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拖延症?
你有 拖延症 麼?
茫然、思維混亂、態度模糊…… 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應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為什麼做這些事情,都是造成他拖延和缺乏積極態度的主要因素。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想要什麼非常明確,他會更清楚地知道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會更容易克服拖延的弊病,實現目標。
研究表明:大約只有3 %的成年人擁有明確的目標,並把目標用書面化的方式記錄下來。但在受教育程度和能力相等的條件下,那些寫下自己目標的人,比沒有寫下自己目標的人的成就高出5 ~10 倍。如何告別拖延症?也許你需要先從實現自己的目標入手。
017 步走制定明確的目標
1 、明確你究竟想要什麼。
你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也可以和你的老闆坐下來,就你為自己設定的目標進行討論,直到你徹底弄清楚自己應該做些什麼,應該按照什麼順序來做這些事情為止。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很多人都在日復一日地做著那些毫無價值的工作,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就此與他們的上司進行過認真地探討。
最糟糕的利用時間的情形之一,是把根本不需要做的事情做得很完美。史蒂芬· 柯維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在你開始攀登成功的階梯之前,首先要確定你的梯子沒有搭錯地方。”
2 、把你的目標寫下來。
也就是,將你的想法付諸筆端。
一方面,當你把目標寫在紙上以後,你為自己制定的目標就清晰化、具體化了。你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另一方面,如果一個目標沒有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那麼它就只是一個願望和一個空想,沒有任何生命力。沒有以書面形式記錄的目標將導致模糊、混亂、毫無方向,還會引發數不清的錯誤。
3 、為你的目標設定一個完成的最後期限。
在必要的情況下,設定出子目標的期限。一個目標或者決定如果沒有應該完成的最後期限,就沒有緊迫性,沒有真正的起點和終點。
如果沒有一個最後期限,以及相應的應該完成的任務,你做起事情來就會不由自主地拖延,工作效率自然也就非常低下。
4 、為了實現目標,把你所能想到的、所有要完成的事項都列在一個清單上。
只要你一想起新的活動,就新增到清單上。然後不斷地完善你的清單,直到把所有事項羅列完整為止。這樣的一份清單能夠將你的目標和任務具象化。
它為你提供了一條行動的軌跡。這會有效地增大你完成目標的可能性,因為你已經在日程表上規定了每一步的行動。
5 、進一步梳理整個清單,使之成為一份計劃。
根據優先順序順序來整理計劃。請你花一點時間,決定什麼事情要放在其他事情之前做,什麼事情應該先做,什麼事情可以往後放。
6 、根據計劃馬上採取行動。
你應該馬上做點什麼事情,做什麼都行。即使這個計劃平淡無奇,只要你充滿激情地按照計劃執行,就好過制訂一份出色的計劃,卻無任何行動。不論你想達到怎樣的成功,執行力都是一切。
7 、每天解決一部分問題,向前推進主要目標的實現。
你需要在每日行動表中列出一天的活動。
比如,針對某個關鍵性的主題,你來決定每天讀幾頁文章;也可以是你每天拜訪一定數量的現有的或潛在的客戶;也可以是每天做指定強度的體能訓練;還可以是背誦一定數量的新單詞。無論做什麼,你都不會荒廢每天的時光。
日復一日地行動、向前推進。你一旦開始行動,就要持續地行動,不能在中途停下來。一旦做出決定,就要在目標的實現過程中形成自律,這樣可以顯著地提升你達成目標的速度,成倍地提升你的個人生產力。
02 書面目標的魔力
明確的書面目標對你的思想有不可思議的影響力。
它能激勵你不斷地採取行動,它能像其他要素那樣,激發你的創造力,釋放你的能量,幫助你克服拖延症。
目標是“ 成就” 這座大熔爐中的燃料。你的目標越長遠、越明確,在你越來越接近目標的時候你會愈發充滿激情。你對自己的目標思考得越嚴密,實現目標的內在動力和慾望就越強烈。
每一天,你都要反覆思考並檢查你制定的這些目標。每天早晨,從當下最有助於實現你最重要目標的最重要的任務開始工作。
現在就拿出一張紙來,列出你明年最想實現的10 個目標。在寫下這些目標的時候,設想著明年已經過去,這些目標已經實現。
用第一人稱、現在時、積極的語氣來寫,這樣,這些目標就能立即進入你的潛意識。例如,你可能會寫,“ 我每年賺X 美元” ,“ 我的體重X 磅” ,或者“ 我開哪個品牌/ 哪一款車” 。
然後,檢查你前面列出的10 個目標,並從中挑出一個,設想一下如果這個目標實現了,就會對你的生活產生最大程度的積極影響。
無論這個目標是什麼,都把它寫在另外一張紙上,給這個目標設定一個實現的最後期限,然後制訂一份計劃,並針對計劃採取相應的行動,而且堅持每天都做一些有助於你實現這一計劃的事情。堅持去做,這項練習會改變你的生活。
03 分解一系列行為
你一定聽說過一個古老的問題,“ 怎樣才能吃掉一頭大象?” 答案是,“ 一口一口地吃!”
同樣道理,你怎樣才能吃掉你那隻最大、最醜陋的青蛙?當然是用同樣的辦法。也就是說,把我們要做的事情逐步分解為一系列的行動,然後從第一步開始著手做。
你在腦海中思考如何行動,制訂出計劃並做出決定,是你克服拖延症、提高生產力的最有效的手段。
在採取行動之前制訂計劃的能力,是你衡量自身綜合能力的一個基本標準。計劃制訂得越周密,你就越容易克服拖延症、迅速行動、吃掉青蛙,並能不間斷地保持行動的狀態。
1 、提高回報率
你工作的首要目標,應該是儘可能從你的腦力、體力和感情投資中獲得最高的回報。
據觀察,每拿出一分鐘制訂計劃,在行動時將會節省出相當於制訂計劃10 倍的時間。所以,每天你只要拿出10 ~12 分鐘來制訂計劃,就能節省出將近兩小時的時間(約為100 ~120 分鐘)。
只需要一張紙和一支筆,你就能完成計劃的制訂。不管你是藉助最先進的掌上電腦、最複雜的電腦程式,還是藉助時間管理器來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在開始工作之前先坐下來,把你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逐條寫出來。
2 、每天節省出兩小時
無論你準備做什麼,都應該先列出一份清單。
每次想到什麼新的事項,在開始做之前都先把它加在清單上。如果你一直堅持先列出清單再開始工作,那麼,從一開始你的生產力就能提高25 %,相當於每天節省出兩小時。
當前一天的工作結束以後,要開始制訂第二天的計劃。把尚未完成的事項、需要在第二天完成的事項,都寫在第二天的計劃上。
在制訂必須完成的工作計劃上,你提前花費的時間越多,你的工作效率、工作的有效性就越高。
3 、目標不同,計劃不同
你需要針對不同的目標制訂不同的計劃。首先,你必須擬訂一份總計劃,在這份計劃上,你把能想到的、未來能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寫下來。
在這份總計劃上,你要寫下腦海中想到的所有任務以及相應的職責。之後你可以對計劃中的事項做進一步整理。
其次,你應該在每個月月末,為下一個月要做的工作制訂一份每月計劃。其中的某些事項可以是從總計劃上分解到這裡的。
再次,在每週工作開始前,你要提前制訂一份每週計劃,來計劃一週的工作。每週計劃是基於你對整週工作的統籌而制訂的。
這種系統化的時間安排訓練對工作非常有幫助。許多人告訴我,他們每個週末結束前,都會花費一兩個小時來做一下未來一週的工作計劃,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最後,你應當把每月計劃和每週計劃上列出的事項分配到每日計劃上,在每日計劃上寫出你在第二天需要完成的所有工作。
當你在白天工作的時候,每完成一項工作,就把那些已經完成的事項從每日計劃上勾掉。這樣你每天的計劃完成情況就清晰可見了。
這能讓你產生成功的喜悅,並激發你前進的動力。當你看到清單的執行情況,發現自己在不斷地取得進步,這會激發你的自信和自尊。持續、可見的進步能夠促使你不斷進步、克服拖延症。
4 、為專案制訂一份計劃
不論你要完成什麼專案,都應該在行動之前先制訂一份計劃,在這份計劃上把你要完成的工作、所需要執行的每一步工作都寫下來,然後根據它們的重要程度安排先後順序。
你可以把這份計劃寫在一張紙上,放在自己面前,也可以輸入電腦,這樣能方便你隨時看到。接下來,就要按照計劃一步步地執行。每次都按照這種方法來工作,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的生產力將有大幅度的提高。
個人高效能工作的最重要的法則之一是10/90 法則,即整個工作的前10 %的時間用於制訂計劃、組織工作,那麼在實際完成工作的過程中將節約90 %的時間。
當你按照擬定的計劃安排工作時,你會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是,你的自信心也越來越強。你會慢慢發現,生活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久而久之,你就會不自然地想要做更多的事情。你對工作的思考會越來越完善,也越來越有創造力,你會有更深刻的洞察力,從而能夠更迅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