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線 | 故宮的票怎麼這麼難搶?
定好鬧鐘,在預約票務系統開始前端坐在電腦前,等時間一到,開始搶票,但無奈發現故宮網站崩了,這就是現在故宮元宵節搶票的真實寫照,比春運火車票還難搶。
故宮早已不單單是以往遊客打卡的景點,反而更像是一個當紅明星。情人節在故宮看雪、元宵節在故宮看夜景,這個IP稍微有點新鮮事就會 在社交網路上刷屏一波,好比楊冪的機場照、鹿晗的微博動態,總是能吸引不少的眼球。
最近,故宮因為元宵節門票一票難求又登山了微博熱搜。 近日,故宮博物院 門票預售系統釋出《關於預約參加“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的公告》,將於2月19日(正月十五)、20日(正月十六)連續兩晚舉辦。 活動地點主要安排在故宮博物院的午門展廳、太和門廣場、故宮東城牆、神武門等區域。
17日 門票預約系統一經開放,19日的活動預約票就被“秒殺”完畢。因為 訪問量過載,搶票結束後其官方預約系統仍然存在無法載入的情況,影響持續至今。
抓住春節的尾巴
這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4年來首次舉辦燈會,也是紫禁城古建築群首次在晚間被較大規模點亮,更是首次在晚間免費對預約公眾開放,也因此掀起了一波搶票熱潮。
俗話說“過了十五才算過了年”。對於許多商家來說,元宵節仍是一本生意經。近些年來,也有不少人將元宵節打造成“情人節”的趨勢。因為在古代,只有在元宵節這一天才允許未婚少男少女邁出家門,逛花燈、猜燈謎,以此邂逅愛情。
雖然大多人已經對此不太敏感,但是故宮的成功營銷,仍然激起了不少人的興趣。觀千米紅燈、賞山水名畫,漫步宮牆、俯瞰整個紫禁城,時不時還能聽到 中央民族樂團現場演奏和暢音閣的戲曲聲,實在美哉。
中國的傳統節日總是承載了深厚的文化意義,也是營銷的最佳時間點,故宮選擇在元宵節試水夜間對外開放,這是其成功刷屏的重要原因之一。節日裡的推廣,往往能事半功倍。
順應市場的需求
從《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等綜藝到故宮口紅等衍生品的開發, 故宮已經賺足了眼球。其年輕化、個性化的營銷,讓其粉絲隊伍中多了不少年輕人。
不過,從運力來看,目前故宮的開放時間分為淡旺季,每年4月1日至為10月31日為旺季,終止售票時間為16:00,停止入館和閉館時間為16:10和17:00,11月1日至3月31日為淡季,終止售票、停止入館、閉館時間相對提早半小時。
以前故宮吸引的更多是遊客,運力相對充足,不過在客群增加後,如何 進一步擴大其運營範圍,開啟剩餘的市場容量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前不久天氣預報稱情人節當日北京將有大雪,也因此吸引了大批了遊客前往故宮欣賞雪景,當天的門票早早便售空,尚未能滿足更多人的觀景需求。從此前的“貨難買”到如今的“票難求”,故宮需要提高其擴容的能力。
對於故宮來說, 此次試水夜間開放,也是一次擴容的一次嘗試,以更多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同時,此次 “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動中,故宮還將通過展覽的方式,展示更多文物,更像是一個快閃店,以更多的方式曝光,利於後續衍生品的開發。
流量不是問題,控制好流量是個問題
目前對於故宮來說已經不缺流量,因為故宮這個IP就是流量。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控制好流量。畢竟,觀眾想在元宵節去故宮欣賞的是美歌美景,而不是人頭攢動。
故宮此次試水,並沒有大規模對外開放,而是在邀請各屆代表後,留了一部分名額向社會各界開放。在參觀時,按照預約時段進場, 未能按照預約時間到場將視為自動放棄參觀。且參觀的受眾會按順特定路線進行參觀。從入場到出場,故宮早已安排明白。
不過,試水尚可,長期以往恐難行,故宮還需要在運維能力上進一步提升。 “紫禁城裡過大年”活動從 1月8日開展至今, 故宮參觀人數同比增長超過70%。在人流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對於故宮的運維能力也提出了更多要求。
早在2015年,故宮就曾表示要在故宮神武門外東西兩側長街進行展示文創產品,神武門廣場將在晚間向遊人開放,不過至今仍未有落地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