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遭炮轟!“鑿鑿”讓年輕人與真正的行業大咖學知識
時常有一些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問這樣的問題:畢業之後要學習哪些東西?到底該如何進入職場?
大學畢業後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自我定位、職業規劃、語言的表達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等等等等。
面對複雜的社會大課堂,在校大學生以及剛進入社會的職場新人有太多的問題需要知道答案,他們對於這類知識和資訊獲取的需求一直存在,且不斷提高。於是,知識付費平臺大肆興起。可最近,多個知識付費平臺遭遇炮轟,被認為只是販賣焦慮的平臺。
因此,年輕人需要新型的知識服務平臺,鑿鑿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
鑿鑿,以“我”為中心
知識碎片化之後,因為我們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對知識的深加工方式不同,所以會出現千差萬別的結果。不過,圍繞個人興趣愛好和需求,以“我”為中心來獲取知識自然是最有效的方式。
鑿鑿提供的就是一種以“我”為中心的知識獲取方式。
比如鑿聊,在這裡你可以就自己遇到的問題,比如工作求職、專業知識等,與大咖進行一對一的私聊。相比於其他的問答產品來說,一對一私聊不僅具備及時性、持續性,更關鍵的是它提供的是貨真價實的東西,是有針對性的,而非泛泛之談。
目前最火的“解鎖阿里HR私聊機會”,就可以與阿里文娛HR語音1對1互動,針對面試技巧、建立寫法等細緻溝通。
再比如,當你遇到問題需要解答的時候,在很多問答社群你需要先提問,然後等待其他使用者的回答。但是,回答的響應時間、專業性等是你無法控制的。而在鑿問,你可以邀請認證使用者進行回答,並且,一般情況下會在10分鐘內有反饋,邀請認證使用者1日內有反饋。尤其是認證使用者的反饋,更專業靠譜。
高質量知識才真的有價值
目前,網上有很多不同的線上問答類產品,怎麼區分優劣呢?我覺得其中一個標準就是問答到底有沒有價值。
有些問答社群它滿足的是大家的好奇心,所以,你會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問題和答案。這些內容充其量只是資訊,並不是什麼知識。還有一些問答,都是簡短的、淺層次的內容,它的產生多是因為某些熱點新聞事件之類,同樣不具備太多的價值。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無厘頭的娛樂性內容,比如某某女明星為什麼至今未嫁之類。
鑿鑿的不同在於它是“觀點過招”,是直接與大咖或社群使用者之間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激辯中產生新的認知,進而獲得經驗和知識的補充。它更注重個人觀點經過歷練之後的成果和提升,相比其他平臺中簡單的問與答的方式來說,鑿鑿在創造價值。
而鑿鑿上的大咖,都是經過平臺權威認證後才能入駐鑿鑿,它要求大咖在某一領域具備相當專業的知識和經驗,只有如此才能為大家體統貨真價實的乾貨和專業指導。鑿鑿力求提供的是高真實度、可信的內容。針對社會熱點新聞,鑿鑿提供的是深度的剖析,有獨特觀點和個人視角的內容,而非搬運工一般從網路上搜索其他內容來填空。
浮躁的問答APP需要靜靜
似乎是忽然之間,出現了一大波問答類APP,感覺是一個風口出現了,除了幾個帶頭大佬之外,很多創業者也在跟進,可我認為,這流露著一股浮躁的氣息,最典型的就是花錢買使用者。
不少產品提供答題有紅包收益的功能,其目的自然是靠補貼吸引使用者。這確實是一個簡單粗暴的方式,拉人效果很好,但缺點明顯。普通使用者暢所欲言的回答直接導致垃圾內容的產生,低水平回答充斥,失去了問答存在的意義。
鑿鑿嚴格的審查認證方式,提高入駐門檻,對答題的質量有很高的要求,自然是即減少了垃圾資訊的產生,也為提問者提供了有效的問題解答。鑿鑿的嚴格,減少了資源浪費,對於構建高質量知識庫大有裨益。
最後要說的是,頭部的幾個問答APP產品,多是偏向於社群通過知識付費和廣告的方式盈利。鑿鑿目前更偏重知識的傳播和實際問題的解決,不過,鑿鑿也有新的思考,鑿貝就是一個突破點。
鑿貝並不是簡單的虛擬貨幣,它更多的是知識的象徵,只有在鑿鑿保持較高的活躍度才能獲得鑿貝。比如,你需要堅持瀏覽並獲取更多的知識,你需要更主動的提問,需要調動你的腦力去思考並提供更優質的回答,只有這樣才能獲得。
而鑿貝可以用來約聊大咖,獲得更多一對一的互動,幫助你得到更快的提升。當然,還可以在商城內兌換禮品,算是對自己獲取知識的一種獎勵。
現在起在各大安卓商店,搜尋鑿鑿(拼音zaozao)即可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