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激勵怎麼做才好?這五種使用者激勵體系你應該瞭解

本文大概821字,讀完共需2分鐘。
目前常見的有:積分體系、成長體系,還會有 榮譽(勳章)體系;財富體系、社交體系 。
名稱很多,但這些都是外界硬加在一些產品功能上的名稱,不可盡信,建議基於目的及用法去了解這些概念。
接下來簡單說一下這些名稱(概念):
1、積分體系
就是使用積分獎勵使用者完成必要動作,終端使用者可以用積分兌換一定價值物品。
建立積分商城時要注意:1、積分對使用者而言是要有實質價值的,且價值是穩定可見的,2、不同難度的使用者行為需要設定不同大小的積分。
2、成長體系
成長體系會記錄和展現使用者使用App的使用頻次和使用深度,使用者留存越久,互動行為越多,使用者的等級就會越高。
成長體系通常依靠積分體系或底層分數邏輯去做逐層升級的,比如說100積分以內是級別一,101到200積分是級別二。而不同等級就對應不同的使用者特權。
3、榮譽(勳章)體系
使用者完成一定行為或使用某些功能達到一定頻次,即可獲得對應勳章,給到使用者榮譽感。
榮譽體系通常伴隨著成長體系出現,不過也可以獨立出現。(榮譽體系不過是成長體系在展現層的另一種形態,更常見於UGC、遊戲類、學習類App)
4、財富體系
即使用平臺虛擬貨幣刺激使用者產生特定行為的體系。
財富體系很容易和積分體系混淆,因為積分通常也充當虛擬貨幣使用,用於兌換積分商城商品。如需要嚴格區分兩者,財富體系區別於積分體系的一大特點,是財富體系的財富“可充值”“可消費”甚至“可提現”。
5、社交體系
社交體系可以被理解為通過一系列社交激勵 促進使用者返回App並完成相應行為,社交刺激可以是被點贊、被評論、被收藏、名詞排行等。
儘管我不認同社交體系屬於一種激勵體系,但無可否認的是,在目前社交App火爆,而工具類等App面臨低留存問題的情況下,社交確實是大家想要嘗試的出路,比如美圖開設社群板塊、求職類App也開設話題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