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軌升級、敢為人先:五華區總工會這五年
開展職工技能競賽、打造了農民工服務中心、優化“星級職工之家”“職工書屋”……過去五年,五華區各級工會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工作亮點精彩紛呈,工會工作呈現蓬勃發展新局面。
基數龐大工會如何做好職工“孃家人”
五華區工會組織數量龐大,佔全省基層工會數六分之一,佔全市基層工會數三分之一,是省會城市中心城區中最大的群團組織,要發展可謂困難重重。為此,五年來,作為職工的“孃家人”,五華區總工會持續開展插花員、調酒師、茶藝師、汽車維修工、水管工、中式烹飪師等各種職工技能競賽,提升職工素質。資料顯示,五年來,五華區各級工會共組織16個系統工會、10家街道總工會、993家基層單位的3755名職工參加167場職工技能競賽活動。
而要讓職工真正把工會當成“孃家人”,需要工會在幫助職工維權方面作出更多實踐。這一點,五年來,五華區各級工會一直在努力,他們開啟囿於企業內部的傳統維權思路,整合維權資源,利用多元化的渠道和方式實現了對職工的維權;創立了工會維權意見書、建議書,打造了以雲南連心為典型的農民工服務中心。據悉,五年來,五華區各級工會組織共發出《工會維權意見書》4955份,100%的意見得到落實和解決。
維權問題只是職工平常遇到的諸多問題之一,他們需要更多的幫扶,對此,五華區總工會實行“雙結合”,即:撒網式與結對式相結合、輸血式與造血式相結合。怎麼理解呢?“我們開展職工醫療互助活動,推進工惠卡發放補助金,以及“春送崗位、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四季幫扶品牌工程,關注普通職工的精神壓力,以及戶外勞動職工、女職工的實際需求。”五華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五年來,五華區共有30餘萬名職工參加了職工醫療互助活動,工會發放互助金近4000萬元。除此之外,工會慰問困難職工及困難農民工6241人次,慰問資金2000多萬元;救助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子女72人,助學資金13萬多元。“全區現已建成‘職工驛站’25個,正在積極探索拓展包括EAP在內的綜合服務平臺。”上述負責人說。
基層工會是工會組織體制中最基本的組織單位,五華區總工會不拘一格,吸收職工通過體制內外、線上線下、集中與零散相結合等方式加入工會,送餐員、快遞員等新型就業群體也可加入工會。截至目前,五華區建有基層工會組織14124個,職工會員236012人;五年來新建工會組織1974個,發展會員37912人,基層工會組建率和職工入會率均達95.3%以上。
工會改革永遠在路上
五年來,五華區總工會工作亮點紛呈,獲得榮譽無數,先後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職工書屋”示範點,被評為雲南省黨工共建創先爭優先進單位、雲南省雲嶺職工跨越發展先鋒活動和雲嶺職工人才工程先進單位等,並連續6年被市總工會評為昆明市工會工作目標責任完成特優單位第一名。
改革沒有完成時,工會改革永遠在路上。隨著城市化程序加快,提升工會工作水平,是工會自身建設的內部需要,也是工會隊伍穩定,構建全區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為此,五華區總工會從制度抓起,形成了一套操作可行的規範,可以逐步釋放五華各級工會工作有深度、援助有力度、關愛有溫度、服務有廣度的整體效應。
為進一步健全各項財務制度,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區總工會5年來加強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範化考核申報工作,加大對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範化考核力度。健全完善財務經審規章制度155項,開展工會資產清查37次,開展審計工作343次。規範工會經費管理和使用,對回撥(留用)經費用於服務職工、開展活動和自身建設等方面的支出不低於80%。
牽頭制定《中共五華區委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實施意見》和《五華區總工會改革實施方案》,有序有力有效推進改革試點工作, 目前《改革實施方案》提出的7個方面18條改革舉措完成進度50%,改革工作實現了既定目標,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同時,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放辦學,既有步入全國知名學府浙江大學搬請他山之玉,也有專家教授登門授業傳道。五年來組織開展幹部業務培訓30餘次、網上培訓7500人餘次。
打通天地線,既抓改革頂層設計,也重視基層實踐經驗總結,改革目標立足實際需要,改革實操及時輔助直達基層,工會深化改革工作持續自我“造血”,不斷良性迴圈,形成閉環管理。
不搞論資排輩,充分選拔信任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敢於為職工說話辦事的優秀年輕幹部,讓工會改革事業面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