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加入蘋果陣營:呼籲美國政府出臺隱私保護規定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在支援歐洲隱私規則方面,高科技行業呈現決裂態勢。目前思科已加入蘋果陣營,呼籲美國政府仿效歐洲通用資料保護法規(GDPR),出臺相應的隱私保護規定,突顯了大型技術企業在如何處理隱私問題上的分歧。思科對《金融時報》表示,希望美國政客在未來幾個月內效仿歐洲推出隱私立法,儘管業內其他人批評該法案過於寬泛、懲罰過重。
思科首席法律官馬克·錢德勒(Mark Chandler)說:“我們認為,GDPR執行良好,儘管國情存在一些差異,也應該將其引入美國。”
他提到個人有權從搜尋引擎中刪除他們的資訊,這是他希望美國版本不同於歐洲規則的一個方面。
錢德勒的評論與蘋果執行長蒂姆·庫克(Tim Cook)不謀而合,去年,後者曾讚揚歐洲“成功實施”GDPR,並補充說:“現在是世界其它國家……亦步亦趨的時候了。”
美國科技公司聯合呼籲政界人士在來年制定美國第一部國家資料隱私法,屆時可能推翻加州批准的獨立法律。
一位業內高管表示:“如果美國打算這樣做,應該突出體現更加美國化的商業和監管方式。”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政治家們越來越趨於起草聯邦法律,科技公司之間的意見分歧也越來越明顯。
“企業對企業的監管比面向消費者的監管要嚴格得多,”一位行業遊說人士表示,“一些網際網路公司需要更多的資料收集,另一些則需要的比較少。而且,蘋果公司正在努力讓自己不同於業內其它公司。”
爭論最集中的領域可能事關個人資訊、給予監管機構多少權力來執行新規,以及企業將為資料洩露承擔多少責任。
在呼籲制定更嚴格的資料保護規則方面,IBM執行長羅睿蘭(Ginni Rometty)一直是最直言不諱的行業高管之一,也是最願意批評業內其它公司的人士之一。
她在去年11月表示:“信任危機的根源在於一些主要面向消費者的平臺對個人資料的處理不負責任。”
蘋果也一直熱衷於將自己與其它科技公司區分開來。上週, iPhone 製造商在發現社交媒體平臺違反了其規則、收集使用者在iPhone上所做的幾乎所有事情的資料後,暫停了一組Facebook內部應用程式。
當庫克稱讚全球發展政策的同時,他還抨擊了一些競爭對手,並補充道:“那些承諾改善我們生活的平臺和演算法,實際上卻在放大最壞的人類傾向。”
與此同時,Twitter的高管們也熱衷於強調自身與其它網際網路公司不同,他們傾向於收集更少的使用者資料,而不是更多。
就目前而言,只要聯邦隱私法能夠超越州立法,而不是在此之上修修補補,全行業對它的廣泛願望仍然是一致的。
網際網路協會發言人諾亞·瑟蘭(Noah Theran)表示:“所有網際網路公司都支援在經濟範圍內實施聯邦隱私法,它將為消費者提供有意義的控制,並能夠訪問、更正、刪除和下載他們提供給各行業公司的資料。”
但是,隨著爭論愈演愈烈,許多人預計美國一些最知名團體之間將爆發更多的公開爭鬥。
“我認為,我們不會看到各公司在這項法案上各不相讓,”一位業內高管表示,“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會在客戶面前別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