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AMD官方回覆9900k評測事件
不久前,intel在其秋季釋出會上正式釋出了其九代core處理器,intel也在釋出會上宣稱,“9900k是世界上最好的遊戲處理器”。而根據intel官方出具的測試報告,9900k相比目前AMD的民用旗艦處理器的遊戲效能提升足足有50%,這個結果也受到廣泛的質疑。
在經歷各輪,各方不同的驗證,打臉和改報告之後,AMD也站了出來,並表示了他們的想法。
修改版後依然有問題
AMD首先在PPT中指出了intel的這份評測所出現的問題,包括此後的V2版。
V1版本的主要為問題是評測機構打開了“遊戲模式”,並在記憶體、散熱器、風扇速度和一些BIOS設定中存在區別對待。即使在V2版本中,記憶體、散熱、一些boost加速功能、GPU搭配和樣品的選擇對比上仍有不公正的情況。
首先Ryzen的遊戲模式是真的有的,它是AMD官方為模組化的Zen架構而準備。由於其整個處理器為2個模組化的CCX組成,在某些未經優化的遊戲和應用上,應用對於快取、資源的呼叫和跨核心之間的訪問會存在問題。這些應用會頻繁的跨CCX模組訪問和分配資源,而不是將資源分為兩個CCX。AMD提供遊戲模式,是為了這些未經優化的應用,在啟動這個模式之後,只會啟用單獨的一組的CCX,處理會變成四核八執行緒模式。
而在第一份評測報告中,挑選的遊戲多數都是今年來有所優化,並對多核有一定要求的遊戲。很明顯,四核的2700X會在這些對比中敗下陣來。
除了這個“遊戲模式”之外,intel的評測報告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裡就不一一細點了。AMD在PPT中寫出了一份關於評測的指引,在之分指引中對於CPU的選擇,系統配置和周邊元件的選擇進行解答。在這份PPT的末尾,AMD也提出了自己的問題:這樣一份評測報告,對消費者來說真的有用嗎?
評測的意義
很大的程度上,評測的結果可能並不是某個產品的最終效能,特別在於電子數碼這些更新非常快的裝置上更是如此。很多評測的報告都會在結尾表示,這份報告並不代表追蹤效能和結果,而且評測結果和對比專案的測試項,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不了使用者實際使用的體驗。想要買到合意的電腦配置,最好還是從自身需求出發。
從現在來看,如果你想玩主流的遊戲,那麼intel cpu+英偉達最新的顯示卡仍然是最好的選擇。相對於AMD,目前intel的cpu在記憶體頻率,快取延遲上仍有優勢,在絕大多數遊戲中,AMD會有一些落後。除非因為囊中羞澀,那麼依然推薦大多數人使用intel。
而對於那些不玩遊戲的使用者,可能amd更適合你。目前,AMD的處理器仍有核心數優勢。而且相比同價位,AMD的通用計算能力更加優秀,價效比更足。
在AMD的ppt末尾,AMD表達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對於一個300美元的的雙通道處理器來說,搭配700美元的4*16G記憶體可能很震撼,或者很厲害,但並不合理,平衡。評測只是擬合正常使用者,並且需要照顧絕大多數的通用使用情況。如果真的要買電腦,還是要從自身情況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