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有聲】於佳寧——學非探其花,立自拔其根
《落地有聲》是隕石財經旗下的一檔專訪欄目,每月將專訪一位區塊鏈行業嘉賓,他們或是風頭正勁的當紅大佬,或是名滿江湖的業界傳奇,或是默默無聞的平凡草根等等。但無論是誰,他們都將用自己獨特的視角講述他們與區塊鏈的點滴故事,讓每一位嘉賓及他們所從事的事業在這裡洗盡鉛華,落地有聲。

誠然,這個行業之所以能夠為大多數人所熟知,並非其全新的技術手段,而是足以改變一個人的暴利,但在這一切暴利的背後,真正的技術卻被許多人忽略了。所幸,總是有這樣一群頭腦清醒的智者在為之根本努力,表面一時的利益並不足以扼殺他們心中的堅持。近日,我們有幸專訪到的研究者、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便是這場角逐當中的新生力量, 他用自己內心的堅持為這項新興技術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在整個採訪當中於佳寧對於記者提出的問題娓娓道來,嚴謹對待,或許這正是他在國家部委研究機構多年來養成的穩重與矜持吧。
- 智者的故事,正式開始 - ▼
-01-
轉變身份探其根
風箏之所以可以優雅的在空中飛舞,是因為有始終牽掛著它,並仰望它的人。
新生事物的出現總是會遭到許多人的質疑和打壓,從比特幣出現至今,能夠一開始就以客觀的態度評價的人並不多,而早在2012年就已經聽聞比特幣的於佳寧便是其中之一。當被問及對於比特幣的最初印象時,於佳寧這樣告訴記者: “第一感覺這是金融學理論上的全新設想,但並不認為其能夠形成新的價值交換和儲存體系,當時我覺得比特幣挖礦像是個遊戲,比特幣像是個遊戲幣。” 儘管,彼時的比特幣剛出現不久,但在於佳寧眼中依然是有價值的,雖然價值還有些模糊。
隨後比特幣在市場上的驚人表現,以及極快的普及率,讓於佳寧意識到比特幣已經完全不是遊戲的概念,未來全世界很可能普遍接受比特幣。於佳寧用 “無人值守的世界銀行” 來形容此時的比特幣,“是一個可以真正意義上實現快速價值交換的價值系統。”2012年,便是於佳寧與數字資產定下不解之緣的開始。
一個有思想、有理想的人對於眼前的暴利表象總是不像常人般表現的那麼興奮、渴望,因為他們知道顯示在大多數眼前的永遠只是冰山一角。正是基於這樣的情況,於佳寧發現無論是所謂的“幣圈人還是鏈圈人”對於整個行業的認知都非常片面, “所謂鏈圈人是從純粹的技術邏輯看待區塊鏈,而所謂幣圈人則是從純金融的邏輯去剝離結果,但實際上大家都只看到了“無知之象”的一部分。” 或許,於佳寧想要從事區塊鏈教育培訓的想法早已萌生。
2017年可謂是比特幣、區塊鏈最火熱的一年,如今整個行業的巨大泡沫便來源於這一年人類近乎癲狂暴富心態所致。面對彼時整個行業“欣欣向榮”的“錢途”,於佳寧並沒有一頭扎進這片假象中,加上這一年的行業監管也進一步規範,也讓於佳寧能夠抽出身來反思和理解這個行業的最大價值。 “區塊鏈跟產業結合可以幫助產業解決問題,“產業區塊鏈”才是有價值的。”
在調研100多家區塊鏈專案和事業之後,於佳寧毅然選擇“All in 區塊鏈”,出任火幣大學的首任校長。 “如果沒有足夠的人才,區塊鏈產業是不可能健康發展的,人才先行是創新性產業的基礎。” 於佳寧表示,對於研究者而言,能夠研究出新的成果、擴充套件知識邊界是極大地滿足,而通過傳道受業解惑,幫助產業界探索前沿,給他們新的思想既是對他們的激勵,也是對自己的慰藉。而火幣大學正是這樣的平臺,將通過教學,幫助區塊鏈企業家建立一套區塊鏈時代的商業邏輯和決策模型,理解這種商業模式創新的社會價值,這樣的需求已經是是迫切而廣泛的。
- 02-
沙場征戰幾人回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無力。
今天,比特幣已經有了十多年的歷史,這一路走來經歷過太多沉浮,而近年來為人們所追捧的區塊鏈技術似乎也已經進入了瓶頸期,許多人區塊鏈行業從業者因為漫漫熊市的冰河期而退散、消失、迷茫,對於區塊鏈未來的發展有人逃離、亦有人堅持,儘管大批人離開區塊鏈行業躲避“災難”,但依然有著大批像於佳寧這樣對區塊鏈的未來抱有信心的信仰者支援、堅守。 對於區塊鏈行業未來的發展,於佳寧表示:“國家對於區塊鏈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的投入和支援一定會持續加大。”
無論是什麼行業,只有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才能發展的更穩定,走的更長久,因此國家對於區塊鏈的投入和支援必然是要持續加大的,對此於佳寧給出了以下兩個理由: 一是區塊鏈實際上是對網際網路的迭代和升級 ,而網際網路的發展不僅僅是一個行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帶動更多產業的變革和快速增長。全世界資訊化的一條新主線已經開啟,即“上鍊”。未來大量傳統企業將快速實現“鏈改”,區塊鏈應用模式成為各行業標配,區塊鏈會成為全社會的核心資訊基礎設施; 二是自主可控,企業廣泛上鍊後, 新的資訊保安、網路安全挑戰不可避免,因此加強自主可控、加強自主創新是必然選擇。
對於如今的我國區塊鏈行業來說,開源水平等需要進一步提升的,因為只有成為全球開源產業生態的構建者和領導者,我國的區塊鏈產業才是真正有靈魂的。
- 03-
厚積薄發渡迷茫
忍耐和堅持雖是痛苦的事情,但卻能漸漸地為你帶來好處。
當在一個地方呆久了,重新進入某一個行業時總會有不適應,抑或是遇到各種難以解決的難題,因此當被問及進入區塊鏈行業以來遇到最困難的事情時,於佳寧則表示: “對於我而言,需要解決的難題就是角色的轉變。” 的確,從曾經研究者成為教育機構負責人,也就是團隊管理者和業務的執行者,身上的擔子自然更重,而於佳寧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反而認為這是自我挑戰,儘管這是一個商業思維的深化構建過程,但是對於於佳寧而言這樣的挑戰正合心意。
無論在哪個行業,我們總是會記住一些人,一些事,而對於於佳寧而言,區塊鏈行業當中那些始終不忘初心的創業者讓他印象深刻,因為在這個新興行業真正踏實做實際應用的都是非常難得的,也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堅持和存在,他們的努力也證明了區塊鏈真實的價值。 他們讓整個區塊鏈不僅融入了社會,還改善了領導對區塊鏈的虛幻認識,他們對整個區塊鏈行業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此外,於佳寧表示對區塊鏈技術表示理解和支援的領導、官方機構為行業發展提供的基礎公共服務,是十分值得欽佩的。
在這個曾經被人質疑的行業,依然有大批人在支援、堅守,或許今天的區塊鏈不盡如人意,但是有這群人的支援, 未來的區塊鏈也定能像如今的網際網路般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
- 04-
結語
區塊鏈時代新商業思想和理論的構建者。這是於佳寧對自己在區塊鏈行業的定位和期望,或許這也是區塊鏈行業未來的新方向。研究學者出身的於佳寧在面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時,解決方法就是持續閱讀行業最新文獻、持續與行業中最前沿的創新者交流,因為對他而言最大的壓力,甚至是恐慌莫過於思想意識的落後。或許,當初選擇加入火幣大學便是處於這樣的想法,對於於佳寧這樣研究者而言, 將最前沿的只是理念傳達給更多的人,為這個新興行業提供更多的創意,開行業之先河才是他在意,也最關心的吧。
在整個採訪過程中,於佳寧也將火幣大學的近況及未來發展願景都向記者娓娓道來,在記者看來,火幣大學或許承載著他太多的理想和願望,這裡不僅僅是施展才華的舞臺,更是他實現理想和堅持的地方,抑或是更多想要在區塊鏈行業構建巨集偉生態的發源地。 或許,無論是對於火幣大學而言,還是於佳寧本人而言,“根本既深實,柯葉自滋繁”都將是他們最好的立足之本。
感謝以下媒體夥伴們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