊界,滿足同一批使用者不同型別的生活服務相關需求,網路效應和規模效應增強了消費者、商家和其他參與方的粘性,綜合服務的壁壘進一步加固,進而提升服務產業上下游的運轉效率。相較有正面競爭的同行而言,美團點評至少有以下三大優勢,加固其護城河。
1、外賣規模化優勢進一步擴大
近期所謂“消費升級”或“消費降級”的討論無論結果如何對於高頻剛需的生活服務類消費的負面影響較小。拿外賣來說,其客單價相比大宗商品而言並不高,而且相對剛需。
根據TrustData的資料,截至2018年上半年,美團外賣交易額佔比59%,餓了麼佔比36%,百度外賣佔比3%。所以,後二者合併,並沒有撼動美團外賣龍頭老大的位置。
美團外賣之所以能夠後發制人,在激烈競爭中越做越好,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美團從一開始就不僅做線上交易,還逐步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即時配送網路。最新資料顯示,美團日均活躍騎手數達54萬,約為餓了麼的兩倍。
和京東等建立的物流體系不同的是,美團點評的即時配送網路不需要庫存,資產輕便、調整靈活。該網路除了運用於外賣配送以外,為平臺拓展諸如閃購(超市、生鮮蔬果、醫藥、鮮花等即時外送服務)等新業務奠定基礎。
2、高度整合的技術後臺優勢,持續的研發投入
一個本質在於,美團點評是一家科技公司,其戰略組織成型就在於高度整合的後臺平臺系統。美團做外賣配送網路排程這個平臺研發就超過一千個工程師,他們蒐集大量資料、優化配送路線以及配送員的排程。
美團此前表示,在AI技術的支援下,智慧排程系統根據騎手的實時位置進行訂單的最優匹配,ofollow,noindex">高峰 期每小時執行約29億次的路徑規劃演算法。在美團平臺運用大資料、人工智慧和雲端計算,以及創新科技研發的日積月累之下,消費者和商家的連線效率有了質的提升。
3、海量內容優勢,伴隨使用者個人社交和成長路徑
大眾點評從發家到現在已經有15年的歷史,載沉載浮的變化中,大眾點評在生活資訊探索平臺這個層面上,穩如泰山。資料顯示,大眾點評已經積累了46億的使用者評價,幾乎就是餐飲選擇平臺的代名詞。
大眾點評已經觸發並且不斷在加強使用者互動的動機,他們通過個人貢獻(評論、點贊、分享等)來幫助其他使用者決策,並獲得內心的自我滿足與得到他人的尊重。平臺對於使用者的評級和獎勵則又加強了其生產內容的動力。
從B端來看,使用者的評價就是用腳投票,所以大眾點評是商家做使用者營銷必爭的高地。使用者能在大眾點評上看到清晰的個人吃喝玩樂路徑(比如何時何地和誰一起打卡了哪家餐廳,當時感受如何,後來又把餐廳推薦給了哪位朋友)。商家則必須不斷提升服務質量,以使其品牌獲得更好的美譽度和曝光度。
一個小結
美團成功抓住了生活服務電商化浪潮,成為了以Food+為核心,不斷向生活服務的吃喝玩樂各品類延伸的高粘性、迴圈導流的業務生態。在網際網路第四個超級賽道上,美團儼然是體量最大的一個玩家。
隨著消費者需要更多優質、多樣化的生活服務,中國生活服務商家的數量也會持續增長。為更多消費者提供更多品類的服務,為更多的商家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持續繼續創新,這不僅是美團的戰略,也是網際網路下半場生活服務領域進階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