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點亮你的人生技能樹:《斜槓青年》讀書筆記
在同樣的時間中,有些人擁有著多重身份,每天做著不同職業的事,過著多樣化的人生。《斜槓青年》一書,講述的就是這群點滿技能樹的人。

什麼是斜槓青年?
2007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Marci Alboher,發現在紐約很多人擁有不止一個身份,他們在介紹自己的時候通常用 /
(斜槓)來區分不同的身份。於是她寫了一本為《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A New Model for Work/Life Success》的書來表述這種現象,並且稱這些人為「斜槓青年」 (Slasher)。
表面來看,「斜槓青年」有著多重身份,多重收入。但是並不意味著你有著多個兼職就是「斜槓青年」了。
首先「斜槓青年」代表的是一種全新的人生價值,它的核心不在於多重收入,也不在於多重身份, 而在於多元化的人生 。現如今網紅經濟爆發之後,很多人白天上班工作,晚上下班做社群、做講師、做自媒體,下班之後幹著另一份事業,這是我認為現在最多也是最普遍的斜槓青年了。
如何成為斜槓青年?
成為斜槓青年的前提是,你要讓自己變得足夠優秀,才能支撐斜槓青年的生活。關於如何點亮自己的人生技能樹,我總結了書中提到幾點的建議。
1. 意志力——鍥而不捨
那麼什麼是意志力呢?意志力可以理解為對衝動、想法加以控制和對目標鍥而不捨的能力。心理學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得出幾個關於意志力的重要結論:
- 意志力是一種腦力 ,每次使用都會消耗人的精神能量,由於意志力和其他所有的腦力活動一樣,需要消耗糖,因此血糖的高低會對意志力產生影響。
- 意志力是一種有限的生理資源 ,每一次消耗,意志力都會受到損耗,使用過度則會疲勞。
- 意志力可以通過訓練來改進 。正如肌肉一般,意志力可以通過鍛鍊而變得更強壯。這對於那些自認為缺乏意志力的人來說是個好訊息,這意味著他們完全有機會成為一個高度自律的人。只要進行有效的訓練便能提高意志力。當意志力足夠強大的時候,惰性自然而然會被消弱。
意志力訓練的幾點建議:
- 意志力的培養需要循序漸進 ,不要一開始就挑戰自己意志力的極限。
- 訓練意志力最好從一件小事開始 ,比如早起、跑步、朗讀英語等。等到行為變成了習慣,不需要消耗意志力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增加新的挑戰。
- 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不要過度消耗 ,需要保持平衡,所以時不時讓自己放鬆,或者偶爾放縱一下自己也是有必要的。
- 複雜或者難度大的任務需要分解 成大腦不需要消耗太多腦力就能理解和執行的小任務,否則意志力再強大也沒有作用。
- 不要一開始就追求完美 ,因為他會阻止你行動,要知道「開始做」遠比「做好」重要。
然後作者提到了訓練自己意志力而寫晨間日記的實踐,之前看過成甲的 ofollow,noindex">《好好學習》 也有提到過,對晨間日記有感興趣的推薦去看看 《晨間日記的奇蹟》 。
每年年初我都會給自己制定一份計劃清單,又要學英語、又要看書、又要健身的,想要的東西太多,但是往往都是因為意志力有限,很難堅持。自從瞭解意志力的存在並且實踐了之後,讓我養成一個習慣變得更加容易了。
比方說我會在剛開始自己意志力比較薄弱的時候,從一個習慣開始入手,而我選擇的是早起。早起時間也是漸漸迴圈的,比方說之前是 8 點起床的話,我會把鬧鐘調整為7點半,等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再調整。早起當然也要意味著需要你早睡,保證好的睡眠質量和 7~8 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也非常重要。
養成早起的習慣之後,我發現洗漱完之後到上班的這一段時間真的是一筆「財富」,這段時間無人打擾,更能讓你養成習慣,我會把他用來健身或者看書。起初我還想學英語,但是實踐了一段時間之後,感覺同時養四個習慣,太難堅持了,決定先把早起、看書、健身的習慣培養好再去增加其他習慣也不遲。
2. 行動力——刻意練習
有了意志力之後,如何能快速的成長,這個需要的就是刻意練習。美國學者提出一個很有名的理論「Conscious Competence Learning Model」(意識能力學習模型),他們將技能從 0 到熟練分為 4 個階段:
- 第一階段叫「 無意識狀的無能 」,可以解釋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第二階段為「 有意識狀的無能 」,此時我已經知道自己不知道,但還不瞭解要如何做。
- 第三階段叫「 需要意識參與的勝任 」。這意味著我們已經學會了這門技能,通過意識的參與,能夠避免犯錯,但遠沒有達到熟練的程度。
- 第四階段叫「 不需要意識參與的勝任 」。就是通過重複把這門技能變成自己的一種「本能反應」,即不需要意識參與就能熟練完成。
所謂的技能學習就是一個從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技能學習中最關鍵,也是最枯燥、最容易放棄的階段。在刻意練習的過程中,以下幾個關鍵因素將決定練習的質量和能力提升了速度:
- 模組化訓練: 拆分成一個個小任務。
- 在學習區練習: 學習區是指面對那些稍微高於我們目前能力的任務時,我們才處於學習區。
- 獲得及時反饋: 記錄與反思
這個可以說說自己健身的經歷。我會先去看基本關於健身的書籍和一些 YouTube 頻道,學習大量的健身知識,瞭解什麼是有氧、無氧運動?怎麼練出腹肌?怎麼減脂?怎麼增肌?等等。儘量讓自己全面的瞭解健身知識之後,我們就開始進入了刻意練習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我們堅持不懈的反覆的做一件事情,這個階段也是最容易放棄的階段。但是一旦堅持了下來,你會有所收穫的。
為了讓自己健身保證質量和提升,我做了以下幾點措施:
- 制定健身計劃。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健身計劃第一版就很合理,所以初期階段我們可以做寫一些調整,讓計劃變得更合理。
- 買一個體脂稱,定期測試資料。然後反思總結。
- 每兩週進行一次測試運動,記錄資料。如果有進步,自己會更有動力。
- 不停止學習健身知識。
3. 學習力——知識累積
提到成長,那就不得不說說通過讀書來學習,作者提出「知識結構決定你的生活」概念。而且還分享了她自己讀書經歷的三個階段: 從泛到專,再到全 。
- 第一階段先是培養自己的讀書習慣,通過泛讀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 第二階段是深入瞭解某個領域,然後開始思考。
- 第三階段是打造全面的知識體系。
讀書這個事情,我本書就比較喜歡,談不上需要培養。但是在方法和方式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以前讀書也很慢,自我總結主要存在兩個問題:
- 喜歡默讀。改掉這個習慣,需要不斷的練習和提醒自己。
- 喜歡逐字逐句的讀,對每個字都有一種執念。
讀過一本日本人寫的《快速閱讀術》,作者的「像聽音樂那樣讀書,沒有人會一個音符不漏的聽歌。」這個觀點給我很深的印象,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刻意練習,相比以前我現在讀書確實快了不少。
4. 創造力——槓桿時間
你要做的就是思維上的轉變,告別打工思維。把自己當做一款產品,自己的時間當做資源。想辦法創辦更多的槓桿時間,用盡可能少的時間來獲得更多的產出。
作者拿自己學 CrossFit(混合健身) 為例。當作者有健身的打算的時候,想得是「健身是健康生活及其重要的一部分,有了系統的專業知識就不需要再依賴教練了」,然後通過計算一筆投資,反正總是要健身和學習健身知識,不如再多花點時間拿一個健身教練的證,還可以靠這個拿一份工資。
業餘時間我有堅持寫作的習慣,包括我自己給自己定的每個月會更新至少兩篇部落格文章的目標,其中就包括寫「深度閱讀」的讀書筆記專欄和一個技術文章的專欄。除了寫作,我還有一個 Side Project( 三立三 ),獨自一個負責產品的開發和設計以及運營。為了打造一款好產品,這需要我去主動學習產品、運營的知識。
在寫最後
朝九晚五不是必須,自我成長永無止境。不管你是不是想要成為「斜槓青年」,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只要不斷的探索,你也能找到自己的喜歡投入的事情,讓人生豐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