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下一部手機不再選擇iPhone?
記得在2010年後,iPhone幾乎成為所有消費能力足夠的人的選擇,擁有iPhone成為一種時尚。
所以才會出現各種iPhone相關的段子,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用腎換iPhone。
但最近兩年,iPhone的表現越來越讓人失望。所以,船長決定: 下一部手機不再選擇iPhone。

1.品牌問題
不知你是否意識到:買手機,不僅僅買的是手機本身。
因為品牌是手機的重要價值,這個價值是額外的,品牌越好,溢價越高,企業利潤越高。這是為什麼蘋果這麼多年來佔據了大部分手機市場利潤的一大原因。
說起手機品牌,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名字——小米。
為什麼小米的高階一直做得艱難,因為它的品牌有問題。小米自出道以來,就主打價效比。價效比是什麼?就是一樣的價格我比你效能強,一樣的效能我比你便宜。
因此,這有一種 廉價感 。
再結合小米的各種套路,這個品牌就顯得更不光鮮。
而對於那些購買高階機的人群,並不缺這點錢。在選擇手機時,品牌成為決策的重要部分,因此小米很難成為選擇。

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擁有以下的品牌氣質:
時尚
創新
美觀
遠超對手
……
但在今天呢?仔細想想,這些品牌氣質幾乎沒有一條仍然成立。所以,在品牌上,iPhone正在吃老本。
當iPhone的品牌出現問題,購買iPhone時,消費者心裡自然會考慮: 相同的價位,有沒有什麼可替代的產品?
因為原先消費者願意為購買iPhone付出的額外溢價,到今天變得越來越少。
於是,華為出現了,華為高階機銷量越來越高,與iPhone品牌出現問題幾乎同步,時機正好。
2.效能問題
幾年前,iPhone一直都是效能的標杆。
什麼手機用了幾年之後還能保持流暢?只有iPhone。所以,其實從價效比角度考慮,使用iPhone,每年的花費並不算高。
但到了今天,這點是否仍然成立?
首先,iPhone的流暢程度有所改變 。
使用iPhone 7以下的使用者這幾年會感覺到一點——手機變卡了。直到前段時間iOS 12出現之後,這點才有所好轉。
但在使用者心中,這個問題就永遠是個問題。
於是我們看到:很多人不再升級手機系統。是的,真的不再升級了,原本的自動升級,如今很多人都改成了手動升級。

其次,iPhone的電池問題成為明顯短板 。
使用iPhone的使用者都有一個體驗——電池太不耐用。
一般來說,我們用iPhone時,充電這根弦永遠在腦子裡繃著。上班了,常常連著充電線。出去玩,也不能放心,有人帶著充電寶,有人要找旁邊的共享充電寶。
在很多安卓機重度使用一天仍然有剩餘電量的情況下,iPhone的電池問題就顯得更為尷尬。每次出去玩,船長都得為充電有所考慮。
再次,iPhone的其他問題 。
比如iPhone的訊號問題。
升級iOS 12之後,發現手機上的移動運營商訊號有時會消失,這會讓原本可以上網的手機無法上網,得要重啟一遍才行。
再比如打電話時就不能上網,有時打著電話也想看看頭條之類的,但因為這些限制導致根本看不了。
再比如iPhone攝像頭的凸起問題。這個問題船長問題身邊一些人,當時我問他:為啥不買iPhone而買三星呢?他說他受不了iPhone的攝像頭凸起問題。

3.外觀問題
是的,曾經因為外觀遙遙領先世界的iPhone,如今的外觀也出現了問題。
大家知道曾經的iPhone外觀有多領先嗎?
那得回到2007年,喬布斯釋出第一代iPhone的場景。要知道,2010年前後,在國內盛行的,仍然是諾基亞的各種功能機。
但早在2007年,iPhone第一代就做成了這個樣子,如下圖。不得不說,這種外觀秒殺所有功能機,並在後續十幾年至今,成為所有廠商爭相學習的物件。
大家有時間可以回去看看2007年喬布斯釋出第一代iPhone的釋出會,相當震撼。早在那個時候,智慧機的基本框架就搭建好了,後續大家做的,主要是優化,不再是顛覆。

而到了這兩年,iPhone的審美不知出了什麼問題,非得堅持劉海不放手。劉海屏剛出現時,就被全網瘋狂吐槽。不過,由於蘋果的老本確實足夠,很多人還是選擇了購買蘋果。

但在今天,情況變了。
去年,真正的全面屏手機出現了。國內的vivo NEX和OPPO Find X,重新整理了世界對中國手機的認知——原來這麼大的創新,可以由中國人做出。也因此,vivo和OPPO開始在高階機市場攻城略地。

從這時起,外觀美麗的手機,不再是iPhone,而是國產手機。因此,因為外觀而購買iPhone的理由也不成立了,如果想要更好的外觀,你應該去蘋果專賣店旁邊的國產機專賣店。
說到這有點感慨:曾經的國產機一直是低端機的代表,多年後,國產機終於能直起腰桿,在全世介面前自豪地說我們是世界前列。我們也終於不再因為使用國產機而覺得低端,而是紛紛購買國產機。
不僅國內,國產機在全球都在攻城略地。
如今的手機市場,也呈現出與其他產品市場截然不同的一個特徵。
一般來說,一個市場中,企業要國際化才足夠強大。但在手機市場恰恰相反,誰能在中國做得足夠好,才能在全世界攻城略地。
大家想想國內的主要手機廠商,華為、小米、OV,哪一個出國之後不是如狂風過境一般?即使在國內面臨越來越大壓力的小米,出國之後那也是攻城略地,勢頭難擋。
所以,未來幾年,我們會看到:
華為超越三星成為世界銷量第一
國產手機繼續在全世界攻城略地
全世界人民以購買中國手機為榮
說真的,船長感到有點湫隘,有點自豪。為國產機點贊。
下面這句曾經用來諷刺國產機的話,現在可以卻可以用來為國產機點讚了。
國產機,就是牛!
綜上,我們曾經購買iPhone的3大理由越來越弱——品牌變弱、效能越來越不突出、外觀不夠好。
在此情況下,相信很多人下一部手機都不會再選擇iPhone,而是國產機。
你會怎麼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