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單車的逆襲與變數
“兩年一個新的起點。”哈羅單車升級為哈囉出行後,其CEO楊磊發了一條這樣的朋友圈。同樣,執行總裁李開逐也在朋友圈發出這樣的感概: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這是一個關於逆襲的故事。
作為後來者,在阿里系螞蟻金服持續重倉後,哈羅單車上位逆襲成功。在會上,李開逐表示,依據螞蟻金服提供的資料顯示,哈羅單車的市場份額已經接近50%,同時,今年4月份,哈羅單車的日訂單量達到2000萬單,成為行業業內第一,高峰值接近2300萬單。
哈羅單車早期投資人GGV資本合夥人李浩軍稱,過往的經驗是,老大、老二打仗,老三被打死,哈羅單車的逆襲可以被商業案例寫進教科書,逆襲並不容易。
而今,摩拜賣身給美團,ofo已走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後時刻,原來兩大巨頭活得並不滋潤,也是因此,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普遍被外界質疑, 同時,現對外宣稱已成為行業第一的哈羅單車也尚未完全盈利。
不過在網際網路的商戰中,老三逆襲上位的故事不多,在戰爭已起時入場,於清場時彎道超車,作為共享單車逆襲的樣本,哈羅單車逆襲的故事,也是三年來,共享單車發展的縮影。
它能講完共享單車沒有講完的故事麼?
哈羅單車做到了什麼?
1、農村包圍城市
"所謂的農村包圍城市,其實說到底就是因為沒錢,沒辦法和摩拜,ofo兩個玩家直接在一線城競爭。“楊磊說。
2016年11月,哈羅單車第一輛單車登陸寧波。但這門生意之重還是超出了楊磊想象。2017年3月份之前,楊磊幾乎把所有投資人見了一遍,但大部分投資人均表示,摩拜和ofo都是要融資2億美金,你融資1500萬美金能做什麼?
最後,楊磊自掏腰包拿出100萬美金之後,GGV紀源資本終於入場。2018年1月份,哈羅單車拿到由紀源資本領投的A+輪融資,隨後又拿到了由成為資本領投超過1億人民幣的B輪投資。
當時,兩大頭部玩家僅僅在2016年10月份前後就拿到了接近九億人民幣的融資,兩個糧草充足的玩家進行閃電戰,大面積鋪車,在一線城市激戰。
“一億人民幣壓根就上不了牌桌,”楊磊說,如果再回到2016年,我肯定不會選擇做共享單車。2017年春節前後,楊磊面臨著無米下鍋發不出工資的境地,為了活下去,甚至主動想給ofo提供技術服務來賺錢,但雙方的這次“交易”並沒有繼續推進。
迫於無奈,哈羅單車選擇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這也讓其避開了一線城市的價格戰,同時,當時正壓一線現場酣戰的摩拜和ofo,無暇顧及三四線城市,這也給了哈羅一定的生存空間。
截止目前,哈羅單車的一共進去入了262個城市,“其中在一百個城市已經實現了盈利。”李開逐表示,不過,目前,哈羅單車的幾乎沒有進入一線城市。
2、及時站好了隊
2017年6月初,哈羅單車的資方成為資本合夥人沙燁組了一個飯局,包括哈羅單車高層、螞蟻金服CEO井賢棟等七人在上海一個酒店探討業務合作。
“飯局結束,也沒覺得螞蟻金服會進來,飯局主要是談業務合作。“不過在此之前,楊磊心裡有自己的算盤,如不能拿到騰訊或者阿里的投資,結局一定是死掉或被併購,騰訊很早之前就已投資了摩拜,而阿里雖也投資了ofo,但因進入的相對較晚,沒什麼話語權。“拿阿里投資還是有機會的”。
事實證明,楊磊的判斷是準確的,飯局結束的第二天,在井賢棟家中, 雙方開始接洽投資適宜。“效率非常快,”負責牽線的沙燁說,螞蟻決定投資後,就立即執行了。
“2017年,一整年,我們都處於沒錢狀態,只要稍不小心,就可能會死掉,“2017年12月份,螞蟻金服正式投資了哈羅單車,同年10月份,也是在螞蟻金服的撮合之下,永安行低碳科技和哈羅單車合併,保留哈羅單車的品牌。
合併完成之後,該公司賬面上還有10億元的餘額,也是這筆錢,幫哈羅單車度過了艱難時刻。在螞蟻金服進來後,哈羅單車在其他非頭部玩家陸續破產清算時,活了下來。
目前,據媒體報道,今年6月和7月,螞蟻金服連續重倉哈羅單車的E+和F輪融資,融資額分別為20億美金、10億美金。不過,對於這兩筆融資, 哈羅單車並沒有確認。
據接近哈羅單車的知情人士向介面新聞記者透露,目前哈羅單車正在拆分VIE架構,並即將完成。
它還有哪些不確定的變數?
1、一線城市投放權
2017年9月7號,共享單車行業迎來了轉折點。
當天下午,北京市交通委宣佈暫停新增投放共享自行車。至此,全國範圍內釋出共享單車"禁投令"的城市已達12座,分別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福州(市區)、鄭州、南京、南寧、揚州等。
這對於進擊中的哈羅單車而言,無疑是一個不好的訊息。截止去年9月份,哈羅單車依然沒有進入一線城市,“禁投令”則意味著哈羅單車無法進入一線城市,就像楊磊所言,一線城市的市場土壤是比較肥沃。也是因此,哈羅單車在市場上的聲量一直沒有起來。
但因為ofo此刻正處於資金鍊短缺的絕境中,而美團也正處於上市前夜,摩拜和ofo的運維已經捉襟見肘。最近兩個月,介面新聞記者在北京多個不同路段實測後發現,因為ofo、摩拜在路面上流動車輛減少,同時報修率變高,小黃在路面上的有效可騎行車輛極速降低。
經過資本大戰後,共享單車又開始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在一線城市,我們現在也有一些突破,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我們非常有耐心 。“李開逐說。
但不管如何,一線城市的投放權對於哈羅單車而言,依然是一個不得不突破的市場。
2、能講好四輪的故事麼?
哈羅單車升級成哈囉出行後,繼續加碼四輪佈局,開始講新的故事。
9月17日,哈囉出行宣佈和首汽約車、嘀嗒打車、高德地圖等網約車平臺合作,10月份開始,在哈囉出行APP上,陸陸續續上能直接打“網約車”,而在此之前,哈羅單車就已經佈局助力車業務,目前,已經進入超100個城市,騎行總里程5.8億公里,同時,還和巴歌出行、威馬汽車等合作。
不斷拓寬邊界,講新故事的哈羅單車正在走一條與ofo、摩拜似曾相識的路。去年,他們分別和滴滴、嘀嗒等網約車平臺合作,通過其APP為網約車平臺去導流。
“摩拜在汽車、大巴等領域都有嘗試,但最後表明從2輪切入4輪業務的嘗試是失敗的,導流的意義不大。“一位接近摩拜人士對介面記者新聞說。不過,楊磊說,他們提供的不僅僅是流量入口,還會提供演算法機制,為司機篩選乘客。
儘管如此,在出行市場要面臨的困境和對手,將比共享單車更加複雜,哈羅能講完摩拜沒講完的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