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高歌,全球最頂級科學家入局,高管卻扎堆離職,股票大跌20%!這家全球明星基因藥物公司發生了...
1 月 22 日,CRISPR 先驅張鋒教授聯合創辦的基因治療公司 Editas Medicine(納斯達克股票程式碼:EDIT), 宣佈執行長 Katrine Bosley 出人意料地離職,當天 Editas 大跌近 22%。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前一天,Editas Medicine 在 Nature Medicine 上發表了基於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的藥物——EDIT-101 的綜合性、包括藥理學及特異性研究的臨床前實驗資料, EDIT-101 也有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基於 CRISPR 技術、用於體細胞基因編輯的藥物 。
對於一家明星創業公司來說,最為核心產品取得突破進展的利好,終究沒能抵擋得出 CEO 離職帶來的打擊。
形勢大好,一眾高管卻扎堆離職
2013 年,手握 CRISPR 主要專利的張鋒拿到 4300 萬美元的風險投資,與其他四位 CRISPR 基因編輯領域大牛聯合創辦了 Editas Medicine。
據 Editas 官網公佈的資訊,這四位聯合創始人包括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Jennifer Doudna (後因專利問題與張鋒分道揚鑣)、 哈佛醫學院遺傳學泰斗 George Church 、 麻省總醫院病理學研究副主任 J.Keith Joung 和 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David R. Liu 。

圖 | 張鋒及Editas聯合創始人(來源:Editas)
2016 年 1 月,被比爾蓋茨和谷歌風投資助的 Editas Medicine 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說明書,成立兩年多的 Editas,也 成為 CRISPR 基因編輯領域首家 IPO 的公司 。
2017 年 3 月,Editas Medicine 公司與 Allergan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公司成為戰略合作伙伴,簽署了選擇權協議,令 Allergan 獲得 Editas Medicine 公司 5 個治療眼病的基因編輯產品(包括 EDIT-101)的獨家選擇權許可證。根據協議條款,Allergan 公司負責產品的研發及商品化,Editas 公司則共同研發。兩家公司平分在美國的 2 項候選產品產生的利潤或虧損。
2018 年 8 月,Allergan 公司行使其選擇權,研發並使 EDIT-101 實現全球商業化。此外,Editas 公司行使其共同研發選擇權,平分 EDIT-101 在美國產生的利潤或虧損。Editas 公司同時將收到研發、商業里程碑付款及每個專案的專利費用。此協議包括一系列基於 Editas 公司卓越的 CRISPR 基因編輯平臺(包括 CRISPR/Cas9 及 CRISPR/Cpf1,又名 Cas12a)研發的治癒嚴重、可致盲眼病的新藥研發專案。
作為一家基因編輯領跑公司,Editas Medicine 專注於將 CRISPR/Cas9 及 CRISPR/Cpf1(又名 Cas12a)基因編輯系統的強大功能與潛能轉化為治療全球重疾患者的有力工具。 Editas Medicine 旨在發現、研發、製造及商業化一系列可轉化、持久、精準治療一大類疾病的基因編輯藥物。
美股生物科技板塊以高波動率聞名,漲跌 10% 以上(也就是突破中國 A 股的漲跌停板),是稀鬆平常的事情,監管審批進展、生物科技引發的學術和倫理爭議、醫藥公司之間頻繁的收併購案,都有可能引發股價劇烈的震盪。
但是如果一位功勳卓著、沒有負面新聞和緋聞纏身的 CEO 毫無徵兆地突然離職,對於二級市場投資者來說,在短期內勢必造成突發性恐慌。 尤其是此次 Editas 公司 CEO 的突然辭職,除了在 Twitter 上的宣告和公司公告,公眾所知甚少。
更為不解的是,在 Editas 取得突破進展,形勢一片大好之際,公司一眾高管卻扎堆離職。 CFO Andrew Hack 在去年 12 月宣佈將於 3 月 1 日離職,CMO Gerald Cox 於 2018 年底跳槽。而這次 CEO Bosley 也將於 2019 年 3 月 1 日卸任總裁兼執行長,並辭去了 Editas 的董事會職務。

雖然公眾無從知曉這家明星創業公司一眾高管紛紛離職的具體原因,但可以明確的一點是,這些高管的離開與生物科技的長期前景毫無關係。
就在幾個星期前,Bosley 在摩根大通醫療保健會議(J. 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上表示,對於 Editas 來說, 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激動人心的時刻”。 Bosley 對生物技術公司的前景持樂觀態度,並沒有任何很快將離開公司的暗示。
Katrine Bosley 其人
當提到 Editas 執行長 Katrine Bosley 時,你可能對她不太瞭解,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什麼她離開這家公司,就能夠讓股市急劇下跌?或許,通過以下的詳細敘述,你可以瞭解其中一二。
1990 年,畢業於美國康奈爾大學的 Katrine Bosley 加入到她人生中的第一家全球生物製藥公司 Alkermes,從此走上了生物科學這條路。

圖 | Katrine Bosley(來源:Editas Medicine 官網)
在離職之前, Katrine Bosley 同時擔任著 Editas Medicine 的執行長、Genocea 主席和 Galapagos 的董事會成員這三個領導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Katrine Bosley 所擔任的這三家企業都是非常著名的生物醫藥公司,而且,這三家都有一定的關聯。
其中,Editas Medicine 是一家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的新創生物技術公司,旨在開發基於 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的療法,他們打算對一項功能強大的新型基因修復技術進行人體試驗。
另一家 Genocea 公司,全稱是 Genocea Biosciences.Inc。這是一家生物製藥公司,發現並開發新型癌症疫苗。根據彭博社的說法,該公司主要的免疫腫瘤學專案是 GEN-009,一種佐劑化的新抗原肽疫苗候選物,目前處於臨床前階段,旨在指導患者的免疫系統攻擊腫瘤。
Bosley 還擔任著 Galapagos NV 的董事會成員職位,這是一家 Belgo-Dutch 製藥研究公司,成立於 1999 年。該公司開發針對類風溼性關節炎,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牛皮癬,系統性紅斑狼瘡和囊性纖維化的藥物。
簡單來說,這三家都是製藥研究公司,而且這些公司之間,都是基於人類基因序列所研製,或者都與人體科學有關。Katrine Bosley 接下來將要做的新職位或與相關方面會有一些聯絡。
而 Katrine Bosley 在 Editas 擔任職務之前,是 Adnexus Therapeutics 的業務開發副總裁,該公司開發一種名為 Adnectins 的新型蛋白質療法,2007 年被 Bristol-Myers Squibb 收購(> 5 億美元)。
這時,Katrine Bosley 從 Biogen Idec 加入 Adnexus,負責多項業務開發交易,包括 Tysabri®(那他珠單抗)的授權。早些時候,她是風險投資公司 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 的醫療團隊的一員,並在 Alkermes 的監管事務部門工作。

根據 Katrine Bosley 的 Linkedin 資訊顯示,截止目前,她曾在十家企業中擔任重要職務,其中包括了生物製藥、生物科學等領域。 在她的職業生涯中,一直致力於在生物科學方面,並從發現到商業化。
這一次 Katrine Bosley 的離職實在離奇,除了幾周前,他們的第一個 IND 獲得 FDA 批准之外,在這半年中,她的 Twitter 從未更新,外界對於其所在的公司內部管理一無所知。
這次 Katrine Bosley 的突然離職,對已經上市的 Editas Medicine 公司來說,產生了重要影響, 公司連發兩天的公告,希望穩定股市,但無濟於事,強勢下挫。
有外界猜測稱,Katrine Bosley 離職或許與首席財務官 Andrew Hack 於 12 月離開該公司加入貝恩資本有關。
但不管怎麼說,Editas Medicine 公司已經決定了她的繼任者, 任命 Cynthia Collins 為臨時執行長 ,根據官方的說法,她是該公司董事會的成員,並且也是細胞和基因治療,分子診斷和生命科學工具的公認領導者。
Editas Medicine 董事長 Jim Mullen 對 Katrine Bosley 的成就表達了認可:
在她的領導下,公司取得了顯著的增長,在 EDIT-101 臨床專案中達到了關鍵的里程碑,並開發了公司的改造工程細胞藥物。她幫助 Editas Medicine 成為一家領先的基因組編輯公司,擁有強大的基礎,能夠很好地實現其長期目標,並將基因組編輯的潛力傳遞給世界各地的患者。
離職之後,Katrine Bosley 仍然要以 Editas Medicine 諮詢身份繼續在該公司,直至 2019 年底,讓繼任者平穩過渡。或許在今年,我們會看到她的更多資訊。
首個 CRISPR 技術基因治療藥物
2018 年 4 月,諾華製藥宣佈以總計高達 87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基因治療創業公司 AveXis,將仍在臨床試驗中的兒童 1 型脊髓性肌萎縮(SMA)基因療法 AVXS-101 收入麾下。
再往前看,2016 年輝瑞以 6.54 億美元收購了基因治療公司 Bamboo Therapeutics,並在 2017 年 8 月,投資 1 億美元建立了一家新的基因治療工廠。2017 年,FDA 批准首款矯正基因缺陷的藥物 Luxturna 上市,至 Luxturna 的獲批,全世界也僅有兩種基因療法獲批在歐洲使用。
如今,全球已有超過 2500 多個基因治療臨床試驗正在進行,基因療法也已經成為全球醫藥研發企業的必爭之地。
而與目前採用傳統基因編輯技術的基因治療不同,Editas 採用了最前沿的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與傳統的基因編輯技術相比,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效率和準確度更高,副作用也更小。

(圖片來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2018 年 11 月 30 日,Editas 宣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接受公司關於 EDIT-101 藥物的新藥臨床研究申請(IND)。這是全球第一個在體 CRISPR 基因組編輯藥物用於治療 Leber 氏先天性黑蒙症 10 型 (LCA10)。
2019 年 1 月 21 日,Editas 在 Nature Medicine 上發表了基於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的藥物——EDIT-101 的綜合性、包括藥理學及特異性研究的臨床前實驗資料,EDIT-101 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基於 CRISPR 技術、用於體細胞基因編輯的藥物。
EDIT-101 是一種基於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的臨床藥物,用於治療 Leber 先天性黑蒙症 10 型。 EDIT-101 通過視網膜下注射給藥,直接到達並將基因編輯裝置輸送至感光細胞。
“很高興 Nature Medicine 能發表我們這篇分享 EDIT-101 綜合性臨床前資料和 CRISPR 基因編輯藥物製作方法的文章,”Editas 公司首席科學官 Charles Albright 博士說。“ 這一研究非常重要,它是 EDIT-101 的新藥臨床研究申請被批准的基礎,也讓我們距離臨床應用以及實現基因組編輯的全部潛力這一目標更近了一步。 我們期待即將開始的 I、II 期臨床試驗能夠進一步評價 EDIT-101 在治療 LCA10 患者時的安全性、耐受性及療效。”
Leber 氏先天性黑蒙症(LCA)是一組先天性視網膜退行性疾病,由至少 18 個不同基因中的突變造成,是最常見的兒童先天性失明原因,全球發病率為 2-3/10 萬新生兒。LCA 的症狀出現在出生後幾年內,導致嚴重的視力喪失或失明。此病最常見的型別 LCA10 由 CEP290 基因單基因突變導致,約 20-30% 的 LCA 患者屬於此型。

(圖片來源: http:// proqr.com )
論文詳細表述了實驗性基因編輯藥物 EDIT-101 的研發過程。EDIT-101 能夠消除 LCA10 患者細胞內 CEP290 基因 IVS26 突變產生的異常剪接供體,使 CEP290 恢復正常表達。同時,文章總結了在人類細胞及視網膜移植組織中進行的體外實驗資料,闡述了此方法的分子機制及其核酸酶特異性。
向人源化 CEP290 小鼠視網膜下注射 EDIT-101 後,產生了快速而持久的 CEP290 基因編輯。另一非人靈長類動物實驗同樣對其 CEP290 產生了有效的編輯,達到了目標治療閾值,證明了 CRISPR/Cas9 技術對靈長類動物體細胞進行在體基因編輯的能力。
在接下來的 I、II 期臨床試驗中,Editas Medicine 公司與 Allergan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公司計劃在 2019 年年中啟動患者篩選,在美國與歐洲選出 10-20 名患者,並在下半年開始患者用藥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