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出臺5G發展規劃:大力發展VR等6大類應用,2023年全省5G產業規模達1000億元
近日,江西省出臺《江西省 5G 發展規劃(2019-2023 年)》。規劃指出江西省將以網路為基礎、以平臺為依託、以應用為抓手、以產業為核心、以安全為根本,聚焦於打造江西特色的 5G 融合應用,催生新產業、發展新業態、培育新動能,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規劃要求重點落實以“6431”為核心的5G發展總體佈局,即:推進5G與VR、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智慧城市、智慧農業和智慧醫療6大類融合應用。
到 2020 年,5G 商用步伐走在全國前列,基本實現全省重點區域和重點應用場景 5G 網路覆蓋。到 2023 年全省 5G 產業規模達到 1000 億元
以下為《江西省 5G 發展規劃(2019-2023 年)》全文:
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推進,第五代行動通訊(5G)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數字經濟戰略實施的先導領域,我國更將5G視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動能、振興實體經濟的新機遇、建設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的新引擎。依託江西省物聯網產業基礎,搶抓5G產業格局重構和市場迭代的發展機遇,創造新的產業發展路徑、引領數字產業化發展,賦能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推動產業數字化變革,對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拓展數字經濟發展空間具有重大意義。為促進江西省5G快速發展,依據《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江西省“十三五”資訊化發展規劃》《江西省移動物聯網發展規劃(2017-2020年)》和《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物聯江西的實施意見》等檔案編制本規劃,規劃期為2019年至2023年。
一、5G發展意義及江西省機遇
(一)5G發展現狀及意義。
1.5G將實現“萬物互聯”,開闢行動通訊發展新時代。
行動通訊保持著每十年出現新一代系統的規律,移動通訊技術的代際躍遷使系統性能呈現指數級提升。區別於第二代行動通訊(2G)/第三代行動通訊(3G)/第四代行動通訊(4G),5G不僅是移動通訊技術的順序提升,還是多種無線接入技術演進整合後解決方案的總稱。它將以全新的網路架構,提供千兆位元每秒(Gbps)級的峰值速率、毫秒級的傳輸時延和千億級的連線能力,開啟萬物廣泛互聯、人機深度互動的新時代,滿足未來移動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的多樣化應用需求。國際電信聯盟(ITU)定義了5G的三大主要應用場景:增強型移動寬頻(eMBB)、大規模物聯網(mMTC)及低時延高可靠通訊(uRLLC)。其中,前者主要面向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後兩者則主要針對物聯網應用。
5G將全面推進經濟社會智慧化,開闢行動通訊發展新時代,引發資訊革命風暴。5G作為一項通用型技術,將多種物聯網場景以卓越的效能進行互聯,與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和通訊技術(ICT)相結合,帶動車聯網、智慧家居、醫療健康等垂直行業蓬勃發展,並催生大量的行業應用及就業機會,從消費到生產,從平臺到生態,全面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2.5G是數字化戰略的先導領域,各國積極搶佔制高點。
不同於以往的歷代移動通訊系統,5G將帶領行動通訊產業從“人人互聯”走向更加廣闊的“萬物互聯”,從而對各行各業乃至全球經濟社會產生重大影響。據相關機構預測,2020年至2035年期間,5G產業年均產值將達到3萬億美元。
全球各國的數字經濟戰略均將5G作為優先發展的領域,力圖超前研發和部署5G網路,普及5G應用,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歐盟2016年釋出了5G行動計劃,明確了2016年至2025年歐盟在5G頻率、標準、試驗、商用、行業應用、資金投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的推進計劃,並預計2020年底推動5G全面商用。美國於2016年7月在全球率先發布10.85千兆赫茲(GHz)的5G高頻頻譜,運營商Verizon於2017年在11個城市建設了5G技術試驗網。日本2017年啟動5G技術試驗,預計2020年東京奧運會前正式實現5G商用。韓國發布了5G創新戰略,啟動5G重大專案,並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開展了5G預商用試驗。
3.5G將催生中國經濟增長新動能,驅動國家創新發展戰略。
5G作為我國未來國家關鍵網路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升級我國的網際網路設施,成為驅動新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平臺,為傳統產業加速技術改造和跨界整合提供強力支撐,加速各類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垂直產業數字化、智慧化、網路化,拓展產業創新發展的新空間。5G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是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使能器。據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測算,至2030年,我國5G發展在直接貢獻方面,將帶動的總產出、經濟增加值、就業機會分別為6.3萬億元、2.9萬億元和800萬個;在間接貢獻方面,將帶動的總產出、經濟增加值、就業機會分別為10.6萬億元、3.6萬億元和1150萬個。
面對5G發展的重大機遇,我國政府高度重視5G發展,把5G視為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之一。《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等重大檔案及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對推動5G發展作出了明確部署。我國主動加強開放合作,5G國際話語權不斷提升,我國企業已具備與國際先進企業同臺競爭的綜合實力。自2013年成立“IMT-2020推進組”以來,國內5G持續快速推進,目前在北京市懷柔區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試驗網,於2018年初啟動了第三階段測試,主要基於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 R15標準版本,測試面向預商用/商用的系統裝置,重點開展單站、組網效能及相關互聯互通測試。
4.我國5G商用在即,應把握應用和產業發展視窗機遇。
我國5G商用在即,近兩年是培育和強化5G在各行業應用觀念的黃金機遇期,需要依託4G等網路部署5G技術和應用,提前積累經驗。部分行業應用已經開始在4G等網路上進行嘗試,如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等應用已經藉助於融合4G長期演進(LTE)網路的車輛通訊解決方案(LTE-V2X)、移動物聯網技術(窄帶物聯網〔NB-IoT〕、增強機器類通訊〔eMTC〕等)開始商用部署,為大規模推動5G行業應用奠定了良好基礎。
各基礎電信企業均加快5G部署各項準備,中國移動已經全面啟動17個城市的規模試驗;中國聯通已在16個城市陸續開啟5G規模試驗;中國電信打造5G示範工程,已在17個城市開展規模試驗。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均表示將在2019年實現5G試商用,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實現規模商用。
(二)江西省發展5G的基礎優勢分析。
1.網路建設基礎堅實。
江西省一直高度重視4G、NB-IoT和eMTC等網路建設,為5G網路的部署打下了堅實的發展基礎。4G網路覆蓋率較高,實現了城區、縣城、鄉鎮、景區、高速公路和鐵路沿線等區域的覆蓋,行政村覆蓋率達100%。以“物聯江西”為統領,以“新一代寬頻無線行動通訊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03專項”)為抓手,堅持網路先行的原則,NB-IoT網路基本實現全省全域覆蓋;eMTC網路覆蓋全國領先,其中鷹潭市實現全覆蓋和鄉鎮及以上區域的連續覆蓋,其餘設區市實現有業務發展需求區域的有效覆蓋。
2.行動通訊及物聯網產業已具規模。
全省移動智慧終端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移動智慧終端產業呈井噴態勢,華勤、聞泰、與德、龍旗和天瓏等全國手機原始設計製造商(ODM)企業前五強均已落戶江西,南昌市已擁有移動智慧終端整機及其配套生產企業50餘家,零部件配套率達90%以上。在平臺方面,移動物聯網平臺匯聚效果顯著。已經建立了鷹潭(江西)物聯網平臺、鷹潭產業雲平臺、“03專項”公共應用服務平臺、江西移動物聯雲平臺、智慧農業物聯網平臺、贛州工業雲平臺、江西省物聯網應用產業孵化平臺等多個公共服務、創新應用和交流合作平臺,有效地支撐了物聯網應用和產業發展。移動物聯網產業發展全國領先。全省移動物聯網企業超過300家,湧現出合力泰、憶源多媒體、德業電子、深奧科技、中興長天、天河感測器等一批感測器龍頭企業;歐菲炬能等NB-IoT模組生產企業;三川智慧、金虎保險等龍頭企業。部分企業從晶片設計、製造、封測等特定細分領域入手,形成產業龍頭。
3.5G關聯產業特點鮮明。
江西省正打造虛擬現實(VR)技術在全國的先發優勢,未來和5G結合將形成先導領域。中國(南昌)VR產業基地規模效應明顯,已經引進聯想新世界、清華紫光、中國網庫、歐菲光、3glass、星宇時空和北京理工大學等一大批企業和研究機構。目前,南昌VR企業有60多家,贛州市、上饒市、吉安市和鷹潭市等地VR產業也呈現加速發展態勢,江西省VR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江西省大資料、雲端計算產業和應用基礎較好,可與5G發展緊密結合。上饒市大資料產業基地已聚集華為雲端計算中心和貪玩、滴滴、拼多多及中移線上等多家企業,已形成全省最大的大資料產業集聚區和數字呼叫產業集聚區。
4.5G應用場景豐富。
江西省產業齊備,特色鮮明。江西省旅遊資源豐富,屬於紅色搖籃、綠色家園、古色厚土,文化智慧旅遊產業具有鮮明特色,5G+文化旅遊應用空間廣闊。江西省圍繞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電池、電機和電控等關鍵零部件配套產業鏈較成熟,有利於5G與車聯網融合發展。江西省智慧城市建設進展迅速,已有十餘個市(縣、區)被列入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同時也是全國較早進行智慧農業建設的省份,為“5G+智慧城市”和“5G+智慧農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近年來,江西省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逐步成為國內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基地和國內領先的中藥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有利於推進“5G+智慧醫療”的新模式探索。
(三)江西省發展5G的機遇及挑戰。
1.發展機遇。
2016年2月1日至3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並提出了“新的希望、三個著力、四個堅持”的重要要求,要求江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向改革開放要動力,向創新創業要活力,向特色優勢要競爭力,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新勝利。積極依託5G等新一代資訊通訊技術加快數字化轉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的重要舉措,是江西省加快經濟結構轉型、提振實體經濟的重要戰略,主要表現在:
(1)5G是驅動江西省經濟高質量增長新引擎。5G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通訊技術創新,是驅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5G與雲端計算、大資料、VR等技術的深度融合,將帶動高新科技、資訊應用和服務、工業製造業等全鏈條、體系化發展,是全球經濟和科技競爭的戰略制高點。近年來,江西省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取得顯著成效,總體進入工業化中後期階段,站在了新的起點上。藉助5G推動工業做大做強、質效做高做優,可助力江西特色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促進經濟高質量增長。
(2)5G有助於構建江西省現代化產業新體系。5G通過與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和各垂直領域的融合,必將催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5G是京九(江西)電子資訊產業帶、VR產業、智慧終端產業、軟體產業加速創新、快速迭代,並全面突破的催化劑和融合劑,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5G可助力江西省電子資訊產業叢集快速發展。
(3)“03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政策可有力推動江西省5G產業創新發展。“十三五”後期,“03專項”將繼續圍繞原定總體目標,重點在5G技術等方面有所突破。具體來說,將重點推動形成全球統一的5G標準,基本完成5G晶片及終端、系統裝置研發,推動5G支撐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應用融合創新發展,為2020年啟動5G商用奠定產業基礎。江西省是全國唯一承擔“03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的省份,未來一段時間,“03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將推動江西省5G快速發展。
(4)5G為江西省提供了相關產業換道超車的新機會。目前全國5G應用還處於萌芽階段,相關企業梯隊雖然已現端倪,但未形成壟斷格局,暫時領先的企業並無絕對優勢,江西省與其他省份在5G時代站在了同一起跑線。江西省豐富的應用場景有利於5G與各垂直行業融合,孵化各類特色應用。此外,智慧製造是5G重點的應用方向,江西省在電子資訊與新型光電、航空、生物醫藥及大健康、光伏、有色金屬等製造業產業方面基礎較強,與5G結合可推動智慧製造在江西省落地。因此,5G給江西省相關應用和產業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2.發展挑戰。
當前江西省發展5G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認識有待提升,人才資源存在短板。相關部門和企業對5G的內涵、發展模式和應用路徑等方面知識儲備較為欠缺,主動需求不足,應用潛力有待釋放,應用需求有待激發;江西省在5G領域科研人才短缺,技術資源也較為薄弱。二是5G自身產業基礎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缺少本地龍頭企業,5G產業鏈還不夠完善,相關晶片模組成熟度不高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產業規模發展。三是5G的發展需要和各行各業深度結合,需要進一步統籌協調好相關社會資源。四是網路建設難度大。5G處於高頻段,基站覆蓋面積小,站址需求大;5G基站傳輸速率高、處理資料量大,基站裝置能耗大;5G網路建設初期將採取與2G/3G/4G網路共站的形式部署,現有站址改造難度大。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網路強國和大資料國家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引領、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綠色崛起、擔當實幹、興贛富民”工作方針,堅持統籌佈局、應用牽引、重點突破、保障安全,以網路為基礎、以平臺為依託、以應用為抓手、以產業為核心、以安全為根本,聚焦於打造江西特色的5G融合應用,催生新產業、發展新業態、培育新動能,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不斷開拓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建設的新境界,共繪新時代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新畫卷。
(二)基本原則。
統籌佈局,協同推進。把握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發展趨勢,加強體系化部署,做好頂層設計,整合政產學研等各方資源,有序推進5G網路、平臺、應用和產業協同發展。完善相關支援政策,加快5G網路部署,構建多層次的5G合作交流平臺,引導社會力量共同推進5G應用創新,打造開放融合的5G產業生態。
應用牽引,特色融合。發揮江西省地理文化和產業基礎特色,支援基礎電信企業、行業使用者和網際網路企業加強合作,大力推動5G與各垂直行業應用融合,通過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和應用示範,積極探索和推進跨行業共贏發展的新業態和新模式,實現5G與相關行業的融合發展。
重點突破,跨越發展。立足5G領域相關產業,重點發揮江西省電子資訊等產業基礎優勢,實現5G及關聯產業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突破,推動5G創新資源和產業資源匯聚,帶動5G產業鏈、業務鏈、創新鏈深度融合,促進現有產業轉型升級,拓展“藍海”新產業,帶動全省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做大做強,實現相關產業跨越式發展。
強化管理,保障安全。堅持安全和發展同步推進,明確5G安全主體責任,健全管理制度,強化防護機制,嚴守安全底線,構建科學高效的5G安全預警、風險處置和監管體系。完善大資料、車聯網等領域的政策法規和標準規範,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營造安全、誠信、有序的5G發展環境。
(三)發展目標。
重點落實以“6431”為核心的5G發展總體佈局,即:推進5G與VR、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智慧城市、智慧農業和智慧醫療6大類融合應用;實施“快速佈局5G基礎產業、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打造5G產業方陣和匯聚5G產業創新能力”的產業跨越式發展4大措施;推動“三區一帶”的5G網路建設、創新應用和產業發展佈局。到2023年,打造“5G融合應用的江西樣板和我國5G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域之一”。
——5G網路建設走在前列。加快5G網路建設試點和規模部署,到2020年,5G商用步伐走在全國前列,力爭將贛江新區核心功能區打造成為全國5G網路建設的標杆,基本實現全省重點區域和重點應用場景5G網路覆蓋。到2023年,將贛江新區整體打造成為全國5G網路建設的標杆,力爭實現全省重點城鎮及以上地區5G網路覆蓋,實現4G、5G、NB-IoT和eMTC多張網路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滿足不同區域、不同場景的差異化5G網路應用需求。
——5G核心生態高度匯聚。到2020年,5G產業服務平臺、創新應用平臺和產業交流合作平臺初具規模,5G基礎產業協同創新能力明顯提升,5G“雙創”生態圈效應初現,基本具備提供5G全方位測試驗證的能力。5G產業交流合作高頻高效,企業對接渠道便捷暢通。舉辦高水平5G峰會和應用大賽,在全國形成較強影響力。到2023年,5G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支撐能力顯著增強,5G領域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持續快速推進。
——5G行業應用深度融合。到2020年,基本形成江西省5G特色融合應用生態圈,5G在垂直行業的示範引領作用初步顯現,5G示範應用標杆和輻射帶動效應被廣泛認可,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應用模式。到2023年,5G與垂直行業應用深度融合的新業態、新模式基本成熟,垂直行業新動能接續湧現,5G對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賦能作用明顯增強,對壯大全省數字經濟的貢獻成為新亮點。
——5G產業集聚效應凸顯。到2020年,本土5G基礎產業企業產品影響力有所提升,“5G+”產業融合創新水平顯著增強。到2023年,集聚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5G產業企業,力爭培育5G基礎產業企業10家以上,培育或招引規模超百億的5G產業頭雁企業5家以上,全省5G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帶動電子資訊產業以及其他關聯產業總產值達到1萬億元。
——5G安全體系全面強化。到2020年,5G網路基礎設施、應用資料、產業支撐等領域的安全體系初步建立,基本具備對各類5G安全領域敏感事件的智慧化識別、實時預警、動態研判和應急處置能力。到2023年,5G網路安全保障體系進一步規範完善,綜合保障能力達到國內中上水平,5G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和重要資訊資源具備高效先進的安全防禦能力。
三、重點任務
(一)統籌規劃,推進網路部署。
加快構建新一代資訊通訊基礎設施,夯實5G網路基礎,有力支撐多樣化的5G應用創新和產業升級,從5G試點示範、網路規劃、政策支援和共建共享等層面,提升5G網路供給能力和水平。
1.加快5G試點示範建設,達到全國前列。
緊緊抓住南昌市、鷹潭市兩地列入5G試點城市契機,支援通訊裝置製造企業和基礎電信企業開展技術攻關、產品研發、基站選址和網路試驗,為試點示範的順利開展和5G商用做好網路基礎設施準備。
加快5G試點城市建設,達到全國前列。推進試點區域5G站點配套改造和基站建設,2019年具備5G業務示範能力;推進基礎電信企業追加5G試點城市,擴大試點範圍,支援贛州市、上饒市和撫州市等地建設5G試驗網,並鼓勵在VR、物聯網、文化旅遊、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醫療、農業等領域開展應用創新和示範。
2.加強5G網路規劃引領,實現多張網路協同發展。
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推動編制5G網路建設規劃,針對5G網路和配套設施對城市通訊基礎設施專項規劃進行修編。統籌5G通訊網路佈局,明確各階段5G網路的建設目標。近期加快5G試驗網路建設,重點覆蓋中國(南昌)VR產業基地、車聯網試驗區等重點區域,同時為重點應用示範場景提供5G網路支撐;中期以南昌市、鷹潭市試點為引領,各設區市全面啟動5G網路規模化部署;遠期力爭實現重點城鎮及以上地區5G網路覆蓋。
兼顧5G網路與現有網路協同發展。根據網路的技術特點、業務需求和場景模式制定不同的部署策略,合理佈局4G、5G、NB-IoT和eMTC多張網路,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交叉覆蓋。
3.推進基站建設落地,強化網路部署政策支援。
深化“多規合一”,全面推動通訊專項規劃納入城鄉發展總體規劃中,實現城市通訊基礎設施專項規劃與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有效銜接,重點推動4G/5G站址、管線、機房等配套設施納入地方控制性詳細規劃。在編制城鎮道路、公路、軌道交通、鐵路、電力、水利、燃氣等公共設施專案的規劃、建設方案時,應當事先通知通訊行業主管部門和電信業務經營者,根據5G基站分佈密集的特點,同步設計並預留電信管線及配套設施位置。建立協調稽核機制,保障通訊行業主管部門對城市通訊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的依法監督。
加快出臺《建築物行動通訊基礎設施建設規範》,將鐵塔基站和行動通訊室內分佈系統等通訊基礎設施等同於水、電、氣等納入建築物的必備配套建設中,與建築物同步規劃、設計、施工和驗收。
強化對5G網路建設的支援力度。在符合城市規劃前提下,有關管理部門要協調解決5G基站的選址和建設進場等問題。相關部門及單位要積極支援5G基站建設,修改完善相關標準規範,合理提高用電設計標準;做好5G基站設施的配套電網建設與改造工作,滿足5G基站設施的運營用電需求;同時為5G基站設施接入電網提供便利條件,開闢綠色通道,優化流程、簡化手續、提高效率,減免升級改造相關費用。要加強對5G等通訊基礎設施的保護力度,為5G發展保駕護航。
4.開放公共資源,提高共建共享廣度和深度。
加大公共資源的開放力度,除有法律規定以外,全面開放使用各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醫院、學校和文化體育科技類場館等公共機構的建築物及所屬用地,以及政府投資的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公路、鐵路、橋樑、體育、社群服務、公園、綠地等公共設施和政府投資為主的各類建設專案,為5G基站、通訊機房及配套通訊設施建設提供場所和便利。
根據5G基站分佈密集的特性,按照“巨集微結合,室內外協同”的思路,探索多部門協調機制,跨界整合社會杆、社會管和社會電等社會資源,推進鐵塔基站、路燈、監控、交通指示、電力等各類杆塔資源的雙向開放共享和統籌利用,減少對土地資源的佔用,降低綜合建設成本。推動具有“一杆多用”功能的城市智慧杆塔建設和改造,有效整合5G站址資源。
(二)依託平臺,實現資源匯聚。
平臺部署是培育5G應用、推動5G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5G產業平臺是研發5G重大創新應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行業企業、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載體。以構建5G產業生態圈為目標,打造5G產業公共服務平臺、5G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和5G產業交流合作平臺,推動5G測試驗證、執行監測、人才培養、創新應用推廣、全球交流合作等工作,促進5G產業融合發展,增強產業生態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1.整合資源,打造5G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打造5G應用測試環境。搭建5G測試驗證平臺,面向不斷演進的5G技術發展,提升測試驗證能力,推出完善的測試服務,滿足不同5G應用場景對測試驗證的需求,為江西省5G應用創新提供良好測試環境。
建立5G產業服務環境。對江西省5G產業生態發展進行跟蹤監測,對相關產品研發、技術創新、企業成果等情況進行多維度監測,為5G產業發展提供政策、經濟、市場等多方面資訊服務。對5G產業基礎資料進行整合、挖掘和分析,為改善產業執行環境提供支撐。
2.創新驅動,建設5G產業協同創新平臺。
制定標準,推動形成解決方案。鼓勵基礎電信企業聯合國內外科研機構,加速推動5G應用相關技術研發、標準規範制定、應用試點示範展示,結合具體應用場景,形成可行性強、統一度高的解決方案。
垂直融合,推進5G應用商業化。依託江西省智慧終端、軟體、新能源汽車、移動物聯網等產業的資源優勢,加快打造面向5G深度融合的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平臺,大力推進5G在垂直領域的商業化拓展。
配置資源,促進成果轉移轉化。鼓勵江西省創新能力顯著的相關龍頭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機構,整合各領域創新資源,組建5G創新中心,培養創新型人才,不斷優化創新環境,構建5G產業孵化器,推進5G相關科研成果迅速轉移轉化,打造5G科技創新叢集。
3.合作共享,搭建5G產業交流合作平臺。
舉辦5G應用賽事。面向全國,舉辦5G創新應用賽事或展示活動,通過各類賽事活動,進一步打造5G應用試點示範,擴大江西影響力。促進企業間交流合作、共同發展,構建5G產業生態體系。
開展5G高層次論壇。依託知名科研機構、大型企業、行業組織,組織開展5G產業論壇,在5G產業發展、科研成果、技術創新等領域加強與國內外的全方位交流合作,激發5G產業創新活力。
構建5G產業發展聯盟。組織5G產業相關企業、基礎電信企業、科研機構等成立江西省5G產業發展聯盟和“5G+VR”產業發展聯盟,精準對接各方需求,為企業需求對接、應用推廣、投融資等相關方創造合作機會,共同推進5G產業壯大成熟。
成立5G產業專家委員會。聚焦5G發展的重大問題和實際需求,優先從省新一代寬頻無線行動通訊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專家指導委員會成員中選擇專家組成江西省5G產業專家委員會,共建專家委員會祕書處及工作機構,充分發揮智庫作用,為江西省發展5G產業提供指導與建議,貢獻智慧和力量。
(三)發揮優勢,深化融合應用。
統籌5G三大典型場景,深度挖掘各垂直領域對5G應用的需求,立足基礎、發揮優勢、突出特色。通過5G在各垂直領域的應用不斷做“新”、做“特”、做“實”,探索形成可複製推廣的模式,併發揮輻射帶動效應,打造“5G+”生態系統,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藉助江西省VR產業先發優勢,實現5G與VR技術深度融合,並結合“紅色、綠色、古色”文化旅遊資源,推動文化旅遊智慧化發展;擴充套件5G在智慧製造、柔性製造中的融合創新應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立足汽車製造的生態優勢,引領智慧網聯汽車領域發展;在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農業方面創新5G應用,提升智慧城市效能,助力現代農業強省建設;積極拓展“5G+醫療”新模式應用,推進江西特色智慧醫療建設。
1.發揮“5G+VR”先發優勢,推動文化旅遊智慧化發展。
發揮南昌市VR產業先發優勢,積極推動南昌VR小鎮和國家級VR產業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強化中國(南昌)VR產業基地牽引作用。依託5G試點和商用,促進5G與VR密切融合,利用VR創新中心、體驗中心、展示中心、雲中心、標準平臺、教育平臺、資本平臺、交易平臺等“四大中心、四大平臺”,構建融合創新的“5G+VR”生態圈。面向資訊消費升級需求和行業領域應用需求,加快整機裝置、感知互動裝置、內容採集製作裝置、開發工具軟體、行業解決方案和分發平臺的研發,豐富VR產品的有效供給。重點發展增強現實技術(AR)/VR硬體、內容製作和跨界服務等新業態。
硬體及分發平臺方面,重點驗證大連線、互動類業務能力,推廣新型視聽終端產品普及;發展端雲協同的網路分發和應用服務聚合平臺,推動建立高效、安全的VR內容與應用支付平臺及分發渠道。內容製作方面,重點向用戶提供便捷的VR視訊製作、編輯和直播能力,推動AR/VR技術平民化,豐富AR/VR視訊內容庫,支援通用技術服務企業提供系統整合、壓縮解碼、數字版權和視訊分析等技術服務。跨界服務方面,結合4K/8K超高清視訊,推動“5G+VR”在創意產業、文化和旅遊等細分領域的應用發展,重點以“VR+江西特色文化資源”為主線,打造VR“殺手級”應用服務,營造江西特色的5G網路視聽生態圈。
推進“網際網路+文化旅遊”行動,進一步夯實全省文化旅遊資訊化平臺建設,瞄準文化旅遊智慧化建設,實現文化旅遊與4G/5G、VR、人工智慧、物聯網、無人機和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的融合發展。凝聚文化旅遊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實現“一部手機傳承文化、一部手機暢遊江西”的創新模式,開啟“文化旅遊革命”。以南昌市、鷹潭市和上饒市為先行示範,以“紅色、綠色、古色”為牽引,將旅遊業智慧化向全省旅遊經濟圈進一步深化。
2.加速“5G+工業網際網路”創新應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協同推動5G、網際網路協議第6版(IPv6)、高頻寬虛擬專網、無源光纖網路(PON)、移動物聯網和下一代無線智慧網(NGB-W)等網路技術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的應用部署。支援贛州市等地開展工業網際網路示範應用,不斷深化“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業”,提升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水平。
加快5G邊緣計算、人工智慧、AR/VR等新興前沿技術在工業網際網路中的應用研究和探索。支援龍頭製造企業、基礎電信企業、網際網路企業、科研院所等合作共建工業網際網路測試環境和測試床,開展面向工業網際網路的5G網路技術試驗。
發揮5G高速率、廣連線、低時延特性,圍繞有色金屬、航空製造、石油化工、中醫藥、服裝和家居等特色產業培育、引進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並開展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運營管理等業務,推廣基於5G的工業網際網路新型製造模式,促進產業規模壯大和聚集度提升。鼓勵龍頭企業利用省內資料中心資源,建設企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開發滿足企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需求的多種解決方案;鼓勵大型企業實現基於5G的工業網際網路在工業現場的應用;推動低成本、模組化的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在中小企業部署應用。實施工業應用程式(APP)培育工程,支援製造業企業、基礎電信企業、軟體開發商、平臺企業、科研院所基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構建或開發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特定需求的專用工業APP。
3.構建“5G+車聯網”應用生態,搶佔智慧網聯汽車引領地位。
制定省級自動駕駛路測法律法規,優化政策環境,簡化相關手續,降低車企在測試中的成本。加強智慧網聯汽車技術創新,加強跨行業合作,支援整車企業跨界深度合作,建設車聯網支撐平臺,結合環境感知、車載作業系統、高精度導航等核心技術,研發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智慧網聯汽車,實現“5G+智慧網聯汽車”融合發展。
完善各汽車廠區5G網路覆蓋,並在南昌市、上饒市、贛州市、九江市、鷹潭市、新餘市、景德鎮市和贛江新區等地開展智慧網聯汽車試點,積極推進自動駕駛試點示範小鎮建設,搭建融合5G網路的車輛通訊解決方案(5G-V2X)場景測試示範場地,用於測試不同場景的自動駕駛。前期重點驗證市區路況低速碰撞預警、盲區監測和360度環視(含基於視覺的車道偏離警示系統功能)等車輛網聯化技術,中期重點驗證L2級別智慧駕駛和自主泊車(車位叫車)等初級智慧駕駛技術,後期重點驗證L3級別智慧駕駛等有限自動駕駛技術。
以“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試點工作”為契機,融合人工智慧、大資料、智慧物聯、北斗導航定位、車路協同和高精度地理資訊系統(GIS)等先進技術,構建面向國家交通控制網的智慧公路。利用5G低時延、高可靠特性,探索路側智慧基站系統應用,選取有代表性的高速公路,開展車路資訊互動、風險監測及預警、交通流監測分析等試點。結合基於北斗高精度定位的一體化應急管理與指揮排程系統和基於三維實景的高速公路設施資產管養及大資料決策支援系統,提升路網安全與執行效率,為自動駕駛奠定基礎,探索形成江西特色的智慧公路運營管理新模式。
4.推進“5G+智慧城市”全面應用,提升城市執行效能和服務水平。
藉助“社會治理5G應用”和“民生服務5G應用”試點,參照國家《新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和《江西省智慧城市建設基本指導目錄(試行)》等檔案,以江西省智慧城市建設需求為導向,支援南昌市、新餘市、上饒市、鷹潭市、萍鄉市、吉安市等地結合各自需求和特點,積極運用5G技術推動智慧城市應用演進升級,提升城市執行效能。
鼓勵基礎電信企業建設跨行業5G應用接入和支撐平臺。結合大資料、雲端計算和人工智慧,發揮5G高頻寬、低時延、廣覆蓋和邊緣計算等技術優勢,科學有序推進5G在城市精準治理、惠民服務和生態宜居等重點領域應用示範。圍繞精準治理,推進5G與市政設施管理系統的深度融合。推廣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照明、智慧電網等應用,實現城市執行狀態的精準、智慧感知,有效支撐城市的規劃建設、應急指揮和管理決策,增強城市執行管理和安全保障能力。圍繞惠民服務,推動5G與社會民生深度融合,推廣智慧養老、智慧醫療、智慧旅遊景區、智慧文化場館、智慧家居和智慧酒店等重點智慧應用專案,促進民生服務向普惠化、便捷化、均等化方向發展。圍繞生態宜居,以5G技術為核心手段建設生態環境要素監控體系,推廣智慧小區、智慧環境、智慧水利等重點智慧應用專案,提高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和資源高效利用能力。同時,探索智慧城市運營新模式,將智慧路燈作為綜合應用載體,在其上附加基礎電信企業基站、天網監控攝像頭、交通和人流監控攝像頭等,採集各類資料,併合法開放給第三方進行大資料探勘和應用。
由政府主導依託5G技術搭建政務5G專網,充分利用5G技術優勢,建立智慧交通、智慧指揮、智慧管理的大資料智慧化警務體系,解決公安等行政部門在指揮排程、交通管理、應急處突等方面因通訊網路訊號覆蓋差、通訊頻寬窄、應用場景少而造成的工作不暢等諸多問題。
5.打造“5G+農業”應用體系,助力現代農業強省建設。
加速寬頻無線網路在農村地區的覆蓋部署,滿足農村生活居住區及農業示範園區、主要農業種植和養殖區的用網需求。選取生豬養殖、柑橘種植、水稻種植和蔬菜大棚等特色領域,推進5G應用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各環節加速融合。以病蟲害防治、土壤成分檢測、溫溼度監測等應用為抓手,推動畜禽和水產標準化、規模化養殖,促進5G在農業生產環節的應用,培育農業網際網路體驗小鎮,建設“5G+農業”示範基地。
基於5G打造農業生產銷售全流程閉環體系,實現監測、生產、銷售、物流等農業全流程閉環管理,形成可向全國推廣的農業智慧化解決方案。通過以點帶面的示範效應,打造以5G為帶動的現代農業強省。
6.推動“5G+醫療”新模式應用,塑造生物醫藥發展高地。
充分發揮5G典型應用的輻射和示範帶動效應,推動應用的多元化、差異化發展,面向醫療、生物醫藥等生命健康領域,推進醫療資源的遠端供給,提升生物醫藥產業全週期競爭力,做強江西特色智慧醫療。大力發展基於5G的民生服務,推廣5G家庭醫生和康養助老服務等應用,實現精準醫療和智慧養老。對接“國家醫藥國際創新園”和“中成藥國家創新型產業叢集試點園區”,探索5G在醫療檢測、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及保健品研發、生產、冷鏈配送、產品溯源和銷售過程中的應用,助力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打造江西省現代醫藥科技創新基地。
(四)抓住重點,促進產業發展。
以江西省優勢資源為基礎,以全球5G產業發展為導向,快速佈局5G基礎產業,利用5G普適賦能,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大力培引5G頭雁企業,打造5G產業方陣,落實“03專項”政策,匯聚5G產業創新能力,實現江西省5G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1.立足自身優勢,快速佈局5G基礎產業。
藉助京九(江西)電子資訊產業帶電子元器件、智慧終端、軟體產業的較好基礎,快速佈局5G關鍵器件、智慧終端和應用軟體等5G基礎產業。
立足江西省電子資訊產業優勢,鼓勵先進企業聯合省內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產業聯盟等,開拓5G市場,重點加快高效能、低成本、低功耗的關鍵器件的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推動整合化、智慧化發展,形成5G關鍵器件的生產能力。
依託南昌市、鷹潭市、吉安市、贛州市、新餘市等地的移動物聯網、移動智慧終端產業,加速佈局支援5G技術的終端,重點研發適用於可穿戴裝置、智慧家居、智慧旅遊、智慧城市等應用的5G智慧終端產品。鼓勵骨幹企業整合行業資源,打造上下游產業鏈,降低企業成本,形成規模效應。
以江西金廬軟體園、用友南昌產業園和贛州市章貢區軟體產業孵化園等園區為立足點,鼓勵軟體企業聚焦5G需求,面向5G不同垂直行業的應用場景,研發適應該領域的定製化軟體產品,打造5G特色軟體產業。
2.利用5G賦能,加快數字經濟發展。
以萬物互聯、智創未來為導向,利用5G發展的重大機遇,推動“5G+網際網路”深度融合,圍繞產業鏈,打造創新鏈,實現價值鏈,以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為牽引,匯聚創新要素,推動協同創新,不斷催生新型網際網路企業,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力爭培育全國百強網際網路企業3-5家或“瞪羚企業”10家左右。
以智慧製造、綠色製造為導向,聚焦有色金屬、鋼鐵、汽車及零部件、建材等傳統產業,運用5G技術提高傳統產業生產製造效能,通過技術升級、模式創新等手段,引導產業向價值鏈高階發展。
以高階化、集約化為導向,重點培育壯大電子資訊及新型光電、航空製造、光伏、新能源汽車及鋰電等新興產業,融合5G技術發展,實現戰略性產業倍增。
以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為導向,引領5G技術與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深度融合,深入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打造數字經濟新方向,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3.培引“頭雁企業”,打造5G產業方陣。
搶抓5G發展先機,把握全球5G發展態勢,以培育本地、引進外部5G產業頭雁企業為抓手,發揮頭雁效應,打造5G產業方陣,推動江西省5G產業集聚發展。
扶持本地軟體開發、感測器、智慧終端、自動駕駛等領域發展基礎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企業,儘早佈局5G產品研發等工作,培育本地5G產業“頭雁企業”。面向全球,選取技術先進、產品市場競爭力強、發展空間大的重點知名企業,開展精準招商,與江西省5G產業鏈深度銜接,選擇合適載體落地,帶動全省5G產業協同發展。
4.落實“03專項”政策,匯聚5G產業創新能力。
立足於數字產業化,結合“物聯江西”建設,緊密對接省“03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工程的組織實施,在晶片、模組、裝置、終端、應用等產業鏈各環節,系統開展富有成效的5G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強化新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推進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改革,提升科研人員和單位的自主性、積極性,推動更多專案集聚。深化科技領域簡政放權,建立科技重大專項成果入省入園“綠色通道”,為專案落地實施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優化5G產業要素配置,為傳統產業發展賦能,推動新興產業的培育,實現重點關鍵產業的突破,匯聚5G產業創新能力。
(五)強化管理,構建安全體系。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5G網路基礎設施安全的整體佈局、頂層設計和綜合防控能力建設,依法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強化5G資料安全服務,實現對各類安全敏感事件的智慧化識別、實時預警、動態研判和應急處置。建立健全規範高效的5G網路安全保障體制機制,提高綜合保障能力。
1.加強5G網路設施安全防護。
統籌5G網路基本安全和個性安全需求,加強5G網路安全防護,強化5G網路安全架構,保障多種應用場景下的5G通訊安全。同時,適時將5G融合業務相關垂直行業的重要資訊系統納入監管範圍。重要資訊系統與安全防護設施要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執行。加快推進5G產業中自主可控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提升網路、應用、資料和終端裝置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強5G產業安全技術支撐能力,著力提升隱患排查、風險發現和應急處置水平。
2.強化5G應用資料安全服務。
創新雲和大資料安全服務模式,推動基礎電信企業、網際網路企業等採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強災備能力建設,提高災害響應能力。構建綜合安全態勢感知預警平臺,實現對各類5G應用資料安全敏感事件的智慧化識別、實時預警、動態研判和應急處置。提升5G資料資訊的保護和網路攻擊的防範能力,築牢網路安全、資料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防線。
3.健全5G安全保障體制機制。
以5G產品和系統的執行安全、網路安全和資料安全為重點,明確相關主體責任,定期開展安全監督檢查。堅持技管結合,完善安全保障體系,健全安全事件應急處置機制。促進政府內部、政企之間的資訊依法依規共享,實現網路安全事件的大資料探勘分析,提高網路安全威脅的識別、預警、研判和處置能力。依法對關係國家安全的5G網路和資訊系統採購的重要網路產品和服務進行網路安全審查,重點審查網路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做好5G系統定級備案、測評等工作。
四、空間佈局
依據江西省現有產業空間佈局,統籌區域優勢和基礎,圍繞各設區市均衡發展的原則,合理佈局5G產業空間分佈。以京九(江西)電子資訊產業帶為軸,以南昌市為交匯點,緊抓贛江新區開展全面規劃建設的機遇,打造“三區一帶”空間佈局。
圖:“三區一帶”空間佈局
網路標杆區:5G通訊基礎設施與贛江新區同步規劃建設,實現5G精品網路示範區,打造全國5G網路建設的標杆。
核心引領區:以南昌市、鷹潭市資源優勢為載體,實現5G產業引領發展,聚焦網路部署、平臺建設、應用示範、產業聚集全面發展,力爭打造江西省兩個5G核心示範城市。
創新應用區:立足優勢領域,融合5G應用,著力打造贛州市、九江市、吉安市、上饒市、宜春市、撫州市、新餘市、萍鄉市、景德鎮市為5G創新應用區,推動5G在大資料、雲端計算、工業網際網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垂直領域的創新應用。
產業集聚帶:承襲京九(江西)電子資訊產業帶,按照“一軸(以京九高鐵沿線經過的南昌市、九江市、吉安市、贛州市四個城市相連形成的經濟走廊為軸)、四城(依託九江市、南昌市、吉安市、贛州市打造電子資訊產業城)、十基地(重點培育十個電子資訊產業基地)”總體佈局,打造集晶片、模組、感測器、智慧終端等於一體的5G製造研發產業集聚帶。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統籌協調。
建立全省5G發展協調機制,明確日常辦事機構,加快解決5G發展跨區域、跨領域和跨部門的重大問題。充分發揮江西省5G產業專家委員會高階智庫優勢,協助指導和謀劃5G產業發展戰略。依託江西省5G產業發展聯盟,開展5G相關技術、產業及扶持政策研究,推進5G領域相關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和規模化應用。
(二)加大資金支援。
加大對5G關鍵技術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產業化和網路安全等重大專案和應用示範的支援力度。在江西省發展升級引導基金的框架下,支援設立符合市場化運作條件的5G產業子基金,充分發揮財政性資金的撬動作用,建立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各設區市要加大政策和資金的支援力度,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各設區市和有關部門要積極爭取國家5G領域相關專項資金和專案落戶江西。
(三)優化發展環境。
完善加快5G發展的配套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堅持培育和招引相結合,打造有利於5G網路、平臺、應用、產業集聚發展的生態環境。強化5G網路規劃建設的統籌管理,配套出臺支援5G網路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充分利用各類媒體資源,正確引導輿論導向,增強公眾對通訊基站電磁輻射的科學認識,營造支援5G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的良好氛圍。
(四)創新人才政策。
依託省“雙千計劃”等我省重大人才工程,加快構建引才網路,及時釋出引才目錄,大力組織開展引才活動,充分發揮用人單位主體作用,鼓勵採取剛性引進和柔性引進相結合方式,面向國內外引進一批5G領域高階人才。加強5G關鍵領域人才儲備,發揮高校、企業、科研機構等協同作用,培育5G高階技術人才和應用型創新人才。支援5G高階人才創新創業,快速構建5G產業人才隊伍,完善人才使用評價機制,強化人才激勵。
(五)加強支撐服務。
完善5G公共服務支撐,加強對5G網路、應用和產業的動態監測,提升科技成果應用轉移轉化效率效能。穩步開展高階諮詢、測試驗證、裝置租賃、融資擔保、產融結合等綜合支撐服務,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鍊,為5G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健全5G標準體系,圍繞江西特色優勢產業,形成5G重點行業應用標準規範,並加強標準規範的有序實施與監督檢查,構建相互銜接、協調配套的行業標準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