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訊“電商化”,你是否會為“抖商”付費?
標籤:短視訊 電商 移動電商 來源:娛樂資本論 作者:剁主 2019-04-06
藝恩網轉載本文只以資訊傳播為目的,不代表認同其觀點和立場
[摘要]
繼淘客、微商、播商之後,“抖商”正在成為另一個日益龐大的群體,有自媒體稱現有3000多萬抖商活躍在抖音平臺,且獲利頗豐。2019年1月,有人在360圖書館分享了一篇標題叫《做抖商多久,可以買房買車?》的帖子,更是將抖商與財務自由直接掛鉤,明晃晃的,很誘人。
這種誘人,不僅表現在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的人都在爭相收割抖音的流量,還體現為一條圍繞著抖商從上游付費培訓,到下游刷量的服務鏈條已經悄然形成。
只要你願意花錢,不僅能迅速開通直播、購物車等許可權,短時間內搭建起自己的店鋪,還可以享受“專業的課程,一對一運營輔導”,讓“電商大佬”為你出謀劃策,幫助你“適應”規則,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抖商,完成流量的收割。
但美夢之下,現實難副。
錢花了出去,可成功孵化自己的抖音號的,卻似乎寥寥無幾。反倒是那些抖商服務機構賺得盆滿缽滿。他們通過抖商大會造勢,後續開通自己的社群甚至線下課程,輕易在幾個月時間內以“抖音的爆火”吸引到了上千的學員,輕輕鬆鬆就有百萬收入。
無論是“課商”、“服務商”,還是期待大賺一筆的抖商,都是在抖音超5億的流量中生生長出來的“薅羊毛人”。而至於在薅羊毛過程中,誰收割了誰,則顯得已然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人都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別讓那隻羊跑了。
而至於羊被薅禿了會怎麼樣,或許沒人關心。這隻羊薅禿了,還有下一隻,從淘寶、到微信、直播、再到短視訊,網際網路似乎永遠不缺下一隻羊的出現。
抖商過境
今年的1月14日,青山會創始人胡應邦打造了首屆兩千人規模抖商節,而據其官方稱,“由於許多行業夥伴的強烈要求”,兩個月之後,胡應邦在廣州又再度舉辦了第二屆全球千人抖商聯盟大會。 事實上,在杭州抖商大會舉辦的同時,抖音官方對外發表了公開說明,稱官方從未授權。
但無論如何,伴隨著這些大會的“成功舉辦”,抖商也成為去年下半年以來迅速興起的新詞。抖商,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用抖音做生意的人,是抖音電商化的產物。寬泛的說,凡是在抖音上有帶貨需求,或盈利目的的都能算在抖商的範圍內。
“抖商”的來源很複雜,據記者潛入多個抖商社群調查,他們其中有的是傳統的通過微信和朋友圈賣貨的微商,有的是自己開淘寶店,微店的店家,有的是個體私營業主 (比如線下開店的賣服裝的,或者賣自己家生產的東西) ,還有之前通過其他直播,短視訊等帶貨的網紅,有的之前甚至沒有相關經歷,但看到抖音的流量想在上面做生意的小白。
而抖商的火爆又和抖音在電商變現上的加速跑有著直接的聯絡。去年中旬,抖音先是試水了店鋪入口,隨後又向企業號開放了入駐。
一位在抖音上孵化了好幾個百萬粉絲企業號的MCN機構負責人告訴剁主,他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做抖音線下變現的。“MCN機構的變現方式是以廣告為主,這種變現方式對粉絲基數要求比較高,所以我們就想到了引流賣線下的母嬰用品、旅遊門票等。”
此後,抖音又分別接入了位元組跳動旗下的內建電商平臺以及小程式,並在去年12月份開放了購物車的申請。不到半個月後,抖音又宣佈上線好物聯盟招募計劃,報名參與扶持計劃的賬號可以免除粉絲的門檻。
對於電商從業者而言,抖音做電商的門檻正在變得越來越低。加之龐大的流量池,給內容電商帶來較高轉化率。據抖音官方的資料,截止到去年12月,抖音上已經有超過6萬用戶使用了購物車功能。
但對其中大部分商家而言,抖音的邏輯並不容易掌握。短視訊電商轉化的根本是內容,而做內容顯然是這些抖商極其生疏的事情。據卡思資料統計,即使是在抖音認證的藍V當中,1萬粉絲以下的企業號佔據了60%以上,而30萬粉絲以上的企業號僅佔7%。
一面是瓜分龐大流量的美夢,一面則是對平臺玩法和門檻的難以摸索。抖商們渴求著流量轉化的祕笈,自然也有人盯上了他們的渴求,以謀取利益。
別讓抖音這隻肥羊跑了!
事實上,抖音商業化也不過才不到一年時間,但目前市面上已經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了數十家做這類培訓或服務的機構。這些培訓者們多半自稱“有數十年電商實戰經驗,曾經成功孵化多個抖音號”,甚至聲稱自己是抖音官方認證的MCN機構。
但據調查和詢問,這些人當中有一部分是從抖音商業化開始,便瞄準了機會做培訓的原MCN機構,但還有很大一部分此前是微商、播商、淘客的培訓者,他們輾轉於各個平臺,企圖從每一波流量爆發中撈到紅利。
比如前文中所提到的抖商公社,在做抖商培訓之前,它就是一個專注於淘商、每日一淘營銷技巧的平臺。更為典型的例子,則是那些進駐抖音以及發起抖商大會的昔日微商培訓大佬們,比如杜子建、龔文祥、胡應邦等。
杜子建從微博時代走來,被譽為“微博營銷教父”,2018年6月開始入駐抖音,杜子建在抖音上開通購物車,售賣《情商密碼》、《父子密碼》等書籍,據說曾實現單日銷售最高轉化1000多本。但其顯示現有粉絲量1498.7w,平均單個視訊的點贊量只維持在三位數或四位數。
電影《商海通牒》中的華爾街大佬John Tuld有一句臺詞,“幹這一行有三種謀生之道:動作快,夠聰明或者會欺騙。”杜子建、龔文祥們無疑是深諳其道,懂得包裝自己、順勢而為的“老炮”。
從微博營銷、到微商、再到如今的抖商,再或者以後的X商,平臺和規則在變,但掌握底層邏輯的投機者們,永遠有辦法變流量為熱錢,繼續吹噓著、鼓動著下一波的“韭菜們”,跳入滾滾不息的“創業”大潮中,為了所謂的的財務自由、個人價值實現,而折騰不止、奮鬥不息。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現在更重要的是抖音官方的態度,是否任由這些抖商以及抖商的服務商們,繼續繁榮下去?
目前,不少服務商往往打著抖音的官方合作商的旗號,表明自己提供的“服務”是經過抖音默許的,一副以共同推動抖音繁榮為己任的模樣,實則在破壞著抖音的規則和生態。
當然,對於這種破壞抖音規則的灰色操作,抖音也做出了一經發現給予限流、封號的處置,嚴重的還會被顯示“已重置”,之前的溫婉、莉哥都遭遇了賬號被重置,一夜間歸零的“待遇”,抖音在這一塊的政策也會顯示出越來越嚴的趨勢,有些人刷量後沒有被抖音處置,也只是因為賬號比較小沒有引起注意,但持續刷一定會被平臺監測到。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抖音一邊出臺新規,下游的服務商就馬上就會找出新的方法來。這種雙方的“博弈”估計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正所謂流量令人盲目,暴富令人瘋狂。
“所有自媒體,都將在“抖音時代”被重新演繹一遍。”這話就像所有的商業模式都值得被小程式重做一遍一樣,確實不假,但被用來作為割韭菜的宣傳語令人感到惋惜。
編輯: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