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agonia R2 TechFace體驗,讓你高原徒步更舒適
Patagonia R2 TechFace體驗,讓你高原徒步更舒適

飛神
戶外領隊、高海拔重灌徒步,繩索玩家、戶外裝備大玩家、多個品牌定向測評,測評使用過上百件戶外用品【土拔鼠,攀山鼠,lowa,斯卡帕,頌拓,馬蓋先,凱樂石,黑冰等等】,對戶外裝備有非常富有的瞭解和知識儲備
14分鐘前
相信在戶外圈混跡的小夥伴都聽說過三層穿衣法的概念:即基礎層(透氣、排汗)+中間層(保暖)+功能層(防風、防水),這個概念最早便是由patagonia 最早提出的。
patagonia是全球功能與生活方式服飾的設計和營銷倡導者,是全球一流的戶外裝備提供商,一直在為那些狂熱的登山家以及登山愛好者所服務。
其公司給我最大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直堅持環保,每年將年銷售額的1%投入環保事業,因此曾經還被戲稱為:首先是一家環保公司,其次才是戶外公司。整個公司真的就猶如那個靠近南極的 patagonia 一樣遺世獨立,非同凡響。
沉醉在念青東美麗秋景的我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戶外需要這個中間的保暖層?
雖然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多餘,可是我依然想要說下。正是因為戶外的環境較為複雜,晝夜溫差大,甚至有時候片刻之間天氣轉換的眼花繚亂,隨時可能遇到極端天氣,如暴風雪等,就存在失溫的風險,這時候的戶外對保暖層就提出了比較嚴格的要求。
有人會說那不是還有羽絨服啊,棉服等裝備麼?不過相信大家走路的過程中應該不太願意穿著臃腫的服飾吧,腫的跟一個球一樣的還怎麼走路?
其實在搖粒絨也就是抓絨衣問世之前,大家穿的就是羽絨和棉服,這兩種服飾當然保暖,不過自重過大加上它們容易受潮,正是patagonia與Malden Mills工業紡織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抓絨衣改變了這一困惱傳統登山者的問題。
凍措觀景平臺
說到抓絨不得不提的當然還是patagonia,patagoniaR系列抓絨衣自問世以來,就成了其經典的當家產品之一,包括R1、R2、R3、R4等,還有一些延伸款式。
R1-R4都有啥區別的呢?簡單的來講,就是後面的比前面的更加暖和,從面料上來說都是使用了P家的抓絨面料,Polartec可以說壟斷了大半個抓絨市場,基本上一流的品牌都會使用其面料。
作為抓絨衣,它都有哪些特點呢?我嘗試著簡單羅列優缺點:
優點:
-
相對輕便
-
透氣排溼
-
抗汙抗紫外線
缺點:
-
防風性差
-
不易壓縮
-
容易起球
接下來就為大家帶來一款patagonia全新的R2 TechFace抓絨衣(夾克),讓我們一起看看patagonia的抓絨衣究竟如何。
產品資訊簡介:
品牌名稱:patagonia
產品系列: R2 TechFace
上市時間:2018年秋季
款式:男款
顏色:藍色
尺碼:M碼
體驗人資訊:
性別:男
年齡:27
身高:175cm
體重:62.5kg
戶外時間:2018年9月下旬—10月初
戶外地點:西藏藏東南念青東曲通線
收到抓絨的我迫不及待的來了個自拍(進山前的我= =)
從外觀上來講,patagonia的衣服基本為單色配色,如此一來給人的感覺比較的簡約,低調,但不會單調因為其胸前的品牌LOGO可以非常好的點綴整件衣服,LOGO中的山為智利和阿根廷交界的菲茨羅伊峰。
R2 Techface是Patagonia 2018年的一次革新,其與傳統的R2相比,創新之處就在於其使用了多功能雙面編織面料,表層採用了DWR防潑水塗層,因此你可以看到水珠落到衣服表面時會凝結成小水珠形成荷葉般的效應隨後從衣服上滑下去,不會滲透衣服。
從這個角度來說,升級版的R2 Techface即可作為保暖層的抓絨衣使用,也可作為功能層的外套使用,增加了其適用範圍,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其價效比。畢竟一衣可兩穿了。
面料採用了7.6盎司/平方英尺94%聚酯纖維(77%再生聚酯)/6%氨綸,透氣拉伸的雙層編織,在保留了原有舒適感的同時,增加了抗風性和耐用程度,柔軟彈力高度透氣可讓你在各種活動都能感到舒適。
從面料的組成,我們可得知這是一種可回收的面料,可回收重複迴圈利用,無疑佐證了其一直在推崇的環保理念。
衣服兩邊各有一個內部嵌入式的網眼袋,可以更加方便的儲備物品,如下圖所示,一個華為MATE9 PRO手機放在裡邊是完全不會露出來了,高度足足有兩個手機那麼高,相信物品很難掉出來,不過也不建議在這個地方放太多東西,影響穿著體驗感。
在左胸前有著一個防水拉鍊口袋的設計,有利於儲存手機,身份證,銀行卡等物品~可較為輕鬆的將一個手機放進去。可以防水這個功能還是不錯的。
在內嵌式的網眼袋外邊左右兩邊分別有一個高位拉鍊暖手口袋設計,在存放物品的同時可以暖和手,口袋足夠深,可以將手掌手腕完全的包住,即使在下雪的時候只要將手插進口袋就不冷呼呼的了。
面料結構的設計採用了Patagonia 特有的網格編織結構,在容易出汗的腋下,袖口,下襬等位置使用了Polartec PowerDry面料,可起到快速排溼的效果。有效增強排汗效能。
抓絨內側有著較長的絨毛可以快速鎖住溫暖,這也是目前主流的抓絨面料,高階品牌的中等厚度抓絨基本都採用了這種面料,Patagonia R2 Techface整體重量為380g,抓絨一般是重量越重,保暖效能越好,R2 Techface應該算屬於重量級了?
從下圖平整的走線,可以看出Patagonia 的細節做得非常到位,沒有出現不規整,線頭的等現象。
不管是左胸的拉鍊,還是高位暖手大口袋的拉鍊,還是門襟拉鍊,採用的均為知名品牌YKK拉鍊。YKK拉鍊的加持保證了其拉鍊使用時的順暢。
順滑的彈性袖口,提供了更多了外穿以及內穿的適用性,同時也方便了佩戴戶外手錶。
在左手手袖處,有這一個精美的英文字母R的刺繡,個人覺得其可作為識別是否真假巴塔的標誌,高仿巴塔的刺繡估計達不到這樣的水準。
Patagonia R2 Techface後邊的衣角有這彈性包邊的設計,可有效阻止冷空氣進入身體,進一步保證了身體的暖和。
下圖為頸標所在位置,可檢視到其生產地址為越南,大小為M,Patagonia 是美國品牌,在挑選尺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適合自己的,不確定的可諮詢客服(上某東或者某寶直接詢問即可)。
水洗標
戶外實測
此次穿著巴塔R2 Techface進行了一次高海拔重灌徒步,地點為西藏,走的線路為念青東曲通線,行程一共為9天,需要翻越多座5000米以上的埡口,每人負重約為20公斤以上。
念青東天氣現象較為複雜,變化無常,一天中往往出現陣雨、冰雹、雷暴、閃電等天氣現象。山脈由西到東平均氣溫為 0-8℃,7月均溫 10-18℃,1月-10-0℃,9-10月-10-20℃,這樣的線路可以較好的檢驗巴塔R2 Techface的效能。
此為無名措下方峽谷沿河營地(當天晚上下起了大雪)
得益於巴塔R2 Techface的聚酯纖維(77%再生聚酯)/6%氨綸透氣拉伸雙層編織設計,表層經DWR防潑水處理,保留抓絨舒適感的同時增加了抗風性和耐用程度。
即使在揹包腰帶,胸帶與衣服接觸的非常容易起球的地方,巴塔R2 Techface經受住了考驗,經住考驗的不僅僅是摩擦的地方,還有就是在高山杜鵑林間行走時的外部摩擦,好在並沒有起球,之前我還擔心直接外穿會被磨得體無完膚,無疑是我多慮了。
在爬升,下降,以及俯身撿蘑菇的過程中,柔軟彈力高度透氣的面料,讓我在活動時非常舒適,沒有覺得限制住我的行動,延展性和伸展效能不錯,可以讓我在各種運動中都能感到舒適自在,行動自如。
巴塔R2 Techface搭載了目前主流的抓絨面料,讓我雪地裡也可以有效的鎖住溫度,形成了保溫隔離層,保證了身體的暖和。
下圖當時是第二天,當時有位小夥伴高反下撤,為等隊長將其送下山並返回,於是就利用了這個時間前往要翻越的巴啦啦埡口進行探路,沒想到驚喜發現了一堆氣罐和吃的,我想這應該是昨天高反下撤的小夥伴所留給後面徒步驢友的物資。
當時這個平臺風還是挺大的,海拔4700左右,巴塔R2 Techface的DWR防潑水處理的防風外層增加的抗風性就發揮了其用處~讓我可以安穩的坐在小夥伴吃吃喝喝。
在天氣很冷,風較大的情況下時,我將衝鋒衣穿了起來,因為我只穿了一件速幹短袖和巴塔R2 Techface是不太夠抵禦來自5000米海拔的狂風暴雪肆虐的,不過令人比較驚喜的是 當R2 Techface作為中間層使用時,雖然我出了不少汗,R2 Techface在保護我身體暖和的同時,將多餘的溼氣通過下部、兩側、腋下的速乾透氣面料快速散了出去,使身體迅速的保持乾爽,又笑了保證了徒步的良好體驗。
應該是剛爬完5000+的埡口
在爬坡時一會下雪一會冰雹
凍措旁休息欣賞風景中
藍色的單色調和其他衣服的顏色搭配起來還是挺搭的。
在徒步的過程中,我發現如果想將手機放入左胸的口袋放不進去,因為兜兜不夠深,建議兜兜可以做的稍微深一點,如果有些驢友不喜歡將手機放在腰包上的話就可放在胸前。
在穿著巴塔R2 Techface多天高強度的徒步之後,流了挺多汗,抓絨衣的味道依舊沒有改變,沒有產生讓人噁心的汗臭味,足見其抗異味能力較強。
總結:
經過多天重灌徒步之後,做總結如下
其優點:
1、R2 Techface比起傳統R2防水效能更強
2、面料柔軟彈力高度透氣
3、耐磨
4、細節處理到位:大口袋,後衣角彈性設計等
5、保暖
建議:
1、建議消費者購買時務必搞對尺碼
2、建議廠家將其左邊胸口袋做的深一點
最後再放一些行程中的圖片作為結束。
漂亮的峽谷
雪後的營地
風雪中行走
埡口拔高
近觀凍措
高山流水
大鵬展翅
五星級營地
凍措觀景平臺
遙望凍措
拍糊的照片
錯仁措1
錯仁措2
過小河
拔高望遠
風景如畫
行走草地
翻啞口前的休息
慢慢拔高中
本文作者極果體驗師:飛神
本文由極果體驗師飛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