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金融收集使用者資訊?現在好了,使用者們不淡定了!
眾所周知,如今是一個網際網路時代,更是一個大資料的時代。使用者們對於企業如何保護自己的資料是顯得尤為看重,尤其是一些知名的網際網路公司!
去年,全球社交巨頭Facebook就是因為洩露了使用者們的資料,而遭到了廣大網友們的討伐,以至於到現在Facebook的股價都沒有回到一個合理的範圍!
而最近,京東金融又攤上了麻煩事,大家都知道,京東作為國內一家知名的網際網路公司,他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可沒曾想,有網友爆料:京東金融APP居然非法在後臺獲取使用者們的相關資訊!
此事在網路上一經爆出,立馬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在第一時間,就有網友拿京東金融這事與國內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做了一番對比!
網友:這如果是在國外,京東金融能被告到破產。據網友說,在美國用的當地的銀行APP都是無法截圖的,多工切換的縮圖也是一片黑,國內居然沒有一家銀行的APP加入這個保護特性。
支付寶等支付軟體,iOS後臺會模糊縮圖,而安卓也不做任何處理。從銀行APP來看,Android系統應該是有相應API支援的,而APP開發卻沒有人用。
對於亂象,也可見一斑。App Store應該有強制要求,playstore卻在牆外乾著急。
京東的迴應
其實京東的主觀意願確實是為了方便使用者,發生截圖行為時能夠方便呼叫客服,儲存的圖片也只是在自己個人手機內的子目錄,沒有使用者允許並不會上傳。這裡涉及到使用者質疑的獲取隱私,但話又說回來了,京東這樣的說辭,又有人會信嗎?
不過大家的反應也很正常,畢竟涉及到隱私,謹慎一些沒什麼不好,這種體驗確實會讓有些人覺得不愉快,現在京東金融也把這個功能暫時下線了,說是等進一步改進使用者安全體驗之後再上線。
說白了,要是和個事情沒有被暴露出來,那麼肯定這個事大家還被矇在鼓裡阿!
為何網友們反映大?
前面我就說過,現在是網際網路加一個大資料的時代,網友都知道自己的資料被企業搞了去,但收集也就算了,總得做的保密一些吧,讓使用者時不時感覺資訊會被爆出,試問,誰受得了?
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資訊,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資訊。
依法負有網路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對在履行職責中知悉的個人資訊、隱私和商業祕密嚴格保密,不得洩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使用個人資訊,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資訊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
網路運營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資訊,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個人資訊,並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與使用者的約定,處理其儲存的個人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