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行業變革的5個問答:如何建立競爭優勢?怎麼做才能有增長?
世界經理人專欄
本文首發自陳春花教授唯一官方微信公眾號:春暖花開(ID:CCH_chunnuanhuakai)
這個時代最大的一個難題就是:變化。變化讓大家無時無刻不在焦慮。但陳春花老師認為,這是最好的時代機遇,我們會遇到一個最佳的、企業創造價值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如果把企業家精神融合到企業創新的歷程當中,融合在國家大勢的發展之中,融合在面向技術、面向未來的努力當中,中國的企業一定會比前四十年更加能讓世界看得到它的創造和創新的能力。
然而,不少企業管理者在實際的經營管理中,總是遇見很多難題,困在裡面,不得其解。之所以會有各種各樣的困惑,很重要的原因是對管理理論沒有系統性的認知。知識的學習是有它自己的系統性的,陳春花老師建議大家展開系統學習,因為通過系統學習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以下圍繞五個方面展開:
1 今天的 競爭優勢
問:
企業競爭優勢有兩大派:一個產業基礎,一個資源基礎。在這個共生的時代,有什麼好的方式來建立、獲取我們的競爭優勢?
花老師:
不管是資源為基礎還是產業為基礎,在戰略上都要求你有一個東西叫做核心競爭力,你要麼就是獨佔資源,要麼就是在產業叢集當中達成最大的規模效應和最高的效率或者是領先的成本。我們現在遇到的難題是產業的邊界被打破了,所以用產業這個邏輯來尋求競爭優勢的基礎條件沒有。
現在的 第一個變化是那些打破邊界的企業很快形成新的優勢 。 第二個變化是資源全部在流動 ,之前的資源可以固化,土地是固化的,裝置是固化的,人甚至某種意義上也可以固化,但是 今天最重要的資源是資訊、資料、資本 ,這三個資源最大的特點是流動性,所以在戰略理論當中現在都在尋求新的理論出來。
在這個數字化的時代,不確定的時代,戰略最重要的方法是三個東西:
第一個就是 跨界 。 比如紡織行業,你要跟資料去跨界,你給人家的不是這件衣服做得多好,而是告訴別人說我擁有所有的版式。
第二個,我們要求你要賦新,就是重新賦予定義。舉例子,現在我們所有做餐飲的人,我們都認為堂食的客人在減少,那你就想辦法讓你堂食的店變成是可以做線上外賣,那當你堂食的店可以做線上外賣的時候,你就把這一間店給賦予新能力了。
第三個,如果你既不會跨界,也不會賦新,那你可以做一個東西,連線。你就儘可能想辦法跟別人連線,你如果能跟別人去連線的時候,你就找到新的戰略的機會,今天這個戰略的機會跟以前以資源和產業為基礎的戰略最大的區別是 空間變了 。以前是在資源的空間下選擇競爭優勢,或者是在產業的空間下選擇空間優勢,現在是這兩個空間都被打掉了,你就選新的,你的機會就來了。
2
傳統行業的挑戰
問:
建築行業正面臨一些挑戰,應該怎麼做才能有增長?
花老師:
工程建築這個行業挑戰最大的就是它算是一個產業鏈上的中間環節。任何一個在產業鏈中做中間環節的人都是很辛苦的,因為某種意義上來講你是屬於成本部分。
凡是在這樣領域當中中間這個環節的, 第一,它肯定是微利的 ,因為你不決定價值,你要用你的效率解決你的空間。 第二,做工程專案的人都必須要有規模 ,你用規模來解決這個空間的問題,你溝通的時候,就是不斷地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然後不斷地擴大集合規模,讓大家不要在中間損耗,把它的損耗減到最小,這個行業的價值就會非常好。
3 傳統行業的改革
問:
很多央企都面臨著混合制改革的問題,接下來的路程中它會面臨怎麼樣的挑戰?
花老師:
這個世界變得很不確定,當你看得不是很清楚的時候,我基本的建議都是 把現在的這個東西做好 。我有一句話其實是和農牧行業的人說的,農牧行業鏈條特別長,從買種子開始,最後送到消費者,就得靠天吃飯了。所以我當時到農業企業的時候,我跟他們說, 做好現在就是未來 。當你把今天做到最好的時候,其實未來基本上就清楚了。也就是說,只要你不確定的時候, 你把能確定的事情應對好了,你就一定能夠應對不確定。 我自己去管企業也是這個方法。
4 高壁壘行業的戰略
問:
製藥行業是一個很特殊的行業,高度管控,對智慧財產權高度依賴,壁壘又比較高,希望老師從組織結構上給一些建議或者指導。
花老師:
醫藥行業有一些很獨特的地方。第一,它是個剛需,可以抗週期。第二,它的價值部分,完全可以通過整個的價值鏈設定被保護下來。世界 500 強裡肯定會有藥企,這就意味著它其實是一個市場價值很穩定的領域。
但是這些限制條件和壁壘其實也是很大的挑戰。我個人覺得在藥企裡面幾件事情是比較重要:
第一是治療效果。
第二是憐憫之心,目前大家對醫藥這個行業是有意見的,而且這個誤解是極深極深的,就是大家沒有觸控到其善良和慈悲,我們自己要調整過來。
第三,其實是最難的一個地方,就是把這個行業的遊戲規格改了,戰略的一個概念是限制要素,我們一般把戰略的限制要素當做環境,你要做的就是保住你這家企業自己的特徵和價值, 從可發展的、機會的條件裡面去想,不在限制條件裡面去想。 你把那個找出來,可能就有機會。
5 強個體崛起下的組織
問:
現在出現一種現象,就是零工經濟。很多人工作之餘時間還做很多事情,甚至有的人不屬於任何一家公司了。未來的企業跟個體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花老師:
我還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介紹一下。我在廣東有一個學生,他形成了一個社群叫做自己顧自己,有六十萬群員,他們不屬於任何一個組織。所以你說的是對的,隨著個體的強大和技術讓你獲取各種成本很低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固化在一個組織裡。
因為:
第一,正式組織與健康個性是不協調的。所以今天所有的組織都得討論 幸福機制 ,因為個體的要求多了。
第二,如果你真的想要做成一個非常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的時候,你還真得集合智慧,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未來的組織挑戰真的就是,一個人他不屬於任何組織,你又怎麼去啟用他,所以我才不斷告訴你 員工邊界要開啟,把不屬於你的人放在你的組織目標裡 ,雖然這個人不屬於你,但是他會跟你實現你的組織目標,你就完成任務了。這是接下來組織的一個很重要的形態或者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