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音雲音樂+百度”聯手,音樂產業向上遊整合的時間已到?
10月12日晚,百度宣佈戰略領投網易雲音樂新一輪融資。雙方將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在內容、流量、版權等多維度展開全面深入的合作。此前騰訊音樂赴美IPO,這對國內的數字音樂市場而言,無疑是一個里程碑事件。
各音樂平臺版權官司不再,逐漸完成版權轉授,音樂產業進入下半場,向上遊藝人產業控制,會再次重演視訊網站格局嗎?
似曾相識的版權戰
音樂產業進入下半場之前,因版權戰而爭得頭破血流,而後互相達成版權轉授的合作,才逐漸恢復平靜。這種情況與視訊網站似曾相識。
音樂產業最早的版權戰要追溯到2005年,百度MP3遭到多家唱片公司起訴。
2015年6月,蝦米音樂、天天動聽涉嫌侵權酷狗獨家版權而官司纏身。2017年8月,騰訊先後兩次起訴網易雲音樂侵權,而網易雲音樂也不甘示弱,兩次起訴騰訊音樂集團旗下酷我音樂侵權。戰況可謂異常猛烈。
然而近期的一些版權合作打破了音樂市場版權糾紛的僵局。2017年9月,阿里音樂與騰訊音娛達成了版權曲庫的互換協議。今年2月,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宣佈就網路音樂版權合作事宜達成一致。3月6日,阿里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共同對外宣佈,雙方達成音樂版權互相轉授權的合作。音樂市場逐漸完成版權轉授,版權紛爭才得以恢復平靜。
這樣的情況與當年的視訊網站類似。2012年優酷和土豆曾因盜播之事大打出手。2014年愛奇藝被多家網站起訴。樂視針對迅雷等其他網站也發起過一系列訴訟。曾經的主流視訊網站都是靠花錢買版權來吸引使用者,但是這種商業模式上沒有自制內容,下沒有使用者粘性,各視訊網站之間很難提供差異化的使用者體驗,導致視訊網站版權競爭嚴重。
突然有一天各視訊網站不搞版權戰,開始圍繞產業上游進行深耕,統統轉向自制劇,最後發生了重要轉變。曾經風光無限的搜狐視訊逐漸沒落,優酷土豆合併後被阿里收購,愛奇藝背靠百度後來居上,騰訊視訊不斷髮展,如今愛優騰在視訊江湖的地位已經無法撼動。
音樂行業是否會重演視訊網站的格局?
音樂平臺開始集體抱團,與視訊產業極為相似
音樂行業曾經因版權戰打得頭破血流,如今卻開始集體抱團,似乎在重走視訊產業的老路。仔細推敲,不難發現,這與天價版權以及盈利模式和使用者規模遇到天花板密切相關。
一方面,天價版權讓各音樂平臺不堪重負。自2015年國家版權局釋出“最嚴版權令”後,版權戰隨之愈加猛烈。網易CEO丁磊表示:“獨家版權甚至取代了產品創新和使用者體驗,成了行業的主要競爭壁壘。”
今年4月,全球最大的流媒體音樂平臺Spotify在紐交所IPO,財報顯示,由於版權成本很高,公司虧損增加近一倍,達到15億美元,成為了典型的“營收越高,虧損越多”企業。
10月2日騰訊音樂遞交的招股書中沒有列出版權費用的具體支出,但由版權、給內容創作者的分成和頻寬費用等構成的收入成本在 2017 年上半年達到了 31.3 億人民幣,已經逼近 2016 年全年的 31.29 億,2018 年上半年更是高達 51.41 億。其音樂版權購買的費用日益見漲。
從整個行業來看,不盈利是普遍現象,主要原因是版權成本太高。激烈的版權競爭下,各大音樂平臺過於損耗,因此不得不停戰,互相合作,轉授版權。大量視訊網站此前也曾為版權花費天價,後因不堪版權重負而倒下或被收購。
另一方面,盈利模式和使用者規模受到版權束縛,發展面臨天花板。騰訊音樂招股書顯示,騰訊音樂2018年上半年營收86億元,比去年同期的45億大漲超過90%。然而,騰訊音樂收入的主要來源卻不是以付費音樂為主的QQ音樂,而是來自於直播和K歌平臺的禮物打賞。雖然變現模式諸多,但騰訊音樂的盈利模式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線上音樂行業,使用者規模逐漸處於穩定狀態。如今,線上音樂使用者在網民中的滲透率已達8成,月活躍使用者穩定在5.5億-6億之間,增速穩定在10%左右,增量空間已經不大,在此情況下,音樂APP的規模紅利消失,現在很難再有爆發性增長。
最大的困境其實和視訊產業一樣,沒有掌握上游產業,只能被版權束縛。
抱團之後路在何方,向上遊藝人產業控制
縱觀視訊領域的格局,愛奇藝最先轉型,初期依靠百度導流,後因買版權成本過高逐漸降低版權投入,重點發力自制內容,向產業上游整合。最後視訊產業都轉向了自制劇,向上遊產業控制。
音樂產業在未來也有相似之處。10月12日,百度戰略投資網易雲音樂,雙方將在內容、流量、版權等多維度展開全面深入的合作。以此為例,音樂行業的未來或許會有以下可能性:
一來,向上遊藝人做資源整合。藝人作為音樂產業的上游資源,唱片專輯等音樂作品直接影響著產業中下游的發展。網易雲音樂自2017年就在佈局向上遊藝人做資源整合的計劃,孵化旗下藝人。
“石頭計劃”旨在為獨立音樂人提供全方位、創新性和系統性的扶持;放刺FEVER電音製作學院涉及音樂製作、DJ學院、藝人經紀、高階定製電音旅行等,培養專業的電音藝人;LOOK直播為音樂人提供更專業的成長路徑,為初期進入的音樂人帶去流量紅利。
二來,讓音樂藝人成為泛藝人,實現更大的影響力。此次百度與網易的合作在與視訊產業的整合方面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眾所周知,愛奇藝本身憑藉出色的自制劇口碑和流量雙豐收。《奇葩說》連做四季,總播放量超過49億次,在廣告口播形式上創造了新的網路流行語式植入模式,為後來的網路綜藝樹立了典範。《中國有嘻哈》總播放量達26.8億,獲“2017中國綜藝峰會匠心盛典”年度匠心品牌營銷、年度匠心導演、盛典作品等多個獎項。
網易可以將培養出來的音樂藝人與愛奇藝合作出演自制綜藝,增加網易藝人曝光率的同時也可以給愛奇藝匯入流量,實現更大的影響力。
三來,與物聯網產業整合,為藝人提供更大的渠道支援。未來音樂的載體不僅僅只侷限於手機、電腦,還包括電視、車載系統、智慧音箱等硬應用。根據Gartner公司最近的研究報告,到2021年,估計將有251億臺智慧裝置連線到網際網路。網易雲音樂接入百度的DuerOS平臺,可以藉助百度的AI技術,以智慧語音互動形式,在居家、出行等多個場景,為使用者打造創新的音樂服務體驗,也為藝人提供更大的渠道支援。
文/首席發言者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