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裁員和降薪” FF夢想遇阻
繼上週末法拉第未來中國(下稱:FF中國)部分員工以勞動仲裁的形式,迫使恆大法拉第發放薪資後,10月22日法拉第未來(下稱:FF)再以內部信宣佈被迫降薪20%,創始人兼CEO賈躍亭只領取一美元年薪,並與新融資人展開洽談。昨日,FF中國相關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證實了上述內部信的真實性,並稱“不得不裁員和降薪”。
欠薪、降薪、裁員問題均指向FF的資金問題。FF在其內部信中稱,由於投資方恆大健康未能履行其承諾並支付其同意支付的款項,導致FF正在面臨財務困難。
接近恆大健康人士則稱,其已於19日向未轉籤恆大法拉第(恆大投資後FF在中國的運營主體)的FF中國員工,以借款形式支付了薪資,但FF美國並不歸其管理。
6月25日恆大健康以收購時穎公司的方式投資FF,此前時穎公司已向FF支付8億美元投資,根據協議,恆大健康將於2019年12月31日之前、2020年12月31日之前分別投資6億美元和6億美元。隨後,恆大健康向FF美國派駐財務,逐漸接管FF中國的管理。
8月以來,雙方在補充協議簽訂、提前打款、管理權等問題上發生爭議,最大的爭議在於補充協議是否規定恆大健康應在7月31日前向FF支付3億美元投資、在2018年底支付2億美元、在2019年初支付2億美元,以及FF是否達成了補充協議的預量產要求。
10月3日,FF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出仲裁,標誌著雙方談判破裂。
伴隨投資爭議的,還有恆大與FF在中國公司的控制權爭奪,FF中國的人事調動及討薪風波,FF在廣州南沙工廠的建設進度問題,以及由此蔓延的FF美國降薪和裁員危機。
焦點1
降薪超20%,賈躍亭領1美元年薪
上述FF的內部信顯示:自本週起,全體員工的年薪降低20%,小時工的時薪也將降低20%,降薪範圍涉及FF美國所有高管及員工。FF承諾在資金到位後恢復原有薪酬。
另據FF中國方面介紹,FF在美國的高管自動降薪幅度超過20%。面對FF財務緊張的局面,有不少員工表示“願意只領取每月生活費,等公司未來情況好轉之後再補發其工資”的方式,與FF一道度過這輪危機。
降薪幅度最大的莫過於FF創始人兼CEO賈躍亭,其在信中稱,未來只領取一美元年薪。此前在樂視網面臨資金危機時,賈躍亭也曾採取類似行動。2016年11月6日,時任樂視董事長賈躍亭發出內部全員郵件《樂視的海水與火焰:是被巨浪吞沒還是把海洋煮沸?》,他在信中稱:LeEco戰略實現的節奏過快,組織與資金面臨極大挑戰,他和公司管理層將為此承擔責任。“即日起,我自願永遠只領取公司1元年薪。”
FF還將採取裁員行動。FF在內部信中稱:“做出全員降薪和裁員的舉措,是無奈的舉動。但在當前形勢下,為確保FF長遠規劃的實現,公司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短期運營規劃,不得不做出艱難但必要的決定。”“今天對所有FF人來說是艱難的一天,特別是受到這項決定影響的同事們。我們感謝你們的努力工作和犧牲,我們都在Fight to the first”。
據瞭解,FF全球近2000人,其中中國有超過500人,美國有超過1300人。據財新網報道,一名FF美國的研發人士稱,FF內部很久前就已列出“如果裁員,哪些人先走”的名單。該名人士預計,此次裁員比例約為25%,如果FF與恆大在香港的仲裁結果不達預期,走的人或許會更多。
焦點2
與恆大“鬧翻”,尋求新融資
FF還將展開新的融資計劃。“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採取措施,包括尋求與我們擁有相同願景的投資人融資的機會”,上述FF內部信中稱。
降薪、裁員及接觸新融資均指向FF的資金問題。10月9日的公告中,FF稱其試圖擺脫恆大的唯一原因是,恆大未能實現其意圖,繼而拒絕支付其已同意支付的資金。恆大不應該一方面拒絕支付資金,另一方面享受補充協議生效後的權益,包括接管FF中國的大部分經營管理權。
新京報稍早獨家報道,FF方面稱,補充協議由恆大健康先提出,其部分內容為,如果FF達到預量產準備,恆大健康在2018年7月31日前先打3億美元進來;截至2018年Q4總共打款5億美元,即到2018年年底再支付2億美元;到2019年1月共打款7億進來,即到2019年1月再打款2億美元。昨日,接近FF的知情人士透露,恆大健康要求籤訂附加協議的原因是,要求獲得FF中國的管理權,並加速推進FF81量產。
針對上述問題,恆大健康以涉及保密協議為由不予回答。但接近恆大的知情人士對新京報記者稱:“我們有錢,已經提前支付了8億美元,但接下來的付款要看付款條件是否達成,我們肯定是看好這輛車才投資的。”
此外,上述人士否認了阻止融資的說法,他們根本沒有新的融資,談何阻止呢?“FF與恆大鬧翻之後,相信更難融資了,基本上可以說是毫無門路了,誰還敢相信賈躍亭?”
焦點3
恆大與FF中國員工的薪資之爭
10月17日、10月18日,FF中國的近20名員工向北京市朝陽區勞動仲裁中心提出仲裁申請,仲裁原因為恆大法拉第未按時支付薪資、無合同用工等,朝陽區勞動仲裁中心已經受理了該案。10月19日恆大方面向未轉籤恆大法拉第的FF中國員工,以借款形式支付了薪資。
雙方的爭議主要在恆大健康投資後,是否需要換籤新的勞動合同,恆大方面是否有權利要求FF員工更換工作地點,恆大方面接管後員工待遇是否有變,以及FF中國員工是否需要向恆大方面提供證章。
6月25日,恆大健康以收購時穎公司的方式,曲線投資FF。8月14日恆大方面在廣州召開恆大法拉第揭牌儀式。8月23日,恆大方面向FF中國派駐財務、人事,並召開員工動員大會,稱恆大法拉第為FF在中國的運營主體,要求員工換籤合同,且其總部在廣州市南沙區,要求部分員工更換工作地點。
早期的FF是中國北京和美國加州雙總部制,國內主要在北京、上海工作,涉及部門包括研發、銷售、行政、人力等。根據恆大法拉第提供的資料,涉及換籤員工共533名,截至目前已經換籤勞動合同員工443人,未轉籤員工58人,離職32人。新京報記者獲悉,目前恆大法拉第在北京設定研發中心共200餘人,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共70人,廣州設立營銷中心,廣州南沙區共70人,廣州、成都、深圳各有十幾個人。
企業在更換母公司、實際控制人、投資人、董高監等職位後,且勞動合同尚未過期的情況下,是否需要更換勞動合同?管輔律師事務所劉鵬飛律師稱,通常而言不需要更換勞動合同。但如果涉及集團內部子公司間的轉崗、工作地點的變更等,可進行更換。
接近恆大的知情人士稱,轉簽過程中恆大提供的崗位數量、崗位級別和薪資待遇基本與原來一致,並未主動裁員。
“此前只有部分員工選擇遷移,部分員工留守,其餘員工均在觀望。但10月7日,恆大和FF鬧上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恆大要求仍在觀望的員工全部遷往廣州,這部分員工則由於不想遷移,尚未簽約,這也導致了他們最終被欠薪的命運。”FF員工表示。
FF中國員工提供的資訊顯示,上週五,恆大法拉第HR對未換籤合同的58位員工中的20餘位進行了一輪協商,表示“如果不去廣州上班,那麼只好協議解除勞動合同”。
上述接近恆大的知情人士解釋稱,勞動合同未換籤的58人,絕大多數為原樂視老員工。其中,沒有在FF中國正常出勤的5人;11人長期在美國;10人準備去美國工作正在辦理簽證;9人主要為賈躍亭個人品牌服務的所謂傳播部員工。恆大法拉第是FF在中國的運營主體,由於該公司主要在廣州工作,因而發生遷移,並無不妥。且員工遷移至廣州南沙區可解決住宿問題並支付每月3000元補償,遷移至廣州市區支付每月5000元補償。
熟悉勞動仲裁程式的人士告訴記者,如果出現上述合同爭議,勞動者首先應向簽署勞動合同的公司索要薪資,如果該公司發生變更,勞動者可以向實際提供勞動的一方索要薪資,且實際接受勞動的一方需承擔無合同用工責任,但還應結合具體案情進行分析。(記者白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