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盯上了新iPhone的售後生意,想讓你手機壞了不維修只換新
當很多人還在糾結是否下單萬元新iPhone時,京東已經盯上了iPhone的售後生意。
趕在iPhone發售之時,作為蘋果官方授權零售商,京東與蘋果再次達成深度合作,在原有的“京享無憂”服務之上,承包了在京東購買iPhone的使用者售後體系。
以換代修是本次京東和蘋果合作的核心。按照以往的做法,一旦新iPhone損壞,很多使用者第一時間的想法是維修,但現在京東則想讓使用者直接換新,不再維修。具體表現為兩種情況:
1、裝置使用時出現任何質量問題、意外損壞,使用者都能享受蘋果原廠提供的以換代修; 2、如果是服務期內出現本身質量問題,則免費換新。
當然隨著手機螢幕的越來越大,如果只是螢幕損壞,使用者可以選擇只花188元更換全新螢幕,或者花628元做整機更換。
不再只想賣手機
其實說白了,“京享無憂”的換修無憂服務板塊就相當於京東版的AppleCare+,AppleCare+是蘋果官方推出的針對移動裝置的維修計劃服務,伴隨著iPhone日趨變薄變脆,它的重要性也日益體現。只不過京東版的Apple Care Service靈活性更強,且根本無需出門就能享受蘋果官方同樣的售後服務。
整個環節的運作流程上,新品購買主要是京東主站業務,而舊品回收等二手相關業務則是通過拍拍二手進行承接。
為了加深與蘋果的合作,京東還特別成立了蘋果經營部,蘋果經營部負責人段勇表示,過去蘋果要對接京東,實際上要接觸多個部門,每一個部門的不同階段發展節奏和訴求點都是不一樣的,蘋果早就希望能夠有一對一的對接關係。新部門的成立恰恰滿足和推進了這一需求。
京東與蘋果的合作早已有之,2009年京東平臺就開始售賣iPhone的產品,2016年iPad如日中天之時,京東專門針對iPad在成都成立一個客服團隊,投入大概百十號人專門負責對iPad使用者的服務。
但是在此之前,京東更多的是一個銷售蘋果產品的渠道屬性。如今,除了銷售手機之外,京東開始去做一些銷售加服務的整體性合作。
段勇認為,這種合作模式是網際網路發展和使用者需求使然。電商初期,使用者到線上購買只是貪圖價格便宜,伴隨著使用者電商消費越來越成熟,價格不再是唯一的刺激因素,更多要考慮到整個的產品質量和服務。
事實上,即便近年來蘋果的創新能力備受吐槽,但它依然是通訊行業的風向標,往往能引導行業中其他品牌做相似的事情,如今已經把整個行業的競爭焦點逐漸轉向服務的領域,表現在蘋果在軟硬體、線下和線上旗艦店的統一服務體系。
京東聯合蘋果將acs和mysetup服務體系複製到線上,同時針對京東平臺的使用者進行更多服務的定製化。
以這次同步推出的“上手無憂”服務為例,雖然很多使用者拿到手機、買到了iPad或者電腦之後,基本的操作比較瞭解,但有一些更深度應用,甚至個性化的設定使用者並不清楚。給購買蘋果產品的使用者提供線上30分鐘免費的一對一入門輔導,對於小白使用者、老年人就顯得十分必要。
京東的拍拍二手服務
能夠在單個App內實現以舊換新服務,京東是電商平臺的第一家。從這次與蘋果的合作中,iPhone新品首發當天,京東除了售賣產品,還會拿出一系列以舊換新的回收專案,這背後其實凸顯了京東對二手手機市場的佈局。
2014年9月,京東上線了以舊換新及回收服務,目前已經涵蓋市場主流3C品類及品牌產品。2017年12月,京東正式釋出“拍拍二手”,整合回收、檢測、再加工、銷售等逆向供應鏈資源。
京東拍拍二手總經理王永良並不否認二手市場的潛力,手機回收市場處於快速增長期。不過他也解讀了當下制約二手手機市場發展的困境。
王永良認為,現階段二手手機交易市場充斥著很多的假貨、問題機,普通購買者難以辨認,很容易上當受騙,同時二手手機實際價格不明確,售後服務的缺失也使得很多使用者對二手手機市場敬而遠之。
京東的做法是,通過拍拍二手回收服務滲透到新機購物場景,讓使用者在買新機的同時,能夠直接以舊換新。這樣可以利用京東平臺的背書,對魚龍混雜的二手市場建立一個的標準和監管。
事實上,二手行業作為一個高度分散,且在各個品類裡面都是高度垂直而且專業化的一個業態,京東已經不再單純依賴於自身平臺。
前不久,京東剛參與投資愛回收新一輪1.5億美元融資,維修平臺極客修也與京東物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京東服務+”維修業務的承接方。
覬覦二手手機市場紅利的並非只有京東一家,另一巨頭阿里巴巴也動作頻頻,不僅投資了二手回收平臺回收寶,並且謀劃與旗下的閒魚打通。
顯然,伴隨著巨頭入場,手機回收市場的競爭已經升級,尤其是一旦有了資本的推動,閒魚與拍拍二手的交鋒已然開始,阿里、京東必然會在二手市場進行一場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