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錄播課將回歸主流學習場景?
【編者按】回顧2018年教育行業的發展情況,多數人認為在2019年,教育行業各個賽道都將面臨著一場全新的升級。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了教育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和十大戰略部署,也預示著2019年教育行業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本文分別詳細分析了混合式學習、To B模式、錄播課、智慧教育四大方面在2019年的發展趨勢和前景,為2019年教育行業的發展帶來一些思考。
本文首發於“ 資料貓的教育圈”,經億歐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混合式學習正在成為主流的學習方式
進入2019年,在中國開設新的線下教育輔導機構,如果沒有配置線上教學系統、線上輔助學習系統,無疑這個機構的起點就已經落後了。
歷經了2013年-2018年,整整5年的發展,如今的網際網路+教育企業已逐步成為傳統教育企業了。 線下融合線上的過程,由於歷史積澱的原因,現在看要遠遠快於線上融合線下的速度。
更為有趣的一個現象是,原來斷言教育企業不能既做好內容,又做好技術的定律,似乎正在被打破,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中國最大兩家教育輔導機構之一:好未來,依託於真實的教育場景需求,正在快速運用新科技,並將之發展為教育技術和教育產品,而這個開發速度似乎正在超越純粹的教育技術公司。
目前,在中國,以雙師教學為代表的混合式教學方式已經從體制外的培訓機構蔓延到體制內的全日制學校。截至到2018年12月,一家名叫“微語言”的中外雙師機構其課程已經覆蓋了中國2000家全日制學校的主課和300多家較大規模的校外輔導機構。
我們強調的混合式教學不僅僅是在課堂上,也包括了課後的持續性學習和複習,包括作業系統、訓練系統等,這些產品涵蓋了教學之外的測、評、練、研。
混合式教學包含了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混合,直播課程和錄播課程的混合,教學與研、測、評、練體系的混合,這三種混合是新科技通過帶給學生學習模式、學習場景升級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
教育行業To B模式將漸漸成為燃點
B端是教育核心環節,為To C模式開啟空間。從商業模式來看,To B模式天生具有可複製性強,盈利模式更易成熟等特點,從而能夠在線上教育領域迅速普及。
從行業來看,教育的義務性和強制性特點,使得教師和學校成為教育不可或缺的兩大關鍵環節;高度完備的組織性確立了龐大的教育體系,學校和培訓機構是線上教育不容忽視的核心場景,B端市場將成為業務發展的重要切入口,藉助於學校的渠道推廣和To B業務的資料積累,將為C端業務開啟成長空間。
在中國的全日制學校裡,教育資訊化1.0已經啟動了十幾個年頭,數字校園已具備規模,中國校園的硬體裝置和網路環境足以撐起中國校園的遠端教學。以教學為核心的測評練線上教育生態圈逐步覆蓋到每個家庭,深入到每個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國數字校園市場僅教育資訊化的政府投入在2020年達到5160億元,產業已經步入快速發展的階段。而教育資訊化2.0時代將重點在數字校園教學內容的建設上,讓已經建好的硬體裝置和網路真的應用起來,真的活起來,是校園資訊化建設接下來幾年的重點。一些教育內容服務商為學校提供的教師培訓課程和外教雙師課程正是中國教育資訊化2.0時代的主攻方向。
數字教育市場包括工具提供商和內容提供商。內容提供商的核心競爭力是積澱深厚的教育內容資源和渠道優勢。微語言在中國已經領先行業,發展路徑將是由To G向To B發展,之後向To C拓展,構建教育生態圈,多渠道實現盈利。
百度教育顯示,中國體制外的教育培訓機構市場規模為8700億元。體制外的教育培訓機構缺少優質的教學內容,教育內容服務商的存在解決了他們的問題。
錄播與教輔將在升級後迴歸主流學習場景
在2013年,也就是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的元年,直播課程漸漸成為主流,錄播課程日益沒落。而在千人以上的大班直播課、幾人的小班強互動課、一對一的直播課分別盛行若干年後,直播課的缺點也日益顯現。
錄播課程的復活是在直播課充分發揮優勢之後,為彌補其不足而必然存在的一種課程模式。與既往的錄播課程不同,這次復活的錄播課程是真正鮮活有吸引力的錄播課程,是被直播課啟用的錄播課。是混合式課程有機的一部分。
這個錄播課程不再是僵化、呆板、無趣的錄播課,是為了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而存在的活的課程,甚至可以做成是假直播課程。
中國的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這些都是被直播課程激活了的錄播課程和教輔的價值與作用所在。
在混合式教學的場景下,錄播與教輔是學習者不可或缺的一環,而且是比較常用的學習場景,因而在直播課程充分發展的幾年後,錄播課程和教輔產品迴歸到主流學習場景也是一個必然。
現在的錄播課程和教輔產品是昇華之後凝聚了更多新教育思想和融合了更多教育技術的新一代教育產品。
一些教育內容提供商在做好雙師班課、大型直播班課、一對多屏小班課、一對一VIP課程的同時,正在運營新技術打造自己的錄播課程和全方位創新的教輔產品。
人類的智慧學習方式已走進生活,初具雛形
大資料是實現人工智慧的前提條件之一,在中國高喊大資料時代五六年之後,人工智慧必然取代大資料成為行業流行語。
2018年,中國的教育企業在對AI的佈局上可謂熱火朝天,按照教育流程劃分,AI已經滲透到了教研、教學、練習、測評以及教育管理五個環節中。並且在2018年諸多教育行業峰會中,AI+教育也是最為火熱的話題。
如果說2016-2017年,AI在教育領域還大多是一種喧鬧或一種融資的噱頭,那2018年各個企業真的實打實地將AI真正應用到教育各個環節。因此有業界人士稱, 2018年是人工智慧教育元年,人工智慧和相關學科課程已逐步成為中小學必備的核心素養提升課程。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9月27日,英語流利說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作為國內一家以人工智慧驅動的教育科技公司,其致力於用AI技術和大資料提升學習效率,實現教育的個性化和公平性。由此流利說的上市,也被稱為AI教育的第一股。
雖然主打AI教育的流利說近幾年的業績並不樂觀,虧損上市,但能夠成功上市,還是可以看到資本看好線上教育是看到了教育資料化、智慧化的發展方向。
一些教育內容服務商目前在人工智慧教育方面正在開展積極探索,未來在降低人工成本、口語評練環節會有大量人工智慧要素的應用。
總結
2018年,中國的教育部針對多個細分領域出臺諸多政策,對這些領域提出更明確更高的要求,讓一些教育企業處於陣痛期,但也讓中國的教育行業的從業者從此走上了正軌,也預示著中國未來的教育行業會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 2019年,中國的教育服務行業將會變得越來越規範化和可預測,會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那些始終遵循規則的企業,比如新東方、樸新則將是教育行業規範化的受益企業之一。
相關推薦:
本文已標註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