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為Mate X比三星Fold晚三天,但更火?
有人說2019年是摺疊屏元年,此話不假。柔性屏方面,三星、華為已經發布了2款摺疊屏,據稱將會在4月左右實現量產,華為則給了一個模糊的時間,喜歡這款摺疊屏Mate X的朋友要大概把17500人民幣捂熱乎到2019年盛夏,至於到底會有多少人為這臺極具科技先鋒意義的昂貴移動裝置買單,恐怕不是大部分吃瓜群眾該瞭解的事情。

或許我們更該想想,為什麼同樣是趕在3月前後釋出,正式曝光時間只差了三天,後釋出的華為Mate X會比現釋出的三星Galaxy Fold聚集更多的鎂光燈。無論消費者還是媒體,幾乎都在華為Mate X釋出後發出了讚歎之情,果然符合“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的規律,這次三星的確是沒能做得更好。

業界大咖已經從技術和配置角度分析了許多,我就不再贅述,我只說說華為Mate X在設計理念上有哪些超過了三星。首先是人氣,不止從何時起,三星手機越來越貼近“高大上”而不是“與使用者更親近”,似乎在逐級提高的配置和功能之後總有一顆高傲的情緒在作怪。系統互動方面,甚至售後服務方面,在國人屢次被三星diss,經歷過Boom事件,又在這兩年國產機迅猛成長之後,三星在國內的角色似乎越來越邊緣化。2018年蘋果和三星新機在同一時段釋出,蘋果在國內媒體上的曝光量遠遠高過三星,再看看京東天貓上的銷量,三星更是尷尬。不排除三星忠粉始終能感受到三星旗艦的香,但普通大眾確實與三星越來越遠。

其次是工業設計方面的理解,這一波折疊屏之戰三星大概就輸在沒能想清楚消費會最先被摺疊屏的何種屬性打動——它首先的是一部看起來就超級牛的手機,然後展開之後更驚豔。三星螢幕、做工也是當今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雖然國內市場萎縮,但三星在全球賺的錢依然無敵手)但這次摺疊起來的手機造型彷彿退回到好幾年前,又厚又醜,失去了第一眼的驚豔,開啟手機時有平板三攝,也會讓人感到有些落差,相比之下,華為Mate X的香氣撲鼻是自然的。我不是說高階消費只看這種外觀差異,但僅就宣傳效果而言,哪怕是PPT手機(畢竟二者距離正式量產還有一段時間),華為也算是幹翻了三星。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