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世界等來一個大女主時代
李彥巨集和馬東敏在百度年會,圖/網路
文 | 白羽訪談
01
3月8日的前一天,北京百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資訊變更,李彥巨集卸任董事,馬東敏、王海峰成為新任董事。
有媒體將“馬東敏”寫成“馬冬梅”,圍觀群眾鬧哄哄笑了一通,然後散去,但對於一直關注百度的人來說,馬東敏這個名字,遠比馬冬梅要有力的多。
如果形容地更細緻一點,馬東敏,《百度女子圖鑑》的女主角,這部大女主戲會不會更吸引人一些?
馬東敏符合人們對獨立、高知女性的所有想象。
出身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9歲畢業出國,被譽為紐約留學生圈裡的“公主”。
在留學生聚會上相遇後,李彥巨集發起迅猛的求愛攻勢,隨後閃婚。沒有教堂,也沒有婚宴,只是簡單找了法官進行公證。馬東敏身著粉紅紗裙,李彥巨集套著舊西裝,兩人都沒覺得沒什麼問題,只是馬東敏父親在看到寄來的照片時不住搖頭:“太寒酸了”。
在矽谷,李彥巨集擔任工程師,過著標準中產階級的生活,有房有車還帶一個小花園,“覺得種種花草也挺開心”。有天李彥巨集下班回家,發現他種的蔬菜被連根拔起,而工人們在給花園鋪上草皮。
李彥巨集十分憤怒,馬東敏對他說:“我不毀掉菜地,菜地就會毀掉我的丈夫。 你是世界頂尖的IT專家,我不能讓你成為一個加利福尼亞的農夫。 ”
李彥巨集轉身投了辭呈,回國創業。
李彥巨集溫潤儒雅,而馬東敏絕對理性,也絕對強勢。
2001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百度由於費用問題與各大門戶“決裂”,陷入困境。李彥巨集無力承受的時候撥通了越洋電話,第二天,馬東敏就坐上了回國的飛機。同年, 馬東敏提出“競價排名”幫助百度在當年盈利1000萬美元,完全逆轉了之前的頹勢。
李彥巨集也說,“我本質上並不是一個喜歡冒險開拓的人,而我的妻子是。 在百度的冒險創業歷程中,每一步都是她推著我向前走的。 ”
2005年8月5日,百度登陸納斯達克。這也是馬東敏拉著李彥巨集拜訪華爾街專家,推動他做的決定。
在曼哈頓的上市晚宴上,李彥巨集溫情地把馬東敏攬到前排,舉起酒杯說:“ 百度精神裡有一種勇氣,而我的妻子馬東敏博士,則是這勇氣的來源。 ”
“ 她總能在關鍵時刻,冷靜的提出最勇敢的建議。 事實證明,她的那些充滿東方智慧的建議,將我引上了正確的道路。”
2007年之前,馬東敏曾在百度工作,之後由於身體和家庭的原因離開了百度。2012年起,馬東敏開始了4年Family Office的組建投資工作,這段特殊經歷使她更深刻地認識百度。
馬東敏一離開,就是移動網際網路的黃金十年。2017年,馬東敏迴歸百度,擔任李彥巨集特別助理。迴歸後的第一個總監會上,馬東敏介紹自己時說:“大家都叫我Melissa,Robin21年的lifecompanion,16年的事業夥伴,喜歡直接坦誠地分析溝通,喜歡建立流程機制,喜歡timeline和deadline。”
在外界看來,馬東敏是“皇后”的角色,但如果嚴格來說, 馬東敏算的上是百度的另一個“王” 。
媒體早就算過,馬東敏在百度的168萬股B類股,持股比例為4.8%,投票權為15.95%。加之2005年百度年報披露的資訊:李彥巨集已經宣佈對馬東敏持股部分放棄擁有權。換言之,馬東敏名下的168萬股B類股,李彥巨集沒有權益。
另外,如果沒有其他特殊協議,而且李彥巨集沒有通過離岸公司持股將自己名下的股權放在離岸家族信託之中,他所持有的549萬股B類股,馬東敏是有權益的。如果能分割一半,百度易主的可能性極高。
2012年有網友在微博爆料:“中國首富百度CEO李彥巨集與16年原配馬東敏離婚!”隨後的兩天,百度在納斯達克的股價連續暴跌,總跌幅超過10%,跌破100美金。
(資料來源:獵雲網,投資方標註為“百度”、“百度公司”的可以理解為百度戰投的投資。圖源網路)
在馬東敏入主百度投資部之前,百度的戰略投資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都被騰訊和阿里吊打,深受“拖沓、保守”的詬病。這是由於百度投資的決策高度集中於李彥巨集,而他本人謹慎、猶豫的性格直接拖慢了整體佈局,導致百度錯過了多個賽場入場的最佳時機。
而 馬東敏是一個快速、精明的執行人 。她不像李彥巨集習慣隱藏在談判背後,而更喜歡親自深入一線,主動發起攻勢,快速推動專案程序。
在她迴歸的一年,百度重新梳理了戰略、組織和業務。戰略上舍棄O2O業務,擁抱AI 與移動網際網路;組織上裁撤醫療事業部、砍掉百度外賣;業務上分拆百度金融、百度國際部分業務。
改革與馬東敏砍掉看不到前景業務的思路不謀而合。陸奇是主要操刀者,而馬東敏是背後支持者。
(百度近幾年市值變化圖。圖源網路)
而這一年,百度下跌的市值也回來了,幾乎可以與2014年的股價高峰相媲美。
馬東敏之於百度投資,是一個家長式的人物,類似蔡崇信之於阿里,劉熾平之於騰訊。百度投資甚至百度,漸漸沾染上的也是馬東敏的氣質:殺伐果斷。
權力更迭的故事總是散發著迷人的味道。從留學圈“公主”,到李彥巨集的“勇氣來源”,再到百度投資真正的家長,馬東敏被視為扭轉百度最大的希望,也被外界視為百度“宮鬥”八卦的核心。
不管如何,如今她的名字真正署上百度投資董事的職位,也預示了百度的另一位“王”,馬東敏,在她49歲生日到來之前,向前走了一步。
02

俞渝,噹噹網聯合創始人,現為噹噹網董事長兼CEO,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只有在給李國慶“擦屁股”時,人們才會談起俞渝。
噹噹的CEO,俞渝的丈夫,適宜的公眾人物,這三個角色,李國慶都沒做好。
2月20日上午。李國慶在其個人微博上釋出一封公開信,宣佈出走噹噹,開辦書友會,投身區塊鏈。
隨後,噹噹官網釋出公告,以人事調整的形式宣告李國慶離職。公告稱,李國慶自2019年1月開始不再擔任噹噹網任何職務,但仍為公司股東。新CEO由董事長俞渝兼任,公司日常管理決策由她帶領公司高層完成。
嘲諷聲一片。有人說:“一定意義上,李國慶創造了一個歷史,他是 我國網際網路史上第一個被官宣出局的創始人。 ”
這次官宣,也讓那個所有人意識到: 俞渝,從來不是站在李國慶身後的女人,而是曾與他攜手並肩的“噹噹幕後操盤手”,也是能夠一腳把丈夫踢出局的妻子。
俞渝當年 “華爾街之狼” 的稱號誠不我欺。二十歲剛出頭,就辭掉合資企業的工作,退還公司分配的兩居室,選擇去美國留學。
在紐約大學MBA畢業後,碰上美國經濟大蕭條,俞渝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創業,為公司提供金融諮詢。
每天工作15個小時,一年365天,在酒店裡住了250多天。俞渝的三十歲,就已經代表中國有色、中國科學院三環,收購了美國通用汽車的子公司MQ。 一分錢沒花,空手獲利1.38億美元。
1996年,俞渝在想結婚的時候,遇到了在中關村做著圖書和雜誌出發和發行的李國慶。兩人閃婚回國,噹噹應運而生。
俞渝恰恰是為噹噹注入第一股血的人,李國慶說做網上書店需要300萬美元,俞渝便輾轉融了620萬美元。
在最初的分工中,李國慶負責日常事務,俞渝則負責擅長的投融資。21世紀初,納斯達克暴跌,網際網路寒潮襲來。噹噹創業的第二年,中國大批網際網路公司倒下了,但俞渝早已預備好一筆資金,幫助噹噹熬過了冬天。
僅用6年時間,銷售額便突破4.4億, 2010年,噹噹就登入了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為了中國B2C網上業務第一股。
噹噹的上市晚宴上,李國慶的初戀女友出現,並獲得了當當的親友股,而這一提議來自俞渝:“國慶的前女友是一個非常聰明也非常出色的女孩,曾跟國慶一起創業,也應該分享一點噹噹網的成功”。
俞渝在採訪中說自己是個理性的人,做事按照“程式化”既定方法走,而李國慶感性,但是兩人性格都極度強勢,兩個老闆又在會議室吵架,這是噹噹員工必備的茶水間話題。
李國慶開通微博後,彷佛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一言一行皆足以成為中國企業家的反例:剖白初戀情史、痛斥投資人、舌戰“大摩女”、與競爭對手公開叫戰。直到三月前,還不忘在微博上力挺劉強東的“婚外性行為”。
一次次的罵戰下來,李國慶的公眾形象跌落塵間,而俞渝的商業形象立了起來。 她被認為隱忍剋制卻堅決有勇氣。
李國慶和俞渝的好友洪晃曾經說過:“俞渝就是個沒有自我的女人”。但俞渝對此不以為意。在更多有關餘渝的報道里,她被形容成 “推土機一樣的女人”。幹練、強勢、“一個手勢或做個什麼事,就能把大事給辦了”的人。
為此有人戲稱,噹噹口號“敢做敢當當”, “做”的人是李國慶,“當”的人是俞渝。
李國慶在商業決策上的判斷力也令人生疑。2013年,百度計劃入股噹噹,李彥巨集帶著高管去噹噹談合作,但最終在佔股比例以及交易價格上沒談攏,入股計劃失敗。
2014年,騰訊提出要入股噹噹,希望佔股33%,但是李國慶的底線是最多交出25%的股權,嘴也沒閒著,還罵一句騰訊是趁火打劫。結果騰訊轉頭就找了李國慶口中的“傻大黑粗”劉強東,京東成了騰訊的“親兒子”,噹噹就這樣錯失良機,成為網際網路棄子。
俞渝出身華爾街,看到資本就興奮,但是李國慶性格中卻又著濃重的小農意識。 俞渝多次想要賣掉噹噹,她覺得即使是他們夫妻創造了當當,但也沒必要刻上他們的名字。 但李國慶並不願意。
2018年4月11日,海航科技釋出併購重組預案,擬作價75億元收購噹噹網。李國慶終於認清了現實,放下身段,套現走人。結果因為海航自身架構調整,而遺憾收場。進退維谷的李國慶,處境十分尷尬。
早年俞渝在採訪裡說,願意做李國慶背後的幫助者,後來,她在中國商界木蘭年會上發表演講:“ 假如我有選擇,絕不會和我的老公一起創業。 ”
如今,噹噹沒有了李國慶,真正進入了“俞渝時代”。而俞渝本人,終於可以由她自己來定義了。
03
和馬東敏、俞渝這樣的習慣站在丈夫身後的“傲骨賢妻”不同,大洋彼岸的瑪麗莎·梅耶爾活得要炫目的多。
45歲的瑪麗莎·梅耶爾曾是Google公司最有權勢的女人。
瑪麗莎·梅耶爾,圖/視覺中國
她是谷歌的第一名女性開發者、也是谷歌的第20號員工,金髮碧眼,笑容迷人,是公認的矽谷第一美女。有傳言稱,老闆佩奇都拜倒她的魅力之下。
她是美國電視新聞節目和脫口秀節目中的常客,也是《商業週刊》、《財富》等眾多雜誌追捧的物件,她是舊金山社交界人氣最高的名媛, 曾被《新聞週刊》稱作“當代最有權力的女性之一”。
在男性統治的科技行業,她一個人佔據了所有的光芒。
(Google歷史上的首位女性工程師。圖源網路)
加盟Google初期,梅耶爾不但親自參與程式設計,還負責領導使用者介面和網頁伺服器的開發設計。梅耶爾從小就對時尚感興趣,她喜歡名牌奢侈品,有著非常優越的審美品味。
在她的主導下,Google搜尋主頁多年來一直堅持使用極簡的白色背景,而“GOOGLE”的各個字母則依次使用藍、紅、黃等粗體字。這種外觀設計很像梅耶爾童年時住過的房子,也像她在四季酒店第38層的高層公寓。
梅耶爾每星期程式設計超過100小時,每天只睡4小時,她把超乎常人的精力注入到谷歌的產品文化之中,她對每個頁面的佈局、色彩、畫素設計極為偏執,這 直接影響了谷歌相當長時間的產品設計理念。
(梅耶爾團隊設計出的Google面板。圖源網路)
她帶領團隊創造出近70種數字“面板”,使用者可以下載它們以對其iGoogle頁面背景進行個性化設計。
曾有媒體評論說,在Google的產品面前,梅耶爾是一個聰明、嚴謹、充滿野心甚至有點強迫症的女主管。著名的矽谷八卦部落格Valleywag甚至稱她為機器人。
在Google內部,她是“創意女王”,也因為作風強硬而被稱為“瑪麗莎生死牌”。
梅耶爾曾經同時負責20個專案,管理著數千名工程師,工作效率非常高。通常,每個技術團隊只有不超過10分鐘的時間展示自己的專案,在這期間,她神情專注,不接電話也不收電子郵件。
在與下屬的會議中,梅耶爾經常扮演熱心的審稿人和挑剔的藝術教師的雙重角色,毫不客氣地指出下屬的錯誤。梅耶爾講話速度極快,和團隊交流時張嘴就像機關槍,她善於用工程師那種“符號向”的語言來與人溝通而非慢條斯理地講道理。
( 梅耶爾夠美、夠時尚,但也是夠狠辣的“女魔頭”。圖源網路)
曾有媒體報道稱,有人認為她是Google有史以來最令人討厭的高管。
傲慢、高調、偏執,這在科技狂人的世界中,梅耶爾根本算不上異類,但是大眾媒體總是刻板地認為, 女性在職場上天生就應該是一個包容者,稜角分明的特質對於男性來說是領袖力的表現,而對於女性來說,是致命的弱點。
有媒體人曾經說過,自己這些年也曾看過梅耶爾溫柔的一面,但隨著媒體曝光率與日俱增,梅耶爾意識到了 並非所有人都喜歡她的強硬,從而刻意收斂鋒芒。
在矛盾不斷升級後,2012年,37歲的梅耶爾離開Google,隨後,高調出任了雅虎CEO,那一年,她還收穫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並且,在《福布斯》雜誌的“2012年全球權勢女性1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21。
梅耶爾接任雅虎時,雅虎因為頻繁換將而死氣沉沉,眾人都希望梅耶爾的到來能力挽狂瀾,上任之初,梅耶爾的員工支援率高達97%。
起初憑著梅耶爾的拼勁和公司全體上下正旺的士氣,雅虎在移動端、諮詢、電郵、照片分享應用上全面開花,加上梅耶爾成功遊說蘋果和微軟加入合作,這也一度令昔日的僱主谷歌引擎倍感壓力。
然而梅耶爾對雅虎的種種努力,只是外圍的修修補補,從未觸及深層,進行實質性的變革。花了五年時間,梅耶爾也沒能扭轉雅虎的頹勢,反倒被外界詬病為 “史上最大的水貨”。
(梅耶爾在任時所採取的一系列動作。圖源網路)
迫於投資人的壓力,2017年,Verizon公司宣佈結束對雅虎收購的交易,瑪麗莎·梅耶爾擔任雅虎CEO的時代也正式結束了。
“ 梅耶爾接下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你不能因為敢於冒險而批評別人。 ”科技行業觀察者薩佛認為外界對梅耶爾的嘲諷過於刻薄,這也體現出一種性別歧視。“矽谷對女性採用雙重標準。所以,人們究竟會將她視作失敗的冒險者還是失敗的女性呢?”
作為“全球最成功的女性之一”的謝麗爾·桑德伯格,為職場女性寫下了《向前一步》,立馬躍升為暢銷榜第一,也讓讓國內眾多讀者感慨: “原來美國也有職場性別歧視。”

梅耶爾挺著大肚子參加“財富論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梅耶爾擔任雅虎CEO 的五年中,生了3 個孩子。她以一種不可思議的節奏,把產假壓縮到兩個星期,快速恢復工作狀態。起初女性們都希望梅耶爾這樣的女性領導者,能夠減輕、甚至消除對僱傭孕期女性或者計劃懷孕女性的偏見,但是她們失望了,她們認為梅耶爾這樣的拼命彌補女性生理弱勢的行為,反而加劇了她們的困境。
以自由、平等為口號的網際網路世界,本質上依然是由男性主導的絕對男權社會。在回顧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史中,通篇也只有男性的名字。比爾·蓋茨的妻子梅琳達,喬布斯的妻子勞倫娜,都是非常優秀的女性, 她們的所有努力,都被一句“對丈夫一直默默堅持,陪伴丈夫度過低谷”輕輕帶過。
而馬東敏、俞渝、梅耶爾這樣的企業領導者,卻總是被外界妖魔化。 俞渝說過,世俗經常希望女人們是淑女,希望女人們溫良謙讓。但是如果要做成一番事業,女人們就要像男人般敢於冒險,寸步不讓,永遠進攻。
(2017年4月22日,環球職業女性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職業女性健康狀況白皮書》在上海舉行,表明職業女性七成多處於亞健康,亟待女性自身重視和社會關愛。)
研究表明,73%的單身女性進入到MBA的兩年前,都曾經避免過一些有助於她們職業發展的變動,因為她們擔心這些舉動會顯得“過於有野心,過於獨斷自信(assertive),過於執意強求(pushy)”。
太成功、太強勢、太有野心,這是男性身上領袖力的表現,而放在女性身上,是不能容忍其失敗的理由。
狹隘的現實中,我們渴望一個真正的大女主,能夠完成一場好萊塢式的女性成長曆程。但是所有女性不能真的只甘心成為一名觀眾。
圖為《東京女子圖鑑》經典臺詞
在日劇《東京女子圖鑑》中,女主綾的女上司,整日唸叨“1985年是日本僱傭平權法案通過的日子”,從此女性不再只配在公司端茶倒水。而現在,經過一代人的捨身忘死的平權奮鬥之後,如今的女孩們連工作都做不好,不願加班不願付出心力,只想找一個好的物件結婚。
最後,她對著綾說:“ 我們這一代受了多少苦才換來男女平等的,想要帶薪假之前先做好份內的事吧。”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訊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