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逆襲:股價自去年底以來已漲近40%
去年捲入資料醜聞,又適逢美股年底大跌,如今的Facebook股價恢復元氣了嗎?
4月4日週四美股盤初, 科技巨頭Facebook股價漲超2%,接近創下去年8月底以來最高水平。截至週三收盤,該股股價較去年年底的低點上漲了近40%。
週四稍早,古根海姆將Facebook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買入,並將目標價從175美元上調至200美元。這就意味著, 以週三收盤價來看,該股還有15%左右的上行空間。
分析師Michael Morris在研報中寫道,內容和隱私問題令其財務風險不斷上升,但投資者仍可以感到放心。與此同時,在Instagram等因素的帶動下,Facebook的使用趨勢仍將保持強勁。
今年以來,雖說股價整體呈上行趨勢,但Facebook的隱私、資料醜聞卻是愈演愈烈,每一次幾乎都為其股價帶來小型的“過山車”表演。
本週三,彭博社披露美國網路安全公司UpGuard的發現稱,上億條儲存在亞馬遜AWS雲端計算伺服器上的Facebook使用者資訊記錄,無意中可以被任何人輕易地公開獲取。
Facebook發言人隨後對各大主流媒體承認,使用者的多組個人資料被存放在亞馬遜AWS資料庫中,一被告知這個問題,公司便與亞馬遜合作刪除了有問題的資料庫。
儘管如此,Facebook股價當時還是短線跳水,最終收跌。
3月底,網路安全記者Brian Krebs還曾釋出的一份報告稱,Facebook儲存了多達6億個沒有加密的使用者帳戶密碼。這些賬戶密碼可以作為純文字,給該公司成千上萬的公司員工檢視。
Facebook隨後在一篇博文中證實了這一報道,不過,該公司沒有說明有多少使用者受到影響,股價當天下跌不到1%。
此外,Facebook甚至還曾因為與其他科技公司簽署資料共享協議而遭到美國司法部門的刑事調查。根據這些協議條款,Facebook允許蘋果、亞馬遜和微軟等裝置製造商訪問個人使用者資料,包括好友列表、聯絡資訊,甚至是私人信件,但並非所有訪問都徵得使用者的同意。
在過去的一年裡,Facebook更是出現了三起大型資料洩露事件,其中最為著名的當然是該公司史上最大資料洩露事件——“劍橋分析門”,涉事的劍橋資料分析機構與特朗普的通俄門調查有關。
劍橋分析被指,在未經使用者同意的情況下,利用在Facebook上獲得的5000萬用戶的個人資料資料,來建立檔案、並在2016總統大選期間針對這些人進行定向宣傳。
當時的訊息流出後,Facebook市值在兩日內蒸發500億美元,股價抹平年內全部漲幅。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開通華爾街見聞金卡會員,馬上領取2019全球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