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活下來的線上外語機構,都逃不過三大網路法寶
原標題:線上外語領域的三大網路法
整個線上外語領域,數不勝數的平臺都在佔據屬於自己的一份市場。在這片最有價值的紅海領域,佔有一席之地談何容易,居高不下的運營成本,高價人力和教師成本等等,縱觀大部分線上外語平臺,真正生存下來的機構們,都逃不過三大網路法寶。
競價廣告方式
線上外語的獲取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教育、金融和醫療三大領域是支撐百度年度收入支柱。越是簡單直接的方式,越是效果最好的。教育是把錢都給了網路廣告公司,線上外語平臺更是如此。競價廣告獲客,是大部分線上外語平臺最重要的客戶來源。放棄這個渠道,就意味著放棄生存了,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線上外語平臺廣告基本都是相似的,以結果為導向,通過頁面收集客戶資料或者網頁諮詢獲取使用者資料,進而形成自身網路客戶資源池。因此,過於複雜的頁面,反而不利於流量的轉化,展示出品牌、教研、產品,教師團隊即可滿足需求。
但是,並非所有線上外語平臺都是依靠競價存活,如滬江網就是依靠自身渠道,得以不斷成長壯大。建立屬於自身的網路流量體系,減低整個線上獲取客戶的成本,通過優質內容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習者,而通過活動或者促銷來轉化學習者,進而滿足自身利益需求。
從零開始,最容易忽視就是品牌和口碑的維護,會影響到續費能力。過度的消費使用者對於平臺的信任,最終受損的依然是平臺自己,站在利益面前懂得捨棄。
資訊流廣告方式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應運而生的今日頭條成為一方霸主。而隨著今日頭條的崛起,資訊流廣告成為一個獨特的廣告體系。新型的廣告模式,是成本低,效果好的方式(注:僅針對部分投放大的教育企業)。並非所有的機構都能意識到這種廣告好處,而真正嚐到厲害的是線上外語平臺,憑藉著自身充裕的資金流,同時獲取大量網路資源。
廣告圈有個謠言:資訊流廣告效果不好。可是,真正的事實並非如此,要視乎實際情況而決定:一是投放金額是否足夠大,如投放一萬比投放幾千就能覆蓋更多,效果肯定更好;二是投放是否以獲客為主,有些投放主很自以為是或者領導味很重,什麼都想表達出現,最終什麼都沒有說到,資訊流落地頁的重要性比競價更重要。
另外,大部分線上外語平臺都錯過最好的資訊流投放的節點,而那些能夠順勢而起的機構背後必定是有這塊。現在大家都爭相進入這個資訊流,最終的結果還是跟競價一樣,越早進入越好,紅利期就那麼長時間,誰吃到是誰的。
品牌轟炸方式
大凡能夠有穩定使用者的機構,必定做的一招是公交、地鐵等大範圍的品牌轟炸,給線下使用者造成一種既視感很強、品牌很強、機構很大的效果,進而吸引線下使用者轉化到線上來。而且由於有專業的營銷團隊操作,必定能達成好的效果。其中目的有幾個:一是吸引資本方注意,進而利用優質的利潤情況,吸引融資;二是品牌潛移默化的影響,影響使用者在線上的點選選擇;三是轟動的視覺效果。
線上外語獲客渠道很重要,但是這些前提之一是平臺自身與其它平臺的差異化,有些主打菲律賓外教,有些是美式外教等等,這些都是差異化,否則相比其它,使用者為啥選擇你。
事實上,使用者對線上外語品牌知之甚少,唯有已經有付費體驗的人才會真正瞭解,否則更多的來源網路新聞、線下視覺。因此,不必擔心線上外語品牌能夠阻擋你的成長,大品牌如果缺了廣告投放,對於使用者來說依然是小品牌,所以大品牌更加重視品牌投放。
第二是自身的產品設計,第三是真正的培訓效果,否則使用者憑啥再次續費。不要認為線上外語品牌很重要,其實並非如此,大部分人都認為品牌影響力很大,造成大型線上外語平臺強大,那並不是真的。它強大的真實原因,是其背後優化後的產業鏈。線上使用者很難形成品牌傳播,線上外語不像淘寶、京東等,使用者群體少,而且天南海北,很難形成真正的網路口碑傳播,更多的是廣告產生的錯覺,這就是事實。(本文摘編自《經理人》雜誌284期,文 /黃嘉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