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氪分析 | 雷聲大雨點小,豎屏劇能走多遠?
分析師 | Cecilia Xu
記者 | 王瑩
優愛騰又向豎屏劇下手了。
繼推出豎屏短劇《生活對我下手了》之後,愛奇藝又正式上線了“豎屏控劇場”。“豎屏控劇場” 首批內容共計25個專案,包括《生活對我下手了》豎屏網劇,以及《青春有你》《中國新說唱》等愛奇藝自制周邊豎版視訊。
不止是愛奇藝,優酷和騰訊也在加碼佈局豎屏,騰訊的yoo視訊推出了《我的二貨男友》、《公主病的剋星》等十多部豎屏短劇。優酷也早在2017年就宣佈推出豎屏資訊內容。

PC的網路劇,移動的豎屏劇
三家視訊平臺相繼試水豎屏內容並非偶然。
一方面,隨著手機等移動端的發展,使用者在移動裝置上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內容的載體正在發生從橫屏(PC)到豎屏(Mobile)轉變。
從PC到移動,內容的呈現形式的改變催生了抖音、快手等豎屏短視訊平臺,而抖音與快手的迅速崛起恰恰說明了使用者對豎屏內容的買單。
豎屏內容對橫屏內容的衝擊,正是移動端對PC衝擊的延續。如果說網路劇是PC時代深化的產物,那豎屏劇則很有可能是移動時代的結晶。
另一方面,除了內容載體的變化, 短視訊對使用者時長的侵佔也是優愛騰嘗試豎屏內容的催化劑。
QuestMobile公佈的資料顯示,短視訊正在對長視訊形成威脅。截至2018年12月,短視訊的總使用時長佔較去年大幅增加而線上視訊的總使用時長佔比卻出現下降。這表明,使用者花在短視訊上的時間越來越多,卻減少了在長視訊上的時間花費。
12月,西瓜視訊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到104分鐘,超過愛奇藝的71分鐘。顯現出了短視訊對使用者時長的進攻。
面對短視訊平臺的“攻城略地”與移動端使用者需求的變化,豎屏短劇寄託著長視訊平臺的厚望。
然而,風風火火的豎屏劇,卻面臨著雷聲大、雨點小的窘境。

雷聲大、雨點小
會員和廣告是長視訊平臺最主要的變現方式,但無論那種變現方式, 豎屏劇對長視訊平臺的帶動作用都無足輕重。
受制於時長,長視訊中頻繁採用的原生廣告、內容營銷等廣告形式在豎屏劇中難以施展拳腳。目前,豎屏劇單集時長在1-5分左右,總時長約為1-3小時。如此短的時長,植入太多的廣告容易影響使用者體驗,植入的太少對總營收而言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此外,在2分鐘左右的豎屏劇前面加個半分鐘的貼片顯然也不太可能。
資訊流廣告和冠名是豎屏短劇最可能有所作為的廣告形式。然而,就目前的豎屏劇來看,少則2-3集,多則15-20集左右, 給資訊流廣告位不多,需要後續源源不斷的內容補充 。
雖然廣告冠名已經有少數應用案例,例如愛奇藝的《生活對我下手了》以及騰訊視訊的《和陌生人說話》。但想要實現廣告冠名,還需豎屏劇的質量保障。目前推出的豎屏劇製作水平參差不一,想要廣告主為此付費並不容易。
為應對廣告變現難題,愛奇藝也在豎屏劇中嘗試 “創可貼”廣告模式 ,從形式來看,與橫屏的彈窗式廣告大致相同。然而, 如果內容質量得不到保障,廣告主的付費意願仍然難以調動 。
植入受限,貼片無望,資訊流和冠名道阻且長,豎屏劇在廣告變現上可謂是先天不足。豎屏劇是否能在會員訂閱收入上大放異彩呢?這也不太可能。
相比長視訊故事的連續性,以及爆款節目帶來的社交話題(如《延禧攻略》),豎屏短劇的單集感,使其不能有效的刺激使用者的付費意願。
此外,就內容型別而言,目前的上線豎屏短劇中,喜劇型別超過半數以上。
形式單一,內容質量層次不齊,連續性不強,時長較短,變化空間小成為制約豎屏短劇變現的主要因素。
“雷聲大、雨點小”是豎屏短視訊發展道路上繞不開的阻礙。

優愛騰內部爭奪依舊 外部短視訊虎視眈眈
優愛騰之間的競爭越演越烈,內容差異化成為重要競爭的砝碼。豎屏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三大平臺的差異化,但其地位還僅限於補充內容,並非主力。
為此,豎屏劇對三大視訊平臺的競爭格局影響甚微。優愛騰對頭部內容的爭奪戰仍將繼續。
除了視訊網站內部之間的此消彼長,更大的威脅在於外部虎視眈眈的短視訊。
豎屏劇是長視訊平臺應對短視訊衝擊的破局探索。但目前來看,無論是“量”還是“質”,豎屏劇的路還有很長。
量上來說,以快手為例,每日短視訊上傳量超300萬,相比之下,豎屏劇的產量微乎其微。
質上來說,短視訊平臺已經搭建了較為完整的內容生態,內容型別遍及生活、消費、出行等各個方面。相比之下,豎屏劇題材限制多,大多以生活喜劇、都市情感為主,題材單一,新鮮度不高。
靠豎屏劇抵禦短視訊衝擊的願景任重而道遠。
移動時代,隨著使用者時間的碎片化,豎屏將成為未來的趨勢,且豎屏與微網劇的結合也可以為線上視訊行業提供小成本撬動大需求的新風向。 但目前來看,豎屏劇仍舊無論在平臺營收貢獻、行業內部競爭以應對短視訊衝擊中都無法發揮明顯的作用 。
相關研究:
《 智氪分析 | 面對“又貴又難”的窘境,視訊網站走上差異化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