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校招,你經歷了什麼?
2019 年才剛剛開始,但 19 年校招已經過去了一大半。經歷了這麼多,你有哪些感悟呢?
0x00 做合適的選擇
絕大多數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就拿校招來說,選擇什麼樣的公司、什麼樣的崗位、什麼樣的團隊,都會影響你未來幾年的職業發展和人生程序。對於那些本身有一定技術積累的同學,可能更容易(或者叫更侷限)一些,另外那些不熱衷技術的同學呢,我的建議是 要麼有能力,要麼感興趣 。
研發、運營、產品、市場,網際網路公司有非常多可供選擇的崗位,我身邊也不乏互動設計師、HR 小姐姐、遊戲策劃等等。校招,不需要強求什麼專業對口,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感興趣的事,任何崗位你都可以發光發熱。
當然,在計算機相關專業,我相信更多的同學跟我一樣,希望找一個研發的工作。 大學幾年你付出了多少,校招的時候你就會收穫多少 ,我認識很多優秀的同屆同學,尤其是在阿里這樣的平臺,很多肉眼可見的天賦和努力,讓你不禁感嘆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有時候比人和狗還大。
除了要選擇合適的企業,我更在意還包括 你所要去的團隊 、 技術棧 、 會做哪些業務 等等。說一些親身經歷:
- 團隊的氛圍、人員流動頻率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很慶幸我一路實習過來,能遇到這麼多好的團隊、好的師兄,他們在你的職業發展過程中是非常寶貴的引路人;
- 工作初期的技術棧會影響你很多年,因為人會慢慢變遲鈍;
- 對於工作內容是業務開發的同學(可能絕大部分是),瞭解你以後要做的業務方向,說簡單的是 toB 還是 toC,不同的業務方向對你的要求也不一樣;
以上的這些內容我要怎麼才能瞭解?參考後文面試部分。
0x01 勿臨渴而掘井
校招的準備工作除了做一份簡歷,還有刷一些筆試面試題、看別人發的面經(比如你在讀的這篇)等等。總而言之,越早越好,勿臨渴而掘井。
如果你有過幾次實習經歷,做一份不錯的簡歷應該不在話下。想一想我從第一次實習到現在,簡歷風格改了七八個版本,簡歷內容幾乎每三個月就要大幅度修改。因為這段時間是一個飛速成長期,看自己以前的簡歷,難免覺得內容幼稚空洞。
在阿里實習這段時間看了很多外包同學的簡歷,也面試過不少外包同學,結合我自身的經歷簡單說一些總結和原則:
- 一定要一頁紙,哪怕你的經歷再貧乏 OR 再豐富,一頁紙足夠。一定要
*.pdf
,這是起碼的一點尊重。 - 簡歷不需要花裡胡哨,但一定要有正裝照, 白底黑字、結構清晰、閱讀通暢 就足夠了。
- 把重點放在醒目的位置,如果你不知道重點是什麼,去看下你應聘崗位的 JD。
- 注意用詞,「瞭解、熟悉、熟練使用、精通」不要謙虛,適當誇大。

筆試面試環節更多考驗你的真實能力,面試官幾個問題就能知道你肚子裡有幾成墨水。我個人是非常牴觸群面和紙張筆試的。真心渴望人才的企業不會因為要省時間而採取「群面」的措施,篩選的方式有那麼多,這是最沒有效率的一個(討厭歸討厭,群面不能成為你拒絕一家公司的原因)。
面試,最重要的是學會交流。你需要靠交流來讓面試官瞭解你, 言簡意賅、禮貌得體、清晰悅耳 ,做到這些你的面試算是成功了一半。在臨近結束時,面試官一般會說「請問你還有什麼疑問嗎?」,如果你說「沒有了」的就純屬浪費機會。提供一些我的常用回答:
- 您覺得我這次面試怎麼樣呢,有哪些不足之處我可以再學習一下。
- 我面試的團隊大概是一個什麼樣的規模呢。(交叉面試官不要問這個)
- 如果我能順利通過,我會做哪些業務,團隊技術棧有哪些。
- 一些禮貌的日常問候。
同時,面試是一個 雙向選擇 的過程,你的面試官很大可能是你以後的領導、師兄,你和麵試官雙方互相認可才是最好的結局。
有些同學可能會覺得「我雖然現在水平不夠好,但我積極學習、刻苦努力、我潛力無窮啊」,你可以這麼覺得,但不要跟你的面試官絮絮談,你的 潛力是表現出來的 ,不是說出來的。共勉。
0x02 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規劃人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相信幾輪校招下來,你對自己應該有了定位,對今後的職業生涯也有了足夠的憧憬,那就不妨仔細羅列一番,若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如果是做技術,可以考慮如何 拓展自己的廣度、精進技術的深度、提升自己修養 。古人提倡內外兼修,好的修養會在很多方面幫助到自己,包括人際交往之中,好的修養會在舉手投足之間會讓人覺得很舒服,從而給自己增加很多機會。利用一些業餘時間多讀讀書,旅旅行,是提升自己內在好的選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會讓自己眼界和胸襟開闊,在人生不如意的時候想得開、放得下,興許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了。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你的人生軌跡應該在不斷修正,重塑。這個過程有點像 OKR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把規劃和任務轉化為明確的目標,結合階段性的關鍵成果進行微調,最大程度的減少內耗。

0x03 結尾碎碎念
- 以前我講這些總是把「如何做選擇」放在最後一條,因為只有你拿了 offer 才能去選擇啊。其實這是種錯誤的看法,要主觀的把「選擇」放在最前面
- 秋招就是自我認知摧毀以及重建的過程,重要的是心態上一定要堅信自己的價值
- 找工作是一個相互匹配的過程,即便你們心儀的大廠 fail 掉你了,也許只是你們之間不合適,而並不是你這個人本身存在什麼樣的缺陷
- 借用崔永元的一句話「你們今天所經歷的這一切困難,我當時——都沒經歷過」
- 回想起來,還真的有些遺憾,沒嘗試過「霸面」
- 進入職場,作為新人肯定會有很多挫折等著你,有些歪門雞湯就不在這裡傳播了,只總結一句「兩年學說話,一輩子學閉嘴」
最後祝大家拿到心儀的 offer。
- E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