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新買的AirPods,壽命能有多久?
編者按:前不久,蘋果公司釋出了新一代AirPods。不過此前,關於這款無線耳機使用壽命之短的抱怨四起,蘋果公司此次也沒有明確說明新一代耳機的電池能夠使用多久。考慮到消費驅動型經濟大環境下的營收和利潤增長,科技公司幾乎沒有生產耐用型產品的動力。而電子產品過快的更新換代率和難以自行維修也為環境保護造成了相當大的困擾。本文作者 ALANA SEMUELS ,原文標題 Your AirPods Will Die Soon 。
2016年,Tim Cook在蘋果公司的一場活動上登臺
(圖片:BECK DIEFENBACH / REUTERS)
兩年前,Desmond Hughes聽到了很多他最喜歡的播客對AirPods大加讚賞——AirPods是蘋果公司(Apple)的一款小巧、未來感十足的無線耳機,售價170美元,於是他很快就成為了這款耳機的擁躉。
當然,Hughes也會不可避免地聽到播客探討自己AirPods,但他最近發現抱怨聲逐漸多了起來。有人說耳機的電池無法再充電,因此很快就毫無用處了。蘋果的博主們也同意這一觀點——“對於早期使用者來說,AirPods已經大限將至了,”9to5Mac網站的編輯Zac Hall今年1月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本月早些時候,蘋果內部人士對2016年購買的一對AirPods和2018年購買的一對進行了測試,發現16年的那對耳機在2小時16分鐘後就“壯烈犧牲”了。作家William Gallagher總結道:“這還不到新耳機電池壽命的一半呢。”
現年35歲的Hughes住在弗吉尼亞州的Newport News,他注意到自己的耳機也有類似的情況:起初,充一次電可以持續用5個小時,但現在有時只能撐半個小時了。他經常一邊聽一個,一邊給另一個充電——這對這款昂貴的耳機來說可不是什麼好訊息。他現在正準備再買一副耳機。“我只是希望蘋果公司能想辦法延長一下電池壽命,”他告訴我。(週三,蘋果宣佈將很快釋出新一代AirPods,但沒有明確表示新款裝置的壽命是否會更長。)
驅動AirPods的鋰離子電池隨處可見。一份行業報告預測,到2026年,鋰離子電池的銷售額將從2018年的362億美元增至1097.2億美元。與其他型別的電池相比,它們充電速度更快,續航時間更長,而且同樣的體積條件下里能儲存更多電量。但是它們的壽命也更短,通常幾年後就壽終正寢了,因為每次充電它們都會退化一點。如果這些鋰電池不小心受損,還可能著火或爆炸,因此科技公司特意設計的讓消費者很難(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話)自行更換它們。
結果就是,隨著消費者對於產品——甚至是昂貴的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持續加快,許多幾乎無法充電的AirPods、無線滑鼠和藍芽音響最終都被扔進了垃圾桶。
Hughes告訴我,他和女朋友每兩年換一次iPhone和iPad。他對我說:“我想我們不會把當前的裝置儲存太久。”是呀,他們何必呢,畢竟每隔幾個月就會有新的科技產品推出,宣稱進行了大量更新,電池效能也得到了改善。德國一家環境機構發現,更換有缺陷家電的產品比例從2004年的3.5%上升到了2012年的8.3%。
開源DIY修復指南iFixit的創始人Kyle Wiens認為,企業應該設計出可以更換電池的裝置,這可能意味著要開發不同的電池技術。但是,技術研究公司PreScouter的專案設計師Sofiane Boukhalfa表示,鋰離子電池技術的主導地位至少還要持續10年。電池技術的進步是出了名的緩慢,尤其是當裝置及其內部的電池變得更小的時候。
這意味著世界將繼續產生大量的垃圾。2012年,美國產生了340萬噸電子垃圾——比2000年增加了80%——其中只有29%被回收。Wiens告訴我說:“想象一下,世界上每一樣東西的壽命都和電池一樣,12到18個月後就會耗盡。這對消費者來說將是災難性的,對地球來說也更為糟糕。”
但是,公司的設計自然是為了業績和銷售,而不是壽命。當賣出更多的產品時,它們就能賺到錢,而當消費者用完這些產品後,它們就不需要在經濟上負責處理這些產品了。電池諮詢公司Qnovo的創始人Nadim Maluf告訴我,十年前,他去找一些大型科技公司並且告訴它們可以通過延長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將產品的壽命延長一倍。“,結果沒人真的在乎我的提議,”他告訴我,“畢竟延長產品壽命與利潤方面的增長並不相符。”
蘋果官方拒絕就此事公開發表評論。但在2017年,該公司宣佈正致力於建立一個閉環供應鏈,其中100%的材料將被回收或更新。蘋果公司負責環境、政策和社會行動的副總裁Lisa Jackson曾表示,公司希望儘可能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蘋果還鼓勵消費者用可回收的裝置進行交易從而獲得優惠:例如,如果你在購買999美元的iPhone XS時把自己的iPhone 5用於回收,就可以獲得40美元的優惠。
但即使是儘可能長時間使用iPhone的消費者,也在2017年瞭解到,蘋果釋出了一款可以減緩舊手機的執行速度以解決鋰離子電池老化問題的軟體更新。但是,任何一家公司都沒有生產經久耐用的產品的動力。如果蘋果讓自己的產品壽命更長,那麼新產品的銷量自然會降低,利潤也就不那麼可觀了。去年年底,分析師對iPhone銷量下降的擔憂已經導致蘋果股價大跌。蘋果在其最新的盈利報告中表示,包括AirPods和Apple watch在內的“可穿戴裝置”銷量同比增長50%。
浪費是消費驅動型經濟的固有特徵之一:公司為了盈利而不斷地銷售商品,消費者因為有可支配收入而不斷地購買商品,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當消費者把東西扔掉的時候,也沒有什麼明顯的負面影響——辦公大樓和公寓樓裡的垃圾一夜之間就不見了。
但是鋰離子電池不同於其他垃圾。把它們扔進垃圾桶會在垃圾回收處引起火災。不受限制的消費會帶來巨大的上游成本:使用不回收的鋰離子電池的裝置越多,企業開採用於這些電池的有限資源的成本就越高。大多數鋰離子電池都含有鈷,而在發展中國家,鈷的開採條件往往十分惡劣。(包括明尼蘇達和紐約在內的一些州要求電池製造商為回收和回收專案提供資金,一些州禁止在垃圾填埋場處理電池,但更多的州並沒有要求消費者回收電池。)
蘋果以其時尚的設計贏得了粉絲。但這種設計的一部分是將電池焊接在手機內部,這意味著消費者無法輕易自行更換電池。當蘋果公司在2007年推出iPhone時,這一功能難倒了評論家,《紐約時報》的Joe Nocera稱其為“對消費者極端不友好的行為”,但自那以後,這一功能在手機中變得很常見。這意味著AirPods和其他蘋果裝置中的電池基本上是不可能替換或回收的。
當AirPods壽終正寢後,Wiens把它們拆開,看看要把耳機裡的鋰離子電池和其他材料拿掉有多難。他發現,由於蘋果公司將AirPods粘合在一起,將電池與外殼分離的唯一方法就是使用小刀,這意味著可能會發生爆炸。
無線耳機並不難修理,例如,iFixit發現三星的Galaxy Bud是更易於修復,因為它們是用夾子夾在一起而不是用膠水粘在一起的。但無論是否有意為之,蘋果的設計選擇阻礙了電池和資源的迴圈利用,因為它讓消費者很難自行替換,而且成本高昂,甚至對專業人士來說也是危險的。
這甚至讓一些蘋果的鐵桿粉絲感到沮喪。住在舊金山的Mac粉絲Chris注意到,他的AirPods充一次電只能用大約20分鐘,於是他考慮更換電池。(Chris不願透露自己的姓氏,因為他是一名產品設計師,有時也接點兒蘋果的外快。)他很快發現這是不可能的。他說:“如果我能自己動手就把東西修理好的話,那我肯定就這麼做了。但是蘋果的產品的話就不行,因為做起來太難了。”蘋果確實允許消費者為AirPod的“電池更換”付費,但更換的費用為49美元。
Chris滔滔不絕地說著他每天使用的其他沒法自行更換電池的東西——比如他的無線滑鼠,也是從蘋果公司購買的,還有他的藍芽音響。他說:“我感覺身邊沒法自行更換電池的東西越來越多了,而且這個問題根本沒有解決的辦法。”
一旦這些東西壞了,消費者就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了。中國去年已經停止接受來自美國的垃圾。消費者往往不知道該怎麼處置那些廢棄的AirPods。“我們還沒有讓消費者真正明白如何恰當地處理這些東西,” 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的一名主管Michael Rohwer表示。再加上現在的很多裝置體積都很小,所以把那些舊耳機或充電器扔進垃圾桶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的。
一些科技公司已經找到了製造更可持續產品的方法。例如,Fairphone允許消費者輕鬆更換電池和其他部件。Rohwer說,其他公司讓消費者在使用壽命結束時更容易回收他們的電子產品,比如,戴爾(Dell)就會提供預付運費標籤,並與Goodwill合作,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方便回收電子產品的場所;惠普(HP)也為客戶提供信封,讓他們可以回收墨盒。
但即便是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公司,也向消費者傳達了兩種相互矛盾的資訊:既要多買,也要環保。週三,在蘋果宣佈推出第二代AirPods之後,Twitter上的粉絲們欣喜若狂,向自己的舊AirPods揮手說再見,感謝執行長Tim Cook和蘋果公司釋出了新產品。
蘋果公司表示,新款AirPods包含一種晶片,可以讓使用者在電池耗盡前有更長的通話時間。但宣告沒有具體說明電池的使用壽命是否會超過兩年。但這並沒有對Desmond Hughes造成任何困擾。雖然Hughes的AirPods只用了兩年,但是他也告訴我說自己無法想象沒有它們的生活。
此外,大多數人應該在AirPods的電池壽終正寢之前就已經又換上了新的耳機了吧。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