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的區塊鏈
前段時間一直寫些技術非技術,理論非理論的區塊鏈文章,挺糾結的。所以一直想寫寫有溫度的,在這個市場寒冬暖暖身子。是的,技術本身正在服務於人類,致力於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所做的事,所實現的願景,都是非常能溫暖人心的。
區塊鏈本身而言,是一項顛覆性的基礎技術工具,也應該是有溫度的。如果你有幸從早期的ICO熱潮中掙到錢,或者有幸,沒從後期的ICO退潮中丟失什麼,抑或根本就沒參與ICO專案,那麼即使因為貿易爭端戰,也應該不感覺那麼“涼涼”才對。的確,無論是什麼情況,區塊鏈技術正在以另外一種方式溫暖著我們。
我國人口老年化情況越來越嚴重,區塊鏈技術正在以它的安全性、可靠性、防篡改和對隱私的保護,服務於百姓生活,特別是老年人群和弱勢群體的生活。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數字中國”。這一偉大戰略部署和改革牽涉到百姓生活方方面面,各級地方政府也積極出臺“數字政府”及其生態建設白皮書或藍皮書。但擺在面前的四座大山急需各級政府從執行力和執行藝術上去跨越。
- 如何才能打破傳統形式下,人員身份確認必須面對面的桎梏?我們都知道,在之前的人類歷史上由於技術本身的安全性和防篡改能力不足,導致人類沒能力 去解決網路虛擬空間和現實生活中個人和法人身份真實性及一致性對應問題 ,因而老百姓辦事只能是一趟一趟來回奔波;
可以解決在虛擬空間中個人身份真實性問題,一舉突破了辦事零跑腿的最大障礙。零跑腿這一終極意義的改革,打破了傳統辦事的時間、空間侷限,實現了群眾隨時隨地、輕輕點選指尖就可辦成事、辦好事,又減少了群眾重複填錄資訊和反覆提交材料。大大提高了政府資料的鮮活度,極大便利了群眾辦事。“智信禪城”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打造“數字中國”在基層的生動實踐。
- 如何才能保證資料在流通過程中安全、可靠、不會被篡改,而且隱私能得到有效的保護?在區塊鏈出現之前,資料的安全和隱私問題是實現政務零跑腿的又一座大山,雖然我們採用了各種方法和手段,還是時不時的出現資訊的洩露,這也導致“數字中國”建設起來格外困難。區塊鏈技術的中心分散方式,保證了資料不再由某一箇中心化平臺所掌握,結合“同態加密”,資訊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得到了充分保障。區塊鏈特有的授權模式,使得辦事必須面對面辦理終將成為歷史;
- 如何才能保證上鍊之前的資料是可信的?數字身份也好,中心分散方式也好,如果不能有效保證上鍊資料自身的正確性,後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在政務應用上,保證上鍊之前的資料可信性有多種模式,其中多方驗證無疑是最有效的實現方式。這裡面涉及很多的細節,也是專案設計成敗的很重要一環;
- 如何連線各部門之間的業務往來,實現資料互聯互通?這是一個非常藝術性的問題,在實際執行中,真正做到讓資料跑腿並不容易,需要的不僅是技術,更多考驗的是領導的智慧。

2017年,禪城推出“小區塊大資料”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公開透明、可以追蹤、不可篡改等特點,聯通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網路社會與現實社會,努力營造摩擦最小、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信用社會。《廣東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8-2025)》明確寫入了禪城區區塊鏈政務應用內容:以佛山禪城區區塊鏈政務應用創新平臺為示範,促進區塊鏈在政務服務領域應用推廣, 推動證件辦理、證據出具、資格認證、小額津貼發放等政務服務的網上辦理 ,構建區塊鏈+大資料綜合應用平臺的正式資訊化框架。
在佛山,退休人群和弱勢群體,在做過一次身份認證之後,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養老金和小額津貼的自動發放,社會充滿了溫情。還是在佛山,區塊鏈在政務、便民和公共服務上的運用,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不再受制於傳統醫療每隔兩週就要必須去趟醫院的規定。只要受眾人群在平臺上,上傳醫療資料,醫務人員就會根據資料進行診斷,如果沒有必要,病人可以享受網上開藥和郵寄服務,實現無卡就醫,資料共享互認的“三一聯動”醫療健康互助平臺。
此外在養老助殘,社群互助方面,區塊鏈技術也在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區塊鏈時代,我們希望用有溫度的方式來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特別是對老人、兒童等弱勢群體,區塊鏈技術更應該發揮應有的溫度。我們也希望更多的地方政府加入“有溫度”的區塊鏈政務建設大軍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