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乘車碼+區塊鏈發票,深圳地鐵全面進入數字化時代!
文 | 磐石之心
3月21日下午,騰訊釋出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報告稱,受金融科技服務、雲服務、社交及視訊廣告、數字內容訂購及銷售的業績高速增長推動,騰訊2018年總收入3126.94億元,同比增長32%。
在財報中,騰訊特別強調“支付是公司關鍵基礎設施平臺之一”,肯定了騰訊金融科技在線上與線下支付場景創新的價值。近日,被使用者廣泛好評的乘車碼、區塊鏈電子發票正是出自騰訊金融科技。
3月18日,全國首張軌道交通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深圳地鐵福田站開出,深圳市民用微信乘車碼掃碼乘坐地鐵出行結束後,即可線上開具區塊鏈發票。
“乘車碼+區塊鏈發票”讓市民乘車完全不再需要經歷繁瑣的排隊購票、退票、開發票流程。乘客無需在車站內逗留,提高了出行效率。地鐵公司也不要設定專門的賣票、開發票視窗,節省了人力資源、紙張,既低成本,又高效、環保。
在數千多萬人口的北上廣深,公共交通出行是民生大事。騰訊利用科技的力量打造了公共交通出行的線上購票、支付和開發票全流程閉環,讓民生工程更暖人心。
乘車碼+區塊鏈發票,讓我愛上地鐵出行
我經常去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出差。由於機場距離市區較遠,打車費用高且容易擁堵,因此乘坐地鐵、公交是最佳的選擇。
以前,每次乘坐地鐵都需要先換零錢購買乘車卡,後來一些城市的無人售票機有了移動支付售票,免去了找零的麻煩。但是並不是每個地鐵站的無人售票機都支援,所以還是要備一些零錢,以應不時之需。
還有一些城市,想要掃碼乘車必須下載獨立APP,然後用手機號註冊才可以掃碼通過地鐵站閘機。對於到這些城市旅遊、出差的人來說,下載一款並不常用的APP,真的很不情願。
圖:乘車碼小程式內開區塊鏈發票
然而,每次去深圳都會感覺毫無壓力,因為深圳的地鐵都支援乘客碼掃碼乘車。開啟微信,搜尋“乘車碼”小程式,一掃即可上車,整個過程也就2秒鐘。
前幾日,又去深圳出差,回來後就得知深圳地鐵可以線上開區塊鏈發票了。我調出乘車碼小程式,找到在深圳乘坐地鐵的記錄,然後開了我人生中第一張區塊鏈發票。
圖:普通發票
圖:區塊鏈發票(密碼區是雜湊加密)
仔細對比發現,區塊鏈發票與普通發票的差別在於“密碼區”。相比普通發票,區塊鏈發票的密碼區是一段雜湊加密字元,比普通發票更安全,不可重複,不可篡改。開了區塊鏈發票後,一鍵可以分享給公司會計的微信,完成報銷。
目前,乘車碼服務已經覆蓋深圳、上海、廣州、北京等超過 110 座城市,支援BRT、公交、地鐵、索道、輪渡等智慧交通移動支付場景。區塊鏈發票已經在深圳地鐵、沃爾瑪、招商銀行、微信支付商戶等場景中上線,接下來將推廣到全國的各種民生、消費場景中。
騰訊推出的黑科技——“乘車碼+區塊鏈發票”讓我愛上了地鐵出行,更願意身體力行地為社會做環保。我想,這就是科技給民生,給社會帶來的正能量。
“黑科技”的背後是低調的騰訊金融科技
可能每個人都在用微信支付、QQ錢包、理財通,也有很多使用者開始使用乘車碼、區塊鏈發票。這些“黑科技”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你或許並不知道,這些產品都出自騰訊金融科技(騰訊FiT)。
騰訊金融科技的前身是2005年就成立的騰訊財付通。2015年9月,騰訊將原支付、理財、徵信等業務整合成騰訊支付基礎平臺和金融應用線(FiT),隸屬企業發展事業群(CDG)。
據騰訊2018年度財報,2018年騰訊總收入的增長,主要是受金融科技服務、雲服務、社交及視訊廣告、數字內容訂購及銷售的推動。其中,騰訊在2018年的日均總支付交易量超過10億次。2018年騰訊的商業支付收入同比增長逾一倍。騰訊的支付平臺與數以千萬計的商戶連線,於2018年第四季,月活躍商戶同比增長逾80%。
於2018年底,財富管理平臺「騰訊理財通」協助管理的客戶資產超過人民幣6000億元。
騰訊金融科技持續創新移動支付場景,2017年7月推出的乘車碼就是拓展線下支付市場的出色案例。
通過乘車碼服務,騰訊將移動支付業務拓展至公共出行領域。公共出行是非常高頻的移動支付入口,乘車碼完成了線上支付與線下出行的連線。
騰訊公司副總裁鄭浩劍曾多次公開表示:“騰訊希望通過乘車碼,將移動支付技術與公交出行場景、行業生態融合發展連線起來,深耕智慧交通,落實綠色出行理念。”
圖:騰訊公益尋人鏈
在非常火熱的區塊鏈領域,騰訊金融科技也早有佈局。自2015年開始就獨立開發了區塊鏈技術,相繼開放了區塊鏈開發平臺。騰訊區塊鏈技術相繼被應用在公益尋人、供應鏈金融、物流、醫療以及稅務等領域。
2018年推出的“區塊鏈電子發票”就是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工作部署,深圳市稅務局承接試點,騰訊區塊鏈提供底層技術,是一種應用“區塊鏈+發票”生態體系的新型電子發票。
2018年8月,深圳國貿旋轉餐廳開出全國第一張區塊鏈發票。半年後,深圳每個月就能開出近100萬張區塊鏈發票。目前,逛深圳的沃爾瑪,使用招商銀行購物都能線上開區塊鏈發票,方便快捷,又綠色環保。
通過“乘車碼+區塊鏈發票”,騰訊實現了公共出行的全流程閉環。騰訊將金融科技與政務結合,方便民生的同時,也推動政務的數字化變革。
騰訊金融科技的網購支付、12306購票、生活繳費、零錢通、理財、保險、乘車碼、區塊鏈發票等,全都關係著民生。圍繞民生工程,利用金融科技建立線上支付與線下生活服務的各種連線,打造全流程閉環體驗,也成為騰訊金融科技的願景。
以金融科技力量做產業網際網路得力助手
2018年10月,騰訊進行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並宣佈全面進軍產業網際網路。騰訊將自己在產業網際網路中的角色定義為“數字化助手”,幫助各行各業進行數字化的轉型。移動支付是騰訊助力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騰訊在2018年度財報中寫道:“支付是公司關鍵基礎設施平臺之一,有助我們及商業夥伴完成線上及線下服務的交易。”
騰訊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先生在2018年度業績報告會上表示:
“我們增強了移動支付領域的領先地位,並豐富了金融科技服務的產品。通過公司的戰略升級,以及持續的投資及創新,我們將可促進消費網際網路的發展,併為合作伙伴和我們發揮產業網際網路的潛力。”
另據益普索公佈的《2018第四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使用者研究報告》,在線上消費類交易中,財付通基本與支付寶平分秋色;線上下消費類交易中,財付通更勝一籌。
在線上消費類交易中,支付寶的交易金額和筆數份額分別為46%和43%,財付通分別為42%和46%。線上下消費類交易中,財付通的交易金額和筆數佔比分別為49%和54%,並維持了對支付寶(佔比分別為41%和39%)的領先優勢。
未來,騰訊金融科技必將以服務民生為願景,打造各種場景下的“金融聯結器”,讓騰訊金融科技成為商業企業、政府機構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得力助手。
(磐石之心,網際網路財經作家,《解密小米》《網際網路黑洞》作者;2018年中國十大科技自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