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oT”的新賽道上,雷軍能跑多遠?
編者按: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阿爾法工場,作者丁真軍,阿爾法工場研究員,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本報告中的資訊均來源於公開資料,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019年3月19日,小米(HK:01810)釋出上市後的首份年報:全年收入1749億元,同比增長52.6%;經調整淨利潤86億元,同比增長59%。
2010年雷軍與7位夥伴就著小米粥,腳踏移動網際網路祥雲的場景,好像近在眼前。
八年收入突破1000億實屬難得。
我要說的是,雖然小米手機和網際網路業務全年增速依舊很快,但投資者應該從現在開始忘掉小米的過去:
2010年,投資小米智慧手機的晨興資本,按2018年上市發行價算能賺866倍;
2019年,如果小米未來讓你賺3倍、5倍、10倍,肯定不是因為手機業務,而是即將爆炸式增長的IoT(物聯網)業務。
2019年3月,小米發文成立AIoT(即AI+IoT,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的融合)戰略委員會,腳踏5G的祥雲All in AIoT,我認為,如果不犯大的戰略錯誤,未來小米可能會成為千億美元的公司。
01 10萬億物聯網市場
過去二十多年,隨著2G/3G/4G的網路升級,我們經歷“鍵盤俠”的PC網際網路時代,全天候把玩手機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
接下來十年,隨著5G的來臨,以及晶片和感測器成本的急劇下降,迎接我們的將是物聯網的時代,一個語音操控、實時互動的新階段。
目前的物聯網處於爆發的前夜,隨著AIoT(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發展到一定階段,入口將不再限於語音,不再限於智慧音箱。
(電影《頭號玩家》,人們進入虛擬世界)
我們的五官和大腦都能以特定的方式與萬物互聯,這對效率的提升是無法想象的。
效率提升的越多,創造的價值越大。
想想蒸汽機發明以來生產力的進步,想想計算機發明以來生產力的進步,物聯網市場規模會遠遠大於PC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
據艾瑞諮詢資料,2022年全球消費級IoT硬體(智慧家居、穿戴裝置)銷售額將達到1.55萬億美元,摺合10萬億人民幣,這還只是未來四年的情況。
(全球消費級IoT市場規模,點選可看大圖)
在這場物聯網的競速狂奔中,我們比較看好小米。
不僅因為其對IoT的高度重視,2019年3月7日成立AIoT戰略委員會,未來五年持續投入超過100億元強化競爭力。還在於其集團軍作戰的生態鏈,得到了領先全球物聯網巨頭的地位,以及AIoT本身是一門不錯的生意。
02 小米已經佔據關鍵位置
物聯網首先是物與物的連線,你首先得有大量的物(智慧硬體)。這恰恰是傳統PC、移動端巨頭的弱項,沒有這個基因!
2018年,小米IoT及生活消費品收入438億元,同比增長86.9%。智慧電視全球出貨量840萬部,同比增長225.5%。米家掃地機器人出貨量中國第二,小米穿戴式裝置Q4出貨量全球第二。
而小米獨特的生態鏈系統,輸出“文化、品牌、資金、ID設計、供應鏈、管理”等已經檢驗過的方法論。集團軍作戰,生產各領域的智慧硬體,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具體的產品和公司如下:
做淨水器的雲米、做手環的華米、做平衡車的納恩博、做充電寶的紫米、做空氣淨化器的智米、做藍芽耳機的藍米等。
這些智慧硬體通過品質和價格(半價,甚至二折買到更好的產品),迅速建立了消費者口碑。
(品質:小米生態鏈產品獲獎無數,統計截止於2017年3月,點選可看大圖)
(價格:小米的產品普遍比對手低50%以上,點選可看大圖)
製造的能力小米有,消費者也認賬,這就導致其出貨量領先。
根據艾瑞諮詢和廣證恆生報告,以終端數量為評價標準(截止2018Q1),小米市佔率為1.9%,亞馬遜(NASDAQ:AMZN)市佔率為1.2%,蘋果(NASDAQ:AAPL)市佔率為1%,谷歌(NASDAQ:GOOGL)市佔率為0.9%,三星市佔率為0.8%。
(點選可看大圖)
除了量以外,小米的物聯網在當前最重要的物聯網入口方面,也頗有優勢。
物聯網語音入口“小愛同學”(一款智慧音箱),月活躍使用者超過3880萬人,搭載小愛並激活的物聯網裝置數超1億臺,是中國最活躍的人工智慧互動平臺之一。
(智慧音箱“小愛同學”的合作伙伴, 點選可看大圖))
AIoT市場足夠大,小米也處於行業領先位置。現在我們需要進一步探討,這門生意到底是怎麼樣的,這決定AIoT到底能為小米帶來多少市值。
03 AIoT造就新世界
我們能看到,AIoT具有極強的網路效應。往往從第一件智慧硬體開始,它就在改造你的生活品質了。
健康生活場景。PM2.5嚴重,你需要個物美價廉的小米空氣淨化器。如果是北方,空氣淨化器檢測你家裡乾燥,建議添個加溼器。加溼器要注水,可能發現水質不太好,建議再添個淨水器。
電影放映場景。喊一嗓子告訴小愛同學要看啥電影,它就能幫你把調節燈光,關上窗簾,調節空調溫度,開啟投影儀,自動搜尋並播放電影。
生活之中,衣食住行場景無數,光靠小米及其生態鏈產出的智慧硬體,遠遠無法滿足。所以其2018年開了個“IoT大會”,要做開放互聯的平臺:
生態開放方面,開源移動端開放框架,小米IoT平臺,小愛開放平臺。還為AI技能開發者、硬體裝置廠商及AI技術公司設定億元獎勵基金。
成效已經有了,小米IoT平臺與宜家合作,後者全線智慧照明裝置12月接入進來。還與全季酒店、車和家和愛空間等進行合作。截止2018年12月31日,小米財報顯示,IoT平臺已連線的IoT裝置數(不包括智慧手機和膝上型電腦)約1.51億,同比增長193.2%。擁有5個以上小米IoT裝置(不包括智慧手機和膝上型電腦)的使用者數約為230萬,,超越蘋果等平臺,成為世界最大物聯網平臺。
開放平臺能極大提高發展速度,谷歌的安卓因為開放,成為最強手機作業系統;優步(Uber)因為開放,成為中國最大共享出行平臺。IoT領域走的最快的小米,有希望憑藉網路效應做成行業巨頭。
04 AIoT能支撐小米多大市值?
此前我們提過,按智慧硬體出貨量,小米市佔率為1.9%。但出貨量高不一定價格高,2018年全面小米IoT與生活消費品收入438億元,大概佔全球消費級IoT銷售額1%左右。
小米有手機打下的國際化渠道,也有宜家這樣的全球家居領導品牌合作,具備開放平臺的紮實底層。我們認為其2022年消費級IoT全球市佔率能達到3%,也就是3000億元。
手機銷售1000億元作為入口,換來網際網路變現,這兩塊佔將近80%的毛利值300億美元;
未來幾年,物聯網銷售3000億元,換來“網際網路+耗材(比如淨水器的濾網)+更高毛利(IoT比手機毛利高66%)”價值率不會低,同比至少值900億美元。
我們認為小米最保守的情況下,也值1200億美元,未來幾年至少有兩倍上升空間。
放在20年前,沒有人能想到人類歷史上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竟然是亞馬遜和蘋果。網際網路時代的變化真的太快了,當你對新的趨勢不以為意的那一剎,投資機會擦肩而過。
05 結語
“運營費⽤率不到10%,IPO前承諾硬體綜合稅後淨利率永遠不超過5%,2018年小⽶硬體綜合稅後淨利率為正,小於1%;
從福特T型⻋到PC⾏業快速的普及,從沃爾瑪到好市多,⼈類商業史已雄辯地證明,效率更高的商業模式終將獲得摧枯拉朽的勝利。而一家真正實現世界級效率的公司,將擁有穿越經濟週期、持續抓住行業湧現的新機會和長久保持優秀運營表現的能⼒。”
年報釋出後雷軍個人公眾號發了一封致股東信,上面是我摘錄的幾個數字,以及雷軍的經營哲學。
關於淨利率的承諾做到,這方面的行為值得讚許。更重要的是,致力於提高效率的組織會擁有長期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