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信辦區塊鏈備案首日: 35%專案仍在觀望|互鏈調查 ——BATJ、華為都備案了嗎?
作者:互鏈脈搏編輯部
2月15日,國家網信辦《區塊鏈資訊服務管理規定》(下稱“規定”)實施首日,區塊鏈公司開始忙碌了起來。
按照《規定》要求,區塊鏈資訊服務提供者應當在提供服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通過區塊鏈資訊服務備案管理系統填報備案資訊。
去年10月份,國家網信辦出臺了《區塊鏈資訊服務管理規定》的徵求意見稿。今年1月10日,《規定》正式釋出,並決定於2月15日正式生效並施行。
《規定》施行首日,區塊鏈行業反響如何?
互鏈脈搏抽樣調查了京東、騰訊、華為、螞蟻金服等20家區塊鏈公司,涵蓋公鏈、聯盟鏈和應用企業發現,20%企業已提交備案資訊,超過45%的區塊鏈企業正在積極推進填報備案資訊,另外還有35%的企業仍持觀望態度。
京東、投肯科技已備案 近三成企業仍在觀望
據互鏈脈搏瞭解到,區塊鏈資訊服務備案管理系統已於1月28日上線執行。所以部分企業早在春節前就已經進行備案申請。
“我們已於年前備案,現在就在等審批結果。”區塊鏈技術服務公司投肯科技迴應互鏈脈搏。區塊鏈科技公司能鏈科技也是春節前完成的備案工作。
京東作為建立區塊鏈服務平臺的公司也早早完成了備案,“我們已經完成備案,只是最近較忙,還沒來得及檢視稽核狀態。”
car Baas也是相同的狀況,目前均在等待審批結果。
與此同時,開展區塊鏈應用專案的四方精創迴應互鏈脈搏,“我們有留意到《規定》並進行了學習,目前申報工作在有序的準備中,公司對待此事較為慎重。”
而開展區塊鏈版權應用專案的紙貴科技表示“不清楚詳細情況,需再與同事確定”。
隨後,互鏈脈搏又詢問了華為,對方迴應“會進行備案”。
而詢問螞蟻金服,對方表示,“這一問題暫時不予迴應”。
隨後,互鏈脈搏又聯絡到一家儲存公鏈企業,對方迴應:“目前尚未提供服務,所以不需要進行備案。”
截止發稿前,百度尚未回覆是否備案。
就互鏈脈搏調查的20家公司或者專案來看,目前完成備案工作並不多,只有4家,佔比20%,45%的公司仍處於準備階段,尚未進行備案,另外還有35%從事區塊鏈公司仍在觀望。
觀望者的困惑
而實際上,除了準備,更多的公司是有一定的困惑,對備案規則尚不明確。
海南綠能科技的區塊鏈專案“捂碳星球”是在迅雷鏈上發起的,綠能科技向互鏈脈搏講出了困惑,“我們的專案基於迅雷鏈,那是否迅雷鏈有備案就行?”
亦筆科技作為聯盟鏈服務商同樣有一些疑慮,“聯盟鏈具有不確定性,我們不明確是否每個節點都需要備案,還是僅服務商進行備案就可以。同樣對於‘向社會公眾提供資訊服務’這一表述,可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隨後,亦筆科技還表示沒有在網信辦的官網上找到提交備案資訊的埠。
互鏈脈搏觀察,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網站上並沒有“區塊鏈資訊服務備案管理系統”的埠。區塊鏈資訊服務備案管理系統的官方網址為:https://bcbeian.ifcert.cn/。
進入官網後,註冊,填寫服務提供者的名稱、服務類別、服務形式、應用領域、伺服器地址等資訊後,等待審查即可。
而針對申報主體,《規定》中有相關表述:本規定所稱區塊鏈資訊服務提供者,是指向社會公眾提供區塊鏈資訊服務的主體或者節點,以及為區塊鏈資訊服務的主體提供技術支援的機構或者組織。
可以理解為,《規定》適用於公鏈上運營、開發區塊鏈應用的個人、機構及組織;提供區塊鏈底層技術的機構、組織;作為區塊鏈網路中的節點的機構、組織。

(申報頁面)
與此同時,互鏈脈搏瞭解到,網信辦給申報主體提供了較為充足的時間。《規定》指出,區塊鏈資訊服務提供者應當在提供服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填報備案資訊。而在《規定》公佈前已從事區塊鏈資訊服務的,應自《規定》生效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補辦有關手續。也就是,當前的申報主體應於3月15日前完成申報。
《規定》強調,違反《規定》相關規定的,由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依據本規定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予以相應的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本文為【互鏈脈搏】原創,原文連結: https://www.blockob.com/posts/info/8502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