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南到崇禮,“動物凶猛”的文旅地產和被撩拔的中產買房欲
在張家口崇禮區一個雪場樓盤的沙盤前,售樓小哥正用各種案例暗示著這裡凶猛的樓市:一個客戶來看過之後,一次性買了42套房;來這兒買房的都是衝動消費;上週六又賣出去一套,這個戶型只剩五六套了……
“冬奧申辦成功,整個崇禮如同被一道閃電擊中”,被擊中的還有崇禮房價,自2015年開始崇禮帶有“雪”字的文旅地產已從每平五六千元一路爬升,如今已升至每平兩萬至四萬的高價,至少三倍之上。
儘管售樓小哥在營造“搶房”氣氛,可這並非全部事實。開盤一年多來,開售的300多套房並未像預想中一掃而空。至今,仍剩下20多套房等待著出手。從申奧後的火爆,到2016年開始的限購,再到如今的回潮,這座滑雪王國的樓市經歷了一整個迴環週期。
據媒體報道,申奧成功後前往崇禮的人排隊買房,售樓處直接撂話“不買拉倒”。時間來到2019年,作為最前線的工作人員,售樓小哥的表現直接反映出這個階段樓市的焦慮。
近日,河豚君就跟隨一些購房者體驗了一次崇禮看房之旅。在看房前,售樓處先是調遣了一輛七座商務專車,負責北京和崇禮兩地的往返接送。抵達售樓處後,購房者被‘安排’到酒店最高檔餐廳吃飯,花銷全部由開發商買單。看完了沙盤和樣板間,售樓小哥再領著客戶坐纜車升到雪場最高處,俯瞰那一排尚在修建中的公寓。
從海南到崇禮,中國的文旅地產正進行著一場地域轉移,滑雪運動、冬奧會以及臨近北京等要素都讓崇禮越多地被討論起來,有人看好這裡堅定地入局了,有人在衡量風險後決絕看衰,更多人則持觀望態度。
在崇禮本地的開發商看來,2019年是這座“滑雪王國”的關鍵年份。所有冬奧的基礎配套設施將在這一年陸續落地。來到房價高點的崇禮樓市,在這一年也展露出“動物凶猛”瘋狂急切的一面,請買房者隨意點餐的接待場景此前在這裡從未出現。
去崇禮滑雪“順便”買套房
花140萬人民幣,在雪場旁全款買下兩套33平米的公寓——作出這個決定,資深滑雪愛好者王麗只花了3個小時。
這並非王麗一家的首套崇禮房產。早在2008年,王麗和丈夫就已經在崇禮開啟了滑雪之旅,並在縣城購買了一套房產,“那時候便宜,一平米均價才1800,所以我們80平的房子差不多才花了16萬。”
彼時的崇禮同現在是兩個世界。此前這裡還是“十字街頭一盞燈,十五瓦燈泡照全城”的國家級貧困縣。申奧之前,崇禮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2萬元左右。直到今天,售樓小哥自稱,他們這個行業在當地已算得上是“高收入人群”。
滑雪運動改變了這裡的一切。降雪量充沛的自然條件,背靠北京的區位優勢,讓這裡有了建設滑雪場的條件,1996年崇禮首座滑雪場“塞北”建成,2003年萬龍滑雪場的開業,讓崇禮步入了更市場、規模化的雪場開發。
萬龍滑雪場
富龍滑雪場營銷副總裁齊志輝對河豚君表示,在2015年之前,崇禮滑雪市場客群大多屬於海歸群體,“他們在海外有滑雪經歷”,另一方面來自北京這座城市富裕階層的滑雪愛好者,成為了來到崇禮滑雪+買房大軍的中堅力量。
根據《2018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2000年中國滑雪人次為30萬,但到2018年,這一數字則推升到2113萬人次。在龐大人口基數下,有著購房能力的滑雪者支撐著崇禮的度假房產,這其中便有王麗夫婦這樣“一擲百萬”的富裕家庭。
從縣城換到滑雪度假村的公寓,王麗最大的考量是方便舒適。既可以享受滑進滑出的體驗,還不用自己打理,開發商負責維護和託管,每次來就能拎包入住。
為了買房,王麗把崇禮帶雪場的樓盤都轉了個遍。翠雲山奧雪小鎮、富龍四季小鎮、太舞滑雪小鎮、雲頂麗苑、雲頂太子小鎮以及萬龍滑雪場的公寓群,是這裡主要的文旅地產專案。
根據《中國經營報》的報道,這些文旅地產專案為商業文旅用地,通常住宅產品也為40年產權。富龍四季小鎮和雲頂麗苑專案住宅產品則為70年產權,居住部分屬於住宅用地。各樓盤的售樓人員還表示,在崇禮購房的客群超過90%來自北京,“帶雪”的房產專案也沒有限購的關卡。
相比起雲頂的“大工地”狀態,其他例如太舞、富龍等滑雪場的配套設施已趨近完善。例如富龍滑雪場就自帶一座四層樓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從餐飲到雪具零售,還附帶音樂廣場和樂高親子樂園等娛樂業態,可以滿足滑雪者各方面的需求。
富龍滑雪場自帶的大型商業綜合體
除此之外,萬科、泰禾、中赫、融創等一線開發商也看中了這塊“掘金重地”,成為第二批入駐崇禮的新玩家,其冰雪文旅專案均在建或規劃當中。
經過一番考量,王麗最終選擇了密苑雲頂太子小鎮的兩套小戶型,供夫婦倆和兩個孩子使用。每平的房價在3-5萬,她認為“小而美”才是最實用的,“我不可能在一個旅遊的地方買那麼貴的空房子。”
王麗一家還看中了這片樓盤的未來。根據規劃,雲頂雪場為奧運中心區域,等高速和高鐵通車之後,這裡將距離高鐵站僅有1.5公里,距離高速出口僅3公里。此外,這兩套公寓將會被徵用為奧運用房,在冬奧結束之前都必須處於託管狀態。有奧運專案加持,王麗認為,這周邊的配套設施以後肯定不會差。
事實上,除去冬天的滑雪王國,崇禮也正在打造四季度假小鎮。這裡的夏季平均溫度為20度左右,整個縣城都不需要使用空調,另外不少開發商正在開發馬術場、徒步旅行等夏季專案,“避暑”和“躲霾”成為這裡吸引買房置業的關鍵點。齊志輝告訴河豚君,滑雪場的度假房產仍以北京人居多。
“朋友,崇禮買房嗎”
崇禮不僅早已吸引著富裕階層的客群,對於準中產而言,這裡的吸引力也在提高。90後媒體人小濛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
去年雪季開始在雲頂滑雪場練習滑雪的小濛,某一次路過售樓處的沙盤,讓她開始對這裡的房子動了心思。她認為全價70多萬,每平約兩萬五的28平小戶型在經濟上最適合自己。除去首付的30多萬,每個月只需要負擔約4000元的房貸。
售樓處表示,公寓目前按照實際出租的價格和天數,按每天8元/平支付託管費,預測雲頂一年的出租天數為200多天,全年僅託管費的收入大約在4萬元。
此外,根據崇禮區政府的規定,為了防止房地產擠佔整個主導產業的發展,破壞崇禮的自然生態,所有的雪場包括度假區,其樓盤銷售面積不能超過總建築面積的50%。
規劃中的密苑雲頂太子小鎮
售樓處工作人員告訴小濛,這也就意味著,在有限的土地裡,崇禮雪場的房子蓋一套少一套。到奧運之後,這套房子說不定能漲到5萬一平,近乎翻了一倍。
在小濛的規劃中,她不打算把這套房轉賣,而是將其視作一種理財手段。“這就相當於以後每年給你幾個點的回報率,跟你買基金是一樣的,房子的話你還可以用來抵押,實在不行還能賣。”她反覆算了經濟賬,按照這樣的租金收益,差不多可以覆蓋房貸的支出,並在約兩年後開始有所獲利。
的確,根據娛樂資本論的矩陣號河豚文旅的採訪,大部分已買下崇禮雪場房產的購房者,絕大部分是為了滿足自住需求,炒房投資並不是他們首要考慮的因素,租金或者託管費才是自住之外最直接的獲益來源。
有了買房想法後,小濛回到北京立馬將幾位經常滑雪的朋友拉了一個微信群,取名叫“朋友,崇禮買房嗎”。
但是,面對不確定的房市走向,群裡的朋友始終有疑問,“出租率有那麼高嗎?有了酒店了,還有人租公寓來住?以後轉賣給誰?”
崇禮的房,買還是不買?其實早在2018年年初,就有人在一次公開演講中,將這個疑問拋給了任志強。他的回答鮮明簡單,“千萬別買”。
“還沒開始冬奧會呢,價格就炒得那麼高了。崇禮有那麼多人嗎?沒有那麼多人哪來那麼多錢支撐?到時候估計會跌得厲害”,這位曾經多次精準預測樓市走向的地產大佬認為,沒有人流量以及有價無市,是崇禮房市的致命缺陷。
太舞滑雪小鎮
同樣是滑雪發燒友,面對同一個崇禮,得出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判定。
滑雪發燒友旭冬此前在崇禮租住酒店公寓的經歷,不僅讓他對崇禮時有時無的物業服務、蕭條的城市配套以及自然景觀大失所望,崇禮房產的租金收益他也並不看好。
旭冬給娛樂資本論的矩陣號河豚文旅算了一筆賬,崇禮一套100萬的房子,一年只有3-5個月有租客,且是短租,租金回報率不穩定。“就雲頂來說,週末可以租400元,平日只有200元/天。房源過多,無法保證出租率”。
而最近在日本滑雪勝地白馬村的居住體驗,讓他反倒開始計劃起“跨國買房”。
在白馬村,他們自己買地建房,投入成本大概在200萬人民幣。如果做Airbnb的民宿生意,租金回報率能達到10%以上。“雖然它是小村,但是房租價格和東京持平,東京的房價卻是白馬的幾倍。”
入局者也有足夠的理由看好。“說白了就是相信政府。我覺得中國是唯一一個世界上不怕賠錢辦奧運會的國家”,王麗對娛樂資本論的矩陣號河豚文旅說道,“中國真的是好有實力,你想他能修高速公路,又修一條高鐵,專門是為了到崇禮”。
高鐵開通意味著崇禮更多的人流量,而“流量”又決定著房價。售樓小哥說,等賣完了那300多套房,剩下的1000餘套,會等到年底崇延高速和京張高鐵陸續投入使用後再開放,“好賣個更好的價錢”。
崇禮模式:中國文旅地產新樣本?
崇禮文旅地產走過的路,就猶如當年的海南。
2017年前後,論及“躲霾購房”,海南才是投資客聚焦的買房聖地。彼時,三亞、海口等地的房價漲幅在50%以上,再加上2010年提出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等國家規劃,海南的投資前景一度十分可觀。
然而,在海南的一些區域,由於缺乏統一開發規劃,出現了粗放式開發、地產結構單一、配套設施不完善的現象。同樣是在2017年的節點,海南省開始收緊購房政策,文旅地產一度掉入冰窟窿。
作為海南地產經理人聯盟的創始人,齊志輝在去年加入到了崇禮滑雪地產大軍,成為了富龍營銷副總裁。十幾年旅遊地產的從業經驗,讓他頗為感嘆,無論是限購引起的房價過山車式的變化,還是從混亂到精緻化發展,崇禮走過的路是此前海南已經經歷過的。
但不同於地域廣闊的海南,總面積僅為2000多平方千米的崇禮區,可供開發的地皮十分有限,這裡文旅地產的“集中度”更高。
富龍四季小鎮
2017年1月,習近平來到崇禮視察,他表示崇禮賽區的建設一定要找準定位,就是建成滑雪旅遊勝地,不要貪大求全。而他關於建設中國達沃斯小鎮的目標,則為崇禮重新定了調。
“在此之前這裡一度粗放式開發,之後則將是按照國際化標準進行建設”,齊志輝對河豚君表示。他同時認為,今年是崇禮發展極為關鍵的年份,“在冬奧會之前,2019年是崇禮蓬勃發展的元年。”
根據規劃,所有的冬奧會主競賽場館和基礎設施將在2019年開始落地,高速與高鐵都將於今年通車。齊志輝說,奧組委希望整個崇禮要有一年的自然涵養期進行環境恢復。這就意味著,崇禮所有的地產開發商,必須在2021年之前結束戰鬥。
崇禮一定會成為滑雪地產的標杆性代表,但它是否會成為中國文旅地產的新名片,更多業內人士認為,這需要時間的積澱。
問題之一在於,崇禮缺乏更多優秀的地產開發商去開疆拓土,“像海南做了類似亞龍灣等很多經典專案,它是國際大師和企業共同努力,才從自然環境、配套設施、建築風格等方面,做成了國內旅遊度假的標杆,”齊志輝說道。
一位研究文旅地產的業內人士對河豚君表示,崇禮要在文旅地產標杆性上有所建樹,至少要到三年之後才能看到。
事實上,崇禮有著其他文旅地產不同的特殊性。同海南、雲南等地單純靠自然環境的度假地產不同,滑雪地產是自然風光與體育IP的結合,這有助於增強文旅地產的住宅粘性。這意味著崇禮的未來發展,基本同步於滑雪這項運動在中國發展的前景。
行業則普遍看好滑雪運動在中國的發展機會,官方目標為2025年直接參加冰雪運動的人數將超過5000萬,“帶動3億人蔘與冰雪運動”。在這個數字基礎上,有購房能力的人群,都將是崇禮的發展紅利。
地產業內有句置業名言,“買這城市的房子就是投資這座城市,獲得這座城市發展的紅利”,這句話用在小濛身上極為貼切。
在媒體報道中,人們經常講述日本長野等奧運舉辦地在後奧運時代逐漸衰敗的例子,以此表示對崇禮未來的質疑。而作為崇禮的入局者,小濛對這個邏輯表示出不屑一顧。
她認為,正是因為崇禮已經擁有了雪場,才吸引了冬奧會在這裡的舉辦,“實際上,沒有冬奧,崇禮本來也會慢慢發展的。它本來就是一個滑雪愛好者的聚集地,冬奧只是促進了它。”
但崇禮的發展紅利,何時能在自己身上體現?還沒見到房,卻即將要開始還房貸的小濛,開始覺得這有些遙遙無期。
本文受訪人均為化名。
來源:河豚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