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盤:如何建立運營知識體系的

1.未來內容的走向:
從2月16號到現在,一個月的時間,關於運營知識的文章,寫了已有4篇,基本上都是在闡述基礎理論的內容。按這個節奏走下去,應該逐漸轉變為實操的內容。但我自己平時又很糾結:我不喜歡太極端的東西。
如果一直太理論,就很陷入學術的研究,不實際;但是講實操,我自己又認為,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隨意複製的,用處不大。
所以很糾結。
2.意外的啟發:
最近正好看了一本書,跟運營不算是直接相關的,叫《這樣讀書就夠了》。其中給到的啟發是,之所以我們現在比較關心:如何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是因為不管你是希望成為一個技能專精的運營人、運營技巧高手,還是打算往管理層走,完善的體系可以輔助你更好的帶人和管人。
所以藉由此。
不管你是在目前運營工作中遇到了何種問題
不管你是否是一個剛接觸運營還未成體系的小白
不管你是否已通過自我學習也構建了自己體系的夥伴
今天我想“覆盤”一下
我的運營知識體系以及我是如何建立的

1.什麼是運營?

運營是在產品和使用者互動的過程中,通過手段或者各種手段的組合,作用於人使其產生動作效果,從而讓互動的過程變得更好
- 我的理解
運營雖說是作用於人或者運營使人產生動作效果,這個說法它是可以有點模糊的,畢竟產品設計雖然說是作用於產品的功能設計,但一樣也可以讓使用者產生動作效果。
所以要結合到互動這一連貫流程去分辨,因為運營產生之後會驅動兩種不一樣的後續動作,變成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運營驅動運營 or 運營驅動產品
運營驅動產品,就像是運營之後,忽然覺得是產品的功能不行,才導致的運營失調、出現問題,然後就開始想著是不是去調整功能啊這些,這樣就會偏離了運營本身。
- 舉個例子
當運營出現問題,先從產品功能身上找
16年早期的時候,我在做公眾號的運營,說實話這種問題在公眾號上出現非常明顯。因為一般一個公眾號是配一個運營(也叫小編),由於第三方的特性,公眾號除了可以推送文章給粉絲,還可以編排推送文章的組成、設定欄目等等。
一開始運營的時候,見粉絲並沒有什麼明顯變化,對比一些大號、競標,人家都有什麼粉絲投稿、粉絲專欄、問答板塊。不行,為了促進使用者的活躍度,我也增加每天一個的問答文章。結果堅持不到1個月,產出更新累的不行,收效也很低。
- 反思一下
如果當時我假定的使用者活躍度不夠是對的,那就是我活躍使用者的手段出現了什麼問題,而不應該是先從產品的角度出發:
我其他的運營手段根本無法照成活躍的效果,我需要另外增加活躍的手段;
而活躍手段的選擇中,直接開闢一個新的板塊,沒有考量我的產出和收益,結果直接導致最後的不了了之。
- 小小結論
所以做運營的,要從手段來也要回到手段去。手段可以產生經驗,也可以出現問題,但不要馬上去找產品功能的問題。
一來是對自己本身工作的不負責,二來是越俎代庖做了產品設計的工作。
問問自己
- 回想下最近的運營動作,其中的影響因素有多少是產品本身的問題,又有多少是自己細節操作不當的問題;
- 如果排除完其他因素,你會去把這一問題跟產品經理溝通嗎?如果自己又同時扮演產品的角色,你會增加這一功能嗎?怎麼判斷?
• • • • • •
2.為什麼會有運營?

運營保障的就是流量,通過使用者滿意滿意度衡量流量的質量,也衡量變現(流量變現)的效果
藥丸
- 我的理解
不管什麼樣的工作設立,都是為了讓公司更好的賺錢。運營也一樣,如果只是單純的保障流量,那就是運維了:
你無法在原流量變現的基礎上提高變現率(ARPU)
你也無法在原變現率的基礎上增加流量基數(DAU)
所以你的運營是沒有結果的(變不了現)
所以不管是使用者滿意度也好,還是AARRR也好,最核心的是 傳播和轉換 ,也叫 裂變和變現。
- 舉個例子
又不賺錢又不漲粉
17年趕上了公眾號的電商變現,其中一個號,20W的粉絲1個月也就收益4千元,利潤很低,拋開毛利等等因素,這時候我就跟其他運營者出現了矛盾:
1.這個號有廣告報價的,但是接不到,就被其他運營者拿來算ROI,說一個月上那麼30條電商(非頭條),還賣不得多少錢,比廣告少多了,所以想停掉電商
(你廣告又接不到,做電商怎麼了?難道有什麼廣告主是不允許你賣東西的?)
2.這4千塊錢拿來做活動漲粉也不願意,說漲粉沒有用,4千塊漲不了多少?
(你的轉化率就擺在那裡了,靠挑品提高效果微乎其微,或者說投入產出不高,可能要挑很多品,才會爆一次,那先擴充基數不可以嗎?)
結果到現在這個號還在做,粉絲數和轉化率能上去多少不敢想象
- 反思一下
有時候做運營的確一開始沒辦法考慮到變現那麼長遠的東西,可能就是一個很基礎的崗位。但最簡單的公式:
利潤=可轉換粉絲數 X 轉化率(是不變的,二者提高哪一個都可以)
所以一開始,你可能就只能想著漲粉,把粉絲培養成可轉換的粉絲,然後再到變現。
- 小小結論
所以運營為什麼存在,我們的存在就是保障了變現,保障現在的變現,也可能是準備未來的變現。不要跟我說你會漲粉,會漲粉和會漲可變現流量是兩回事。
問問自己
- 你現在運營的產品能變現了嗎?它變現的利潤能平掉你的工資不?
- 暫時無法變現,還沒到變現的階段,想漲粉自己又沒錢怎麼辦?
• • • • • •
3.運營怎麼做?

掌握有資料驗證過的手段 and 弄它!
- 我的理解
運營的目的簡單來說AARRR,核心前面也說了:裂變和變現。而手段呢,無非就是直接和間接,因為都是要接觸人的,但是具體什麼手段就不重要了,畢竟每個人的習慣都是不一樣的。
最重要的是你自己驗證過的,有資料的。
不要別人刷了次屏,搞了個覆盤分享,就樂呵呵的變成了自己的手段:你能學到80%,記得60%,用到40%,達到20%的效果就不錯了;對於部分運營手段,已經有了比較全面的知識時,也要學會選擇。
- 舉個例子
知識也會害人的
1.之前面試一個內容運營,前面幾趟聊下來,個人的狀態還是不錯的,決定針對細節問題考核一下,我就問了:“現在微信開啟率低下,假如原因是在標題這一塊,你打算怎麼改進” 當時問完,現場安靜了一下,我還想說是不是要求太高了,結果他忽然變得十分自信,拿起手機跟我說:“我這裡收藏了《微信取標題3000大法》,每一篇文章我都會選取一個最合適的方法給他….”我的天吶3000大法,一年不斷日更寫滿8篇都做不到的,你一個標題就用3000大法,是不是有點可怕了
2.有一個同事,最近我們正在為做活動運營而煩惱,突然有個同事大喊說:“我找到了網易內部刷屏資料覆盤PDF”,瞬間大家的注意力都過去了,“這份資料原價998,現在只用299,今天我先買,到時候大家一起看,就不虧了”,他剛說完,感覺公司的韭菜都倒了一波,剛準備教育他,他又來了一句:“我又找到了一個5塊的資料,我先買這個,這個不夠用,我再買原來那個….”
- 反思一下
現在別說做運營,做什麼都有各種的資料、文件、課程,系統的、碎片的應有盡有,不是說我看不上那些資料,只是說現代人不缺資訊也不缺獲取資訊的渠道,更不缺整理資訊的能力,怎樣把資訊變成實際的動作和真的行動,才重要。
- 小小結論
所以運營做什麼,無論你已知還是未知,根據目的和手段的表格排列整理一下,選擇一個你當下需要用的,弄他!然後把資料記下來,逐步升級~
問問自己
- 根據上面的表格,你能把運營所涵蓋的手段分為幾類,你現在最常用的又是哪一個?
- 如果你在一個有著10W使用者的產品做運營,你做過的增粉手段是可以增加1000,那換成100W使用者的產品,你繼續用這個手段,能增1W嗎?
• • • • • •
3.如何做好運營?

自己給自己定KPI
- 我的理解
運營就是圍著KPI轉的,完成KPI,完成績效,獲得相應的工資和回報,這是個很正常的邏輯。但是KPI也可怕,不是什麼KPI都能輕易完成(這句話表述不對,能輕易完成的就不配做KPI了)總會有完不成的時候。
不管KPI是否完成,大多數的KPI,對於運營者來說都是被動接受的。
而自己給自己定KPI的人,除不單單表明向上的管理中,瞭解領導的KPI(主觀能動性),同時應該也具備了對自己運營能力的深入瞭解(上述)。
- 舉個例子
數學不只有平均數
今年年初,跟個朋友交流,她們準備要制定今年的運營計劃,叫我幫看看,這裡看的呢不是朋友的,而是她也跟我試著向底下的小朋友安排了自定KPI的任務,正好也是個小專案,當做作業了。結果有個小夥子的計劃,讓我很無語:今年計劃漲粉12W,平均每個月1W,我問為什麼是12W,他說12除得盡、除得盡、除得盡……
- 反思一下
這個目標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不是領導層很難決策出目標是否定高了還是定低了,但是看他拆解的方式,平均每個月1萬,這就很不科學了,兩種方向解釋都不對:
1.你原粉絲數為N,第一個月完成的情況下,實際漲粉率是1/N,粉絲數變為N+1,到第二個月完成的情況下,實際漲粉率就是1/N+1,粉絲數變為N+2。 如果每個月都能完成,說明你的確厲害,但是你也只有第一個月是認真漲了粉的。
2.增粉是一個階梯式的增長,那粉絲的增加應該是:1、1、2、3、5、8類似這樣的梯度, 但是粉絲數越少,最初的粉絲增長需要的時間也就越多 ,所以每一個階段要花的時間又反向變成5、3、2、1、1(合計12),所以第一個1W粉要花5個月,第二個1W粉要花3個月,第三個2W粉要花2個月,第四個3W粉要花1個月,第五個5W粉要花1個月(這個可能不準,隨意推的)
- 小小結論
所以想要把運營做好,自己給自己定KPI,也就是學 會目標拆解,擁有可行手段,結果二次驅動三件事
問問自己
- 你現在的KPI是多少,是老闆給你的,是這個產品需要這個KPI,還是覺得你就應該能做這個KPI?
- 你的KPI是怎麼拆解的?最近一次的覆盤有幫助到什麼嗎?
• • • • • •

最後了,回到最初的問題
“我的運營知識體系以及我是如何建立的”
用了4個連續的小問題做線索
- 運營是什麼?
- 為什麼需要運營?
- 運營做什麼?
- 如何做好運營
其中,我在闡述觀點和舉例佐證的時候加了個
我的理解板塊,目的是為了:
只有你能理解了問題,才能真正理解答案
OK,最後一波反問:
問問自己
如果按照上面的4點線索
真正的問題是什麼 真正的答案又是什麼
你怎麼寫呢?
文: 外號藥丸@外號藥丸(nameyaowan)
首席增長官CGO薦讀小紅書推廣:
更多精彩,關注:增長黑客(GrowthHK.cn)
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術和資料來達成各種營銷目標的新型團隊角色。從單線思維者時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產品發展的因素,實現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帶來的有效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