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欺獵物160萬+,同盾科技、猛獁等詐欺獵人們的反擊戰
由中國網際網路網路資訊中心2月28日釋出的資料可知,截至去年年底,我國網民數量規模達到8.29億,手機網民數量規模為8.17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高達59.6%。
以此為前提帶來了不少事件,好的一方面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大的升級,實現了“地球村”,實現了“人在家中坐,可知天下事”等。壞的一方面則是,網際網路的普及也給一些不良分子提供了更為便利的牟利渠道。
根據南都大資料研究院等機構聯合釋出的《2018年網路黑灰產治理研究報告》估算資料可知,2017年,中國網路黑灰產規模已經達到千億級別的高度。在2017年因為垃圾簡訊、詐騙資訊和個人資訊洩露等造成的經濟損失就已經達到915億元左右。而網路詐欺犯數量規模遠超160萬,其中電信欺詐案更是以每年20%到30%的高速在不斷往上漲。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方面的技術都有了很好的突破。但凡事都具有兩面性,有些東西,有些人是用在正途上,可造福不少人,而有些人則是用在歧途上,損害不少人的利益。現在市場上網路黑灰產的泛濫就是最好的證明。為了對抗這些網路詐騙,市場上出現如同盾科技、猛獁反欺詐、數美科技、FireRadar(金火眼)等相關反詐欺企業。
“欺詐獵人”一號:“德藝雙馨”的同盾科技
今年1月30日,北京衛視以及愛奇藝、騰訊、芒果TV等視訊平臺開播了一部名為《天下無詐》的防電信詐騙電視劇。縱觀近年來,類似這種反詐欺的電影、電視並不少,如此前的《毛騙》、《反詐風暴之貓鼠遊戲》、《鉅額來電》等等。影視圈中,這類題材的影視劇越來越多,間接說明了網路欺詐已經成為全民關注的問題,也說明了,網路黑灰產規模在不斷擴大。
不過有句話說的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網路欺詐風險越來越高、規模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中國一些大資料欺詐企業也在逐漸興起,反欺詐陣營也越來越大。而同盾科技可以算得上是反欺詐陣營中的一員大將。
同盾科技創立的時間也相對要早一些,在2013年10月份的時候就已經創立了,至今已有近6年的歷史。在這段時間裡,同盾科技憑藉著對市場的瞭解以及強悍的技術能力,順利完成多輪融資,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力。
據瞭解,2013年11月,同盾科技獲得了IDG資本、華創資本領投的1000萬元A輪融資;2014年8月,完成了1000萬美元A+輪融資;2015年5月,企業完成了3200萬美元的B輪融資;2016年4月,企業完成了3200萬美元的B+輪融資;2017年10月,企業完成了7289萬美元的C輪融資……資本市場對同盾科技的看好,讓同盾科技有足夠的資金去加強產品與服務能力,進一步強化企業市場競爭力。
在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技術的支援下,同盾科技在稽核和決策等方面上的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市場在看到同盾科技的能力之後,便開始主動搭上同盾科技這條線。根據官方披露資料可知,如今,在我國市場上同盾科技為7000多家機構提供決策分析產品和服務。還有就是同盾科技監測著100多萬個網路欺詐團伙,能及時提醒各家機構。這也為同盾科技帶來不少“路人緣”,給企業帶來不小潛在使用者。
此外,同盾科技提出了“跨行業聯防聯控”。也就是說,在技術的加持下,同盾科技對全網進行了梳理,收集金融、電商與支付等行業黑名單資料,並建立詐欺資訊庫,為各機構帶起更為全面的反欺詐服務。這種黑名單共享的模式能更有效地將網路欺詐團伙攔在門外。
“欺詐獵人”二號:直面出擊的猛獁反欺詐
猛獁反欺詐成立於2014年11月,比同盾科技晚“出生”一年。雖說其出現在市場上的時間還不到5年,但通過不斷升級自身與對各個行業的深入分析瞭解,猛獁反欺詐在反欺詐這條道路上也有不少作為。
時勢造英雄,在網路欺詐頻出的情況下,市場上出現了一些與之相對立的反欺詐企業機構,這些反欺詐企業機構一經出現便備受市場關注,條件好一些的更是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就如同猛獁科技,其在2015年1月份的時候便完成了天使輪融資;在2016年1月份,獲得了由祥峰資本投資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2017年3月,猛獁反欺詐獲得了由DCM領投的5000萬元A+輪融資。
在資本的助力下,猛獁反欺詐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戰鬥力,有更多能力去服務更多客戶。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猛獁反欺詐為超過300家企業機構提供反欺詐服務,服務物件有交通銀行、恆豐銀行、中國銀聯、薩摩耶金融和眾安科技等。
猛獁反欺詐副總裁劉剛曾說過:反欺詐市場的繁榮,並不是因為技術突飛猛進了,是市場需求爆發了。但結合市場發展情況來看,這句話或許改為“反欺詐市場的繁榮,除了因為技術突飛猛進之外,更重要的是市場需求爆發了”會更好一些。
說到猛獁反欺詐,必然要說到人工智慧,因為這是一家AI反欺詐企業。與傳統的資料反欺詐不同的是,猛獁反欺詐在反欺詐技術和系統方面要更加自動化與智慧化。基於此,猛獁反欺詐能幫企業建立起追蹤與分析使用者行為的能力,讓企業具備自動識別異常的能力,從而更好的達到“反欺詐”的目的。
要知道,猛獁反欺詐之所以能獲得市場的喜愛,主要還是因為其在對抗網路欺詐的時候能力之強悍。不管是其推出的全棧被動式裝置指紋或裝置相似度分析平臺,還是猛獁實時反欺詐平臺等其他一些自研的產品與服務,均證明了猛獁反欺詐在核心技術方面所具備的能力。這些產品與服務,讓猛獁反欺詐獲得市場肯定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快了其發展程序。
“欺詐獵人”三號:全棧式反欺詐的數美科技
在對抗網路欺詐的隊伍中,2016年6月才成立的數沒科技也可稱得上是一員“身經百戰”的大將了。
作為一家已經在人工智慧領域深耕多年的反欺詐企業,數美科技在人工智慧技術的加碼下,推出的產品與服務相比較市場上不少產品與服務來說均提升了一個檔次不止,而產品與服務的升級,在吸引市場關注的同時,也為數美科技帶來不少客源。
據瞭解,數美科技目前已經所服務的物件包括中國銀聯、搜狐、小米以及58同城等上千家企業機構。數美科技除了服務國內的企業機構之外,在2017年的時候其服務範圍也逐漸由境內延伸到境外。如今數美科技在新加坡、日本和美國等地區均佈局起了相關業務。且在人工智慧技術的加持下,數美科技不斷加強對海外(特別是一些AI技術相對比較落後的地區)的佈局力度,廣闊的海外市場為數美科技帶來了更多發展的可能。
如今,網路欺詐技術隨著科技的升級也越發的強大,市場上雖有不少網路安全防攻企業,但面對規模龐大的網路欺詐市場與不相上下的技術能力,不少安全防攻企業逐漸進入焦灼局勢,不僅如此,不少傳統反欺詐企業也開始顯現出力不從心之態。加上網路欺詐並不侷限於單一行業,在金融、電商、教育、社交以及視訊等多個領域都有網路欺詐的身影。所以反欺詐企業們要想更有效的對抗黑產,在防禦時還需從多維度、多層面來進行佈局才行。
基於此,數美科技最先推出了“全棧式反欺詐”體系。使用者只要一啟動,後續的註冊、登陸與一系列操作 流程都將被納入分析檢測範圍,多方面、多維度檢測分析註冊是否出現異常,最終得出業務行為識別結果。此外,為了能更準確、高效的進行檢測識別,數美科技實行一對一策略,每個欺詐場景建立一個對應的模型。
數美科技推出的“全棧式反欺詐”給市場帶來不少好處,正是基於這個系統,不少企業的業務風險和損失率均下降了很多,還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獲客率,這些均為數美科技打下了良好的口碑。
來勢洶洶的“獵人”們也有些許無可奈可
近年來,網路欺詐黑色產業市場規模在逐年上漲,為了讓市場上的企業機構過的不必太過膽戰心驚,一批以“獵殺”網路欺詐黑產為己任的企業登上市場這個舞臺,如同盾科技、猛獁反欺詐、數美科技等。由市場反饋情況也可看出,在這些反欺詐企業的確對網路欺詐市場帶來不小打擊,還給不少企業機構加了一層防禦盾,促進企業的發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同盾科技、猛獁反欺詐、數美科技這些“欺詐獵人”在對抗網路黑產這條道路上走的也並非如表面看起來的順利。
如今,網路欺詐可以說已經成為防不勝防、無處不在的存在,為了將“反欺詐”進行到底,各家企業機構有點“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意思。雖說同盾科技、猛獁反欺詐等不少企業機構利用自身技術整理出來的黑名單資料能將黑產攔在門外,但有可能會出現“誤殺”的情況。
例如,有些使用者只是忘記還款或是隻在部分情況下有違約的行為,但企業還是將其納入黑名單中,而這種黑名單收集方式,不僅讓企業丟失了原有使用者,還會帶來一些網路隱私問題。
此外,不管是同盾科技也好,猛獁反欺詐、數美科技也罷,在應對網路欺詐的時候,所施展 的技能基本大同小異,沒有特別突出的存在。如此一來,只要網路黑產技術強大到能打破其中一個反欺詐企業的防禦盾,那麼在對抗網路黑產上,這些反欺詐企業們就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
加之,現在的反欺詐企業太過追求準確性,忽視了速度的重要性,也就是說,企業對機器學習反欺詐太過看重,花費過多的時間與精力在這上面。而機器學習響應速度遠比想象中的要慢,需要消耗大量時間來完成模型調整與效果驗證。但網路黑產們手段變化之快是市場皆知的,在企業將問題分析出來之後,說不定網路黑產已經換了新手法。
不管怎樣,有總比沒有好。雖然現在有些反欺詐企業機構們還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問題,這些問題讓他們在對抗網路黑產的時候有些限制,但總歸,在同盾科技、猛獁反欺詐、數美科技等反欺詐企業的努力下,網路黑產們還是有所顧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