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零售:現在的大學生是怎樣購物的?

對於各大商家來說,學生群體似乎一直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邊緣角色。
論經濟實力,他們還沒有自己的經濟來源,難以承擔大額消費;論購物時長,他們用在校園活動上的時間佔據了遠超想象的大比例;論消費偏好,他們時刻緊跟潮流,愛好多變,讓眾多商家摸不著頭腦。
但不能否認的一點是,學生群體是一個非常穩定存在的群體,校園也是一個非常穩定存在的消費地點。學生作為潛在消費者,其巨大基數背後的商機是誘人的。目前已經有零售商開始將目光轉向學生群體,特別是大學生們,而 高校的校園零售仍然是一個等待進一步發掘的消費場景。
要想順利進入校園零售場景,首先需要了解 大學生常見的消費心態。 由於財力有限,學生們往往更喜歡高性價比的產品,各種促銷活動也會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由於校園活動眾多,學業事務繁忙,學生們需要更加快捷便利的消費體驗,消費地點要近,消費時間要短;再加上年輕、多元化的心態,學生群體總會更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無論是全新落地的應用,還是創新、鮮有的商業模式。
校園零售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Kr8結合對大學校園的一些觀察,嘗試提出 校園零售發展方向的幾種切入點, 在這裡與各位讀者探討。
精選品類:把握剛需,把握心智
“再沒錢,日子總是要過的。”這句話不合時宜地契合當下的高校學生群體:即使消費水平不高,但是該花的錢總得花,該享受的地方總得享受。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們自然會選擇價效比更高的商品,但這個基礎本身仍然很重要。
一個例子是水果。 以較低的價格提供水果,往往能在學生群體中廣受歡迎; 有些水果商販還會和學生組織合作,提供線上水果團購,依靠穩定、大量的消費者來源來盈利。

另一個例子是奶茶。 年輕人對奶茶的喜愛目前還看不到盡頭, 如果在校內學生們上下課的必經之路處開設奶茶店,生意一定不會差。
需要注意的是,外賣行業的蓬勃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些商品的選址。將選址設定在校內,往往能夠獲得學生們更高的忠誠度支援,親自挑選水果的體驗也是讓消費者放心的重要方式,這些都是外賣無法提供的;而在校外開店,店家會面對更廣闊的市場和受眾,同時競爭壓力也會更大一些。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開在校內,也有店家開通了送貨上門的服務,為了更好地服務學生消費者,各式各樣的“定製”服務總能牢牢把握消費者心智。
天貓超市:智慧新零售,校園新渠道
近日, 天貓超市線下實體店入駐清華大學 ,首次在北京的高校中開設了新零售業態的超市。這一嘗試將一些新的思路帶進了校園零售中。

天貓超市線下實體店的一大特點是自助刷臉支付裝置。
在任何超市中,結賬排隊可能都是一個糟糕的體驗,浪費時間不說,“超市=費時”這一印象一旦形成,將會降低消費者走進超市購物的意願和頻次。而自助刷臉支付使得結賬的時間大大縮短,支付時也不需要拿出錢包、手機或學生卡,購物步驟更簡化了。單單這一點足以提升學生們進入超市的意願,也允許超市有更多空間進行陳列或體驗佈置。

據瞭解,天貓超市未來會聯動線上與線下,開展各式各樣的促銷活動,以此來增強消費者的粘性,並進行線上線下的流量互通。這屬於阿里一貫的新零售思路,具體應用在校園中也並沒有水土不服,仍是可以借鑑的好方式。
天貓能夠和原本的超市進行合作的一個重要原因來自 天貓自有的倉庫。
對傳統超市來說,想要進貨,需要面對的是相當長的一條供應鏈,銷售方、品牌方、倉儲方、製造方的盈利需求盡數堆在處於底端的超市上,導致超市商品的價格難以下調;繁瑣的環節也使得超市應對消費需求的變化更加吃力,時常會出現缺品、斷貨的情況。
而天貓自己擁有倉儲點,可以免去供應鏈中的許多環節,允許超市以更低廉的價格拿到貨物,同時靈活調貨,保證商品供應。這些優勢使得天貓超市更容易進入校園,搶佔校園零售的市場。
此外,淘寶心選和線上天貓超市的選品,提供新品試用的天貓U先,電子墨水標籤等等也值得關注。


清華天貓超市中的電子價籤
自動售貨機:無處不在,無所不能
在學校裡,學生經常需要在各大教學樓中穿梭,事務繁重時幾乎沒時間去食堂吃飯——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而自動售貨機紛紛出現在教學樓中,為學生群體提供了多樣的選擇。
最常見的自動售貨機裡售賣的是各種飲料,而如今的自動售貨機不僅僅引入了NFC、手機支付、刷臉支付,不僅僅引進了各種滿減促銷,更是大大拓展了品類,幾乎覆蓋到學生方方面面發需求。
現做飲料的自動售貨機也並不令人感到陌生,各式各樣的自助咖啡機和鮮榨果汁機早就出現在了各大商場中,而校園也是一個絕佳的位置:哪個學生上課沒有過犯困呢?在咖啡機購買咖啡方便、快捷、實惠,非常受學生歡迎,而橙汁、椰汁也逐漸會成為校園中的常客。
現做飲料能行得通,新鮮食物呢?目前已經有販售三明治、麵包、甚至是披薩的自動售貨機出現了,以解決學生們的吃飯問題。和飲料相比,鮮食更加考驗一家公司的供應鏈能力,實現的壁壘也更高,尤其是現烤披薩這種裝置。而一般校內的麵包自動售貨機,可以和超市一同經營,相當於超市業務的延伸。
此外,通過自動售貨機進行餐巾紙、文具等生活用品的售賣,符合學生群體的需求,實現起來難度也比較低,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校園零售:著眼於未來
許多學校已經在自主地進行資訊化改造,網費、水電費的繳納,學校一卡通的充值,很有可能早已實現了線上繳費。在這種情形下,學校方面往往會歡迎更具有創新形態的零售業進入校園,來改善學生生活,提升學校的聲譽。
改變發生得總比想象中快。

單一學生的消費水平可能不高,但是學校中學生群體數量眾多,整體消費水平不可小覷。
學生群體對新鮮事物的好奇使得 校園零售也成為了新業態的試驗場 ,在這裡嘗試推行新產品或新服務,也許能幫助從業者能直接地瞭解年輕人們的偏好。
而 校園零售的最大優勢,不僅僅在於簡單的交易。 如果能抓住學生的痛點推出適合的服務,這不僅是一個商機,更容易在學生群體中培養好感。
這種好感將延續到他們走入社會,擁有更大消費能力的那一天。
看不夠
“36氪創新諮詢”微信公眾號在等你。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微信搜尋“36氪創新諮詢”(ID: Kr8-36Kr-Innovation),創新不落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