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毛邊如何去掉?
密封圈的毛刺也叫做修邊,修邊是橡膠製品生產過程中的一個常見工序。修邊方法有:手工修邊法、磨削法、切削法、冷凍修邊法、無飛邊模具成型法等。各生產廠家可根據製品的質量要求和自身的生產條件來選用合適的修邊方法。
一、人工修邊:手工修邊是一種古老的修邊方法。
二、機械衝切修邊憑藉壓力機械和沖模、衝刀,去掉製品的膠邊。
三、冷凍修邊機裝置,其原理是採用液氮(LN2)使成品的毛邊在低溫下變脆,使用特定的冷凍粒子(彈丸)去擊打毛邊,以迅速去除毛邊。
四、採用無飛邊模具進行生產,修邊工作變得簡單而輕鬆(飛邊一撕即掉,故這種模具也叫撕邊模)
橡膠件生產就是這樣,在生產前計算好材料放入模具,然後合模生產產品。因為要保證料足夠不致有注不滿情況,所以放入的材料會稍多一些,所以有飛邊產生。現行工藝基本是後續修飛邊。因為橡膠材料較輕,不能像塑料件一樣先合模後注射(材料輕螺桿無法絞入)。飛邊情況現在無法解決,現在後續修飛邊工藝大多數還比較原始,如果能夠在這方面改進一步的話,還是可以佔據一定優勢的!
目前所有的橡膠廠都純在毛刺問題,客戶是絕對不可能接受帶毛刺,飛邊的產品。所以密封圈類的橡膠產品對於外觀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
還好現在有了視覺檢測裝置,對於橡膠產品的毛刺、缺陷等外觀問題可以快速檢測並區分開來,介紹了工廠大量的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