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諾天使基金李竹:無論隧道多長,盡頭總有光亮
【編者按】文章為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李竹在春節時致英諾幫的郵件,經億歐編輯,供業內人士參考。
文章轉載自“英諾天使”,作者李竹,部分內容有刪減。
英諾幫的小夥伴們:
春節好!
2018年,經常聽到的是:融資困難、獨角獸倒下、股票質押爆倉、上市公司大股東易主。如果你的公司能活下來,在豬年新春到來的時刻,還能歡度佳節、思考未來,那麼你已經是幸運的。
我自己在創業時,曾經歷過網路泡沫破裂、08年金融危機。當下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則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
創始人們都在思考,如何應對未來兩年的複雜環境,我有幾點看法分享給你們。
近期,英諾幫有十幾家公司獲得了新的融資,推想科技、臻迪科技、未來黑科技、阿丘科技、Xtrail、玩祕等等。這在冬季殊為不易,我們和這些投資人交流後發現:市場並不缺錢,缺的是好專案。
巨集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使投資人出手比較謹慎。大家所說的資本寒冬,實際上是信心缺失使然。很多資金更願意追逐中後期的確定性專案,在早期專案上放慢了投資節奏。實際上,2018年投資基金的募資額雖然下降,但也有一萬億元人民幣之多。只要創業專案有創新,得到使用者或客戶認可,總能找到喜歡和認同你的投資人,創業者做好自己,才是關鍵。
有投資人說,這個時代翻過了一頁,過去的好時光不再回來。 對投資人而言,確實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進化,將會淘汰一批機構,投資人躺著賺時代紅利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經濟低谷將是考驗投資人認知、賦能的能力的視窗。
對創業者而言,我相信市場的週期依然有效,未來還有春天。但是,有的行業確實紅利在消失,創業者必須關注一個新的變數:行業監管或鼓勵政策的變化。比如新能源車、影視製作、棋牌遊戲、私立辦學、網際網路金融、區塊鏈、共享出行、跨境電商、製藥等細分領域,都出現了規範化和影響行業成本結構的政策,引導資本的流向發生改變。需要注意的是,監管往往落後於市場,但遲早會到來,而經濟環境的變化,使暴利行業、浪費社會資源的山頭都會被削平。創業者避免踩雷的辦法,是深入研究行業,切忌以短期投機的心態來做事。
在經濟低谷期,手中有錢的創業團隊,是最好的彎道超車機會,前提是要認清關鍵指標,把錢花在刀刃上。
十年前,我也是一名創業者,那年我們花兩千多萬買到了奧運會的網路直播權,正雄心勃勃地大舉擴張網路電視平臺和發展使用者。
但是,2008的金融危機讓經濟環境信心雪崩。很快,我收到了來自投資人的郵件: “所有創始人儲存好過冬的資金,從現在開始現金流比母親還重要。”我們當時最簡單的思考是開源節流,把盈利作為公司的第一目標,和現在的不少創業公司一樣,裁減人員,想辦法賺錢。
為了增加收入,我們在視訊中到處插播廣告,還做電視節目的投票互動,也曾一度盈虧平衡,但最後,還是被版權和頻寬成本的兩座大山壓垮。
過早地追求盈利,破壞了使用者體驗,造成使用者流失,無法形成正向的飛輪效應。而競爭對手依靠更好的使用者體驗、更多的使用者、更多的融資、更好的版權內容,實現了反超和領先。
根本原因在於,我們沒有認識到視訊行業的發展規律,這是一個內容為王、資本密集型的行業,在網路視訊廣告沒有被廣泛接受的時候,以使用者資產為第一目標,才是正確的選擇。
推開時光的門,今天把這段經歷寫給你們,是我作為創業者經歷波峰波谷的體悟: 資本寒冬,最重要的,是看到隧道的盡頭,定好公司的第一目標,不要犯戰略性錯誤。 投資人對現金流的提醒沒有錯,但是對早期公司而言,第一目標未必是盈利,可能是使用者資產、供應鏈資產、IP資產、自由現金流、市場佔有率。把錢花在實現第一目標上,才能築起護城河。
從巨集觀經濟環境來說,最壞的時刻可能還沒有到來,要有足夠的準備。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負債率高企,債務違約在增加,價值觀碰撞、貿易摩擦將成為新常態。而我們國家處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從最近公佈的經濟指標,可以看出短期下滑、以退為進的預期。
在這樣的巨集觀經濟環境下,世界範圍內,黑天鵝、灰犀牛都有可能出現。未來幾年,對創業者和投資人都充滿挑戰。
活下來、彎道超車,這一切的基礎都需要足夠的資金做支援,創始人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要讓公司始終處於不缺錢的狀態,不管是自己造血,還是從外面融資。
資本低迷的時候,融資要小步快跑,不要過於在意估值,拿到錢持續前進就是勝利。除了關注外部環境,更要注重團隊的內部力量,所有的公司倒掉都是從內部失去信心開始的,團隊心在一起才能參與競爭,立於不敗。
我曾經說過,“天使投資人要永遠做多中國”。從長期來看,全球最大、最賺錢的潛力市場是中國;做天使投資就是投資未來,必須對未來抱有樂觀的態度。作為早期投資人,無論市場怎樣變化,英諾天使基金將永遠選擇和創業者同行,給創業者“第一張支票”。
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李竹
我們的長期戰略將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
① 投資最優秀的年輕人,幫助他們實現創新的夢想;
② 專注早期投資,做價值發現者,以長線思維建立賦能生態;
③ 成人達己,以創業者為中心,一起實現價值創造。
無論隧道多長,盡頭總有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