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盒飯黴變”,常溫鏈盒飯將停止使用,究其原因,孰對孰非?
前情摘要:9月初發生的“北京開往武漢高鐵供應盒飯發黴”一事,登陸各大報紙版面,引發網友熱議,不僅推向了社會輿論浪潮,也引起國務院督查組的高度重視。9月18日,據新華社報道,國務院第五督查組先後到京鐵列車服務有限公司、12306客戶服務中心、北京西站等地進行實地督查,並與鐵路總公司部門負責人進行座談,力促問題解決。
9月8日晚間,從北京開往武漢的G505次列車上,武漢市民祝先生和夏先生二人購買了兩盒盒飯,開啟一看,嚴重發黴變質。祝先生立即向工作人員投訴,隨後,列車長到場處理,向祝先生賠禮道歉,餐車服務員也退還了80元餐費,並重新送上新的套餐但卻遭到祝先生拒絕。然而與祝先生同行的夏先生因為沒注意,已將盒飯吃了一大半,出現上吐下瀉的狀況。
據瞭解,該黴變盒飯是由上海新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廣州動車餐飲有限公司採購並銷售給旅客。 上海新成食品有限公司是農業部等九部委的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農業部“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範企業”、“全國主食加工業示範企業”,是科技部“星火科技先進集體”,開發了常溫盒飯、冷鏈盒飯、速凍肉製品、速凍面製品、熟食、餐飲半成品等系列產品。
該公司相關銷售負責人表示,鐵路暑運是每年的三個供貨高峰之一。其間,該廠每天生產約2萬份盒飯。除了向鐵路部門供應餐食,該公司還向航空部門供應餐食。此前,該公司通過正規招標程式,獲得了中國鐵路廣州局等多個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的訂單,為列車供應餐食已超過十年時間,是中國最早提供此類產品的企業之一。
此事發生當晚,這趟廣州動車組餐飲公司給祝先生髮手機簡訊表示道歉並將親自登門拜訪。同時,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官方微博對“發黴盒飯”做出迴應並稱將下降當日所有同批次產品,暫停採購上海新成食品的動車盒飯。
餐飲公司、鐵路廣州局集團雖然表態並做出了行動,但是此事並未就此銷聲匿跡。 17日,督查組與鐵路總公司進行了部門座談。 國務院第五督查組副組長吳聖光指出,高鐵已成為人們重要的出行工具,高鐵盒飯問題備受社會關注。此次國務院大督查就是瞄準了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堵點、梗阻和瓶頸問題,督促有關部門舉一反三、立行立改,加快完善政策措施,積極迴應社會關切。
鐵路部門表示,將完善相關機制,全力加強旅客列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切實維護旅客權益。
不僅當日發生“飯盒黴變”事件,以往也有類似事件的發生。
今年4月1日,福州市民謝先生從南京乘高鐵返回福建的途中,購買的45元的“香酥悶肉”套餐嚴重發黴;2016年6月4日,網友李先生在微博上爆料稱其乘坐D2704次動車從嘉峪關到蘭州西時,花40元購買的高鐵盒飯發黴不能吃;再往前推,2013年11月3日,廣州開往武漢的G1014次高鐵上,11號車廂內有11位乘客購買了35元一份的紅燒牛肉盒飯,一位姓胡的乘客發現盒飯有兩處明顯的黴斑。
此前類似事件接二連三發生,在此環節中,各個部門是否真的做到了食品安全運輸、監督和管理?冷鏈食品、常溫食品等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是否存在紕漏?
我國作為農產品生產、消費大國,農產品與現代的市場流通聯絡越來越緊密。而在運輸過程中,冷鏈物流就起到了尤為重要的作用。除了農產品,醫藥、快消品、餐飲等也是冷鏈物流中主要的運輸品。
在飯盒從最初的生產、儲存,再到中途的運輸,最後的到站配送,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出現餐食外包裝破損漏氣的可能性。所以並不能確定發黴盒飯問題具體出在哪個環節。
據介紹,目前動車組供餐以冷鏈為主,以預包裝常溫鏈為應急準備。冷鏈盒飯由鐵路或地方動車供餐基地企業加工,保質期為72小時,貯運溫度在0至10攝氏度之間,超過保質期的未銷售盒飯,統一收回處理;而常溫鏈盒飯是工業化集中加工生產,實行高溫、高壓、充氮、密閉操作,不新增任何防腐劑。
督查組成員、市場監管總局食監一司副處長崔偉表示,常溫鏈盒飯採取了罐頭生產工藝,正常狀態是安全的,食品安全風險控制點在於防止包裝容器破損而導致黴變。冷鏈盒飯也應強化過程控制,盯緊食材採購、生產加工、包裝入庫、物流配送、全程溫控等關鍵環節。
據鐵路總公司有關負責人透露,由於常溫鏈盒飯儲運時間長,易發生包裝容器破損造成黴變等影響食品安全的問題,自今年9月29日起,全國鐵路將停止使用常溫鏈盒飯。下一步,將完善相關機制,強化全鏈條管控,確保鐵路餐飲和食品安全;同時,豐富冷鏈盒餐供應,不斷提升餐飲質量。
對此,鐵路總公司表示,高度重視鐵路食品安全問題,已迅速採取食品控制措施,全部封存下架涉事產品;同時,已委派調查組開展調查,並已部署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
除了此次盒飯發黴之外,其價格昂貴也遭到旅客詬病。我國鐵路幹線分佈十分廣泛並涉及國外,高鐵時效迅速提升。在高速發展階段,也應提升高鐵上的餐飲服務和質量,還需要做出進一步的努力,在冷鏈盒飯的生產到最後末端的售賣一系列環節中,堅決守好安全底線。
我國冷鏈市場發展前景廣大,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18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近3000億元。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近4700億元。此次事件導致常溫鏈盒飯將停止使用,是否影響冷鏈市場格局,有待市場進一步觀望。
2018年的餐飲市場規模已近4萬億元,線上化、資料化、模式化、品牌化、零售化是新餐飲時代的五大特徵,其中零售化趨勢最為突出。如海底撈的燒烤嘗試,西貝的超級肉夾饃,星巴克的外賣實踐等,都顯示出餐飲巨頭們在探索零售化想象力邊界上已不遺餘力。
2018年10月22日億歐將在北京舉辦“遇見新物種”GIIS 2018餐飲新零售領袖峰會,與餐飲上下游企業、餐飲零售化、餐飲新物種創新企業及諸多行業領袖和行業關注者一同探討餐飲新零售的未來趨勢及餐飲新物種的代表性實踐方案。報名連結: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https://www.iyiou.com/post/ad/id/685
版權宣告
凡來源為億歐網的內容,其版權均屬北京億歐網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