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的藍海與挑戰:創業先行,未來卻未知
前段時間同學聚會時,多年不見的好友老嶽神神祕祕地送了我一套禮品——某正當紅的電子煙產品。或許他認為,寫文字的人都是有“煙癮”的,而電子煙能減少對身體的傷害。盛情難卻之下,我將電子煙收入囊中。為了不辜負老友的一番心意,我還試吸了一下。不過也就一兩次就放棄了,畢竟我還沒吸菸的習慣。
而這件事引起了我的深思,為何現在電子煙能夠成為“送禮佳品”,代表著時尚和健康?通過對多位業內人士的瞭解,我發現如今的電子煙早已成為一個新風口,是創業的“新基地”。在熱錢湧動之下,電子煙熱潮已然來到。不過有關電子煙的爭論及政策方面的問題,也層出不窮。看來,電子煙還會在爭議漩渦中掙扎向前。
新藍海出現:海量電子煙品牌創立
近段時間,老羅成為焦點人物。據訊息透露,今日頭條併購錘子部分專利使用權時,曾給到4億報價。不過前提是,羅永浩必須一起加入位元組跳動。但羅永浩最終決定自己不去今日頭條,最終併購價格“暴跌”至2億。“身價2億”的老羅不加入今日頭條的原因有很多,而很多人認為他會進入電子煙領域進行二次創業。就在前段時間,網上還曝光了老羅在深圳拜訪電子煙代工廠的照片。或許,在接下來的時間中,老羅將和電子煙結下不解之緣。
暫且不提老羅的創業史有多少失敗案例,最起碼他每次切入的領域,在當時都最火爆也最受關注。而讓老羅放棄加入今日頭條機會的電子煙領域,就是這樣一個新藍海。資料顯示,中國大約有3.5億菸民,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且每五年增加1500萬左右。而菸民平均每天抽15.2支,每五年可以再增加1支。但在全國禁菸控煙大風潮下,尋求新的接觸煙癮途徑成為一種剛需。而背靠數億菸民的電子煙,看起來就是一個龐大市場。
由此,在電子煙領域創業成為時髦之舉,海量電子煙品牌也迅速創立。AI財經社報道稱,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初至今,中國電子煙行業已經發生10起融資事件,比過去三年的總和還要高。而且在今年1月,更是有多家電子煙品牌扎堆釋出。看來,電子煙領域的全面起飛,似乎已經不能阻止。
政策與輿論雙困擾,電子煙仍面臨挑戰
但創業者和資本市場的對電子煙的興奮,並不能完全決定電子煙的發展走向。就目前來看,電子煙面對著政策與輿論的雙困擾。
從政策上看,中國已經加入《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禁菸控煙是大勢所趨。電子煙並沒有真正在政策方面被完全“解禁”,更沒有被置之不管。比如早在2016年,中國菸草總公司曾試圖將使用含有煙油的煙彈式電子煙納入專賣範圍,但被最高法駁回。此外,在去年8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暨國家菸草專賣局也下發了關於禁止向未成年出售電子煙的通告。看來,電子煙在政策方面,還沒看到真正的曙光。
從輿論上看,電子煙雖然自稱危害遠小於傳統香菸,但並不能說是完全“無害”和健康的。就我嘗試的電子煙來看,雖然有“綠豆冰棒”、“勁爽薄荷”、“凍檸檬茶”、“夏日青芒”、“熱帶水果”等十幾種口味,也減少了尼古丁的攝入,但吸起來依然有眩暈之感。畢竟電子煙裡也是含有尼古丁的,並不是真正的健康產品。
而此前丁香醫生髮布的《電子煙代替菸草,究竟可不可行?》文章也表示,電子煙中含有的尼古丁同樣會讓人上癮、煙液中香料的安全性不得而知、吸食電子煙很有可能增加接觸傳統菸草機率等。由此來看,電子煙事實上還存在諸多健康隱患。
如果不能讓政策放綠燈,並打消大眾心中的疑慮,那麼電子煙的未來依然是未知的。
身體健康才為王道,戒菸與拒絕應並行
從全球範圍內來看,對電子煙的監管是大勢所趨。去年10月份,中國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表示,香港將全面禁止電子煙,包括進口、製造、銷售、分發和宣傳等。此外,新加坡、巴西、墨西哥、土耳其、泰國等,也在禁止電子煙。這些國家和地區都普遍認為,電子煙會對公共健康帶來威脅。
我們要想真正讓身體健康,就必須與所有帶“煙”的產品說再見。如果你還在吸傳統香菸或電子煙,那麼應該在科學方式下逐漸戒菸。如果你還沒未接觸任何與煙有關的產品,那麼應該完全拒絕去吸。在戒菸與拒絕並行的情況下,才能真正讓大眾有一個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