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兩種理念的故事:貨幣加密與技術加密
作者:Erik Torenberg
原文連結: 相關連結
翻譯:中文字幕組 愛樂牛
關於兩種理念的故事:貨幣加密與技術加密
作為Village Global的投資者和加密社群Token Daily的狂熱參與者,我學到的一件事是:
如果你在雞尾酒會上說“crypto”這個詞,就一定引起一場熱烈的爭論。
的確,我注意到,當人們談論起“為什麼crypto很重要”和“好機會在哪裡”時,他們通常從不同的假設和起點說起。更重要的是,討論到最後,觀念中常出現讓人混亂的殘局:
1. 投資者 尚不清楚他們對市場的觀點。
2. 初創公司 不確定如何把他們的解決方案打包,以滿足每個人。
3. 新手 很難跟進。
4. 極端主義者 花費無窮的精力,試圖說服一群人按另一個群人的方式思考,而沒有完全理解他們在第一性原理上的不同(或相同)。
讓我試著繪製一下這個領域中兩個主要信仰系統的(非常寬泛的)圖片,來作個簡化:
a)貨幣加密(Money Crypto):堅持說,加密貨幣的重點是通過(重新)引入“健全貨幣(sound money)”來重新定義貨幣的運作方式。
b)技術加密(Tech Crypto):另一個信仰體系認為,真正的重點是通過引入Web 3.0來重新定義網際網路的工作方式。
其他人將兩種表述分別稱為“比特幣極端主義”和“以太坊極端主義”,但實際上,它們更廣闊,更寬泛。
雖然這些信仰系統之間存在重疊,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有不同的目標,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哲學基礎—-這將導致一些混亂。
在本文中,我將對每一種表述進行界定,解釋它們重疊和不同的地方,以及,每個表述對整個社群意味著什麼。
貨幣加密
貨幣加密理念認為加密貨幣的目標是引入健全貨幣(sound money)。
健全貨幣是指:
1)具有固定供應或可預測的通貨膨脹率
2)不快速增值,並且
3)最重要的是,政府不能通過通貨膨脹或徵收來控制。
為什麼這很重要
有了健全貨幣,政府將不得不負責任地行事,因為他們不能再向明天借貸(通過債務/通貨膨脹等方式),來為戰爭提供資金;或以犧牲長期財富為代價,來資助短期政治目標。
目前,我們手中持有不健全的貨幣,這是一個混合的問題。印刷貨幣(無論是字面意思還是比喻意)的能力,可以增加任何政府的權力,每一個政府都在尋找能給它帶來更多權力的任何東西。
實際上,這種通貨膨脹將財富從製造它的人手中奪走,並將其交給控制貨幣的人 - 而不是實際生產社會所重視的東西,並且,這種方式是在大家不知不覺中進行的。
換句話說,政府可以通過印鈔來隱藏成本。起初,公民享受新增貨幣帶來的增值服務 - 但後來,dang 他們看到自己的財富和購買力消失時,就會感到痛苦。
“貨幣加密”理念相信比特幣是使貨幣迴歸“健全貨幣”的機會,因為比特幣是一種不可通脹、通貨緊縮、抗審查、固定供應的資產,不能被任何政府叫停,並且在沒有任何可信第三方的情況下運營。
其他核心信念
“貨幣加密”理念認為,對於研究貨幣本質而言,網路是一個錯誤類比,我們可以通過研究經濟歷史以及隨著時間推移而產生貨幣的方式,來更多地瞭解加密貨幣的未來。
我們能準確學到什麼?每當人們控制貨幣時,他們就會創造更多貨幣 - 這個過程會暗暗稀釋現有的貨幣持有者。
“貨幣加密”理念認為,我們應該將加密貨幣視為貨幣 - 而不是作為下一個應用程式商店或下一個捕獲所有VC資金的軟體平臺。
“貨幣加密”理念,尤其強調“選擇比特幣,而不是區塊鏈”。幾乎所有的區塊鏈案例都不僅僅是非必要的 - 它們也使應用程式變得更慢,更昂貴。
“貨幣加密”理念認為以太坊是新穎而有趣的,但它創造的價值(更別提捕獲)將比比特幣少幾個數量級。所有在以太坊之上構建的應用程式/ dApp都會創造一些價值 - 但它不會讓ETH(通證)變得更好。是的,以太坊有更多的開發人員,但“貨幣加密”理念認為1個協議開發人員抵得上10,000個應用程式開發人員。
“貨幣加密”理念明確拒絕實用假設(Utility Hypothesis),而認為數字貨幣的主要用例將首先作為價值儲存,而不是交換媒介。
的確,中本聰使用區塊鏈結構,以極其特定和刻意的方式犧牲大量的速度和成本,以便我們實現主權級別的審查抵制、無需信任和更大的社交可擴充套件性。
總結一下:“貨幣加密”理念認為,“crypto”的未來不是軟體 – 而是貨幣。
crypto不是證券,不是一個網站,不是一家公司,不是一個社交媒體網路。
它是貨幣。
技術加密(Tech Crypto)
另一方面,“技術加密”理念認為,我們應該研究網際網路的歷史及其權力結構 - 而不是貨幣的歷史 - 來幫助我們瞭解加密貨幣將如何發展並引領網際網路的下一個時代,即Web 3.0。
“技術加密”理念支援以下說法:
雖然網際網路起初是一個去中心化開放的系統,但它很快就變成中心化的且集中在五個參與者中:谷歌,亞馬遜,蘋果,Facebook和微軟。他們反過來使使用者上癮,控制他們的注意力,用廣告實現貨幣化,在競爭中獲勝,並無恥地剽竊那些倖存者。
實際上,Web 2.0並沒有實現其去中心化控制的最初願景,而是建立了比網際網路之前的任何數量都大幾個數量級的力量中心。雖然在網際網路上移動資料包的邊際成本是0 – 且儘管Web 2.0產生了驚人的經濟收益和消費者剩餘 - 社會成本顯著增加:怪誕的不平等、隱私不再、虛假新聞、壟斷、過濾器泡沫等等。
“技術加密”理念認為,網際網路只會在權力和財富的分配方面有更多的發言權。(通過加密網路)修復激勵措施是我們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同時可以使消費者能夠擁有和控制自己的資料。
如果在Web 2.0期間就存在用於網路開發的通證模型,那麼事情可能會有所不同。
l 通證不僅提供了一種界定協議的方法,還提供了計算將其作為服務進行託管所需的運營費用的方法。
l 通證為經濟激勵提供動力,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大規模實現分散式計算 - 計算,儲存,頻寬。
股份公司的演變
“技術加密”理念將通證視為幾百年前股份公司存在以來人類協調機制中最突出的創新。 在股份公司之前,企業有本質的侷限性。他們的流動資金被完全佔用,導致沒有流動資金來融資。
股份公司以及最近公開上市的公司,如果沒有它們的出現,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業務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我們也已經看到了這個系統的缺點:只有員工才會得到回報。
股票價值是利潤的函式。利潤反映了公司通過資料獲利的能力 - 而不是服務的實際價值。當一家公司達到一定規模時,他們的激勵就會與他們的使用者和開發人員的利益不一致了。
激勵所有參與者
通證還可以做其他事情,這可能會破壞迄今為止無與倫比的網路效應業務:它們 - 理論上 - 可以激勵更多人為網路做出貢獻。這包括所有利益相關者 - 使用者,開發商,承包商,投機者 - 而不僅僅是員工。網路參與者不是通過所有權(如股權)獲得價值,而是通過改進基礎協議來獲得價值。這包括挖礦,驗證,開發構建或直接使用某種服務。
你如何創造下一個Facebook?理論上說,你需要讓數百萬人獲得成功,而不僅僅是幾百人。
而且,不僅僅是通證有這種能力。關於區塊鏈基礎設施的每個方面,都有望成為下一個相關開發人員的構建模組。這就帶來了複合式創新,因為每種應用都會帶來更多可能的應用。只需看看ERC721或0x等標準轉變已為模因,促進了更多公司的創立,然後成為產生更多創新的基石。
相比之下,Web 2.0本質上導致了孤島和整合。通證是激勵協議維護和開發的燃料,同時也保證了信任和開放。
其他核心信念
“技術加密”支持者說,區塊鏈將解僱所有中間商 - 不僅包括所有支付形式(500億美元),還包括銀行,社交網路,市場運營商等。
“技術加密”支持者說,為了讓貨幣成為貨幣,首先要把它當貨幣來用。
“技術加密”支持者更看好以太坊(比許多贏家思想更開放)。他們認為比特幣是數字黃金,而以太坊是世界計算機,並且渴望在其上構建數百萬個dApp。
“技術加密”支持者將區塊鏈與早期網路進行比較:人們曾說網路也不會擴充套件,曾說網路是一個不必要的玩具。
“技術加密”支持者說,軟體傾向於重寫事物的規則 - “軟體正在吞噬世界” - 而加密(軟體)也不例外。
“技術加密”支持者說,不要與開發人員打賭。
哪個理念是對的?
“技術加密”和“貨幣加密”在某些方面可能沒有什麼不同 - 從他們的信仰到他們的共鳴。 “貨幣加密”支持者更多是由經濟學專業人士轉向自由主義的無政府主義者。“貨幣加密”支持者常是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他們試圖糾正“大技術”的錯誤。引用Murad Mahmudov的話:““技術加密’是一種更溫和,更敏感的社交正義 - 積極的嬉皮士。’貨幣加密’更像是
肉食者的世界—-令人討厭的強烈不妥協的右翼肉食者。”
實際上,現在判斷它們中的一方或雙方是否正確還為時過早 - 它們也不是相互排斥的。對最終結果來說,兩者都可能是正確的,而僅僅是實際的順序不同而已。 “技術加密”支持者中有很多人同意“貨幣加密”理念是去中心化的主要組成部分。
當然,也有一些派別表示強烈反對。 一些“貨幣加密”支持者認為“貨幣加密”所涉及的應用程式不會產生任何價值,並且當ICO泡沫破裂時,對於通證的近乎宗教般的信仰將消失。 “技術加密”支持者中的一些人認為,貨幣問題被誇大了 - 引用Chris Dixon的“去中心化為何重要”:
“例如,有時候人們說加密網路主張支援去中心化的原因是抵制政府審查,或者是因為自由主義的政治觀點。這些並不是去中心化至關重要的主要原因。“
最終,“貨幣加密”支持者從奧地利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待這種技術,通過研究貨幣媒介的歷史演過程試圖以數字形式複製這些相同的特徵(Saifedean Ammous的《比特幣標準》是他們的宣言)。另一方面,“技術加密”支持者認為,這些歷史事例只發展到目前狀態而已。被軟體包裝的貨幣才創造了全新的正規化,開闊了設計空間,甚至可能意味著,這一次,貨幣將走上與歷史迥異的道路。

為什麼他們不同意
其中一些派別不僅不同意,而且還認為對方是有害的。 “貨幣加密”的部分支持者認為技術加密是有害的,因為它混淆了crypto的“真正價值” – 健全的貨幣 - 並且,ICO分散了開發人員對比特幣的注意力。 技術加密的部分支持者認為“貨幣加密”理念 - 以及經常具有攻擊性和敵對性的本質 - 正在使人們遠離使用或應用加密貨幣。
這讓人回想起Slate Star Codex上的帖子—-關於團體內鬥的。以素食主義者和古典飲食粉絲為例。理性地說,素食者和古飲食的觀察者應該努力讓普通人群少吃芝士漢堡,因為任何一種飲食顯然都是對現狀的改善。
但是,在實踐中,人類的動態是這樣的:他們不會因為他們的觀點相似而停止相互爭鬥。
聽起來有點耳熟吧?
同樣,我認為,“貨幣加密”和“技術加密”之間的任何敵意都可以更好地用來針對他們的共同敵人:中央銀行,腐敗政府,技術壟斷等等。進一步說,兩個信仰系統都可以從彼此的提高中互相受益。
沒有“貨幣加密”的幫助,crypto難以成為一種良好的貨幣形式,“技術加密”就無法實現讓人們為託管/挖礦/參與獲得報酬的目標,因為他們需要貨幣才能擁有價值,那些激勵措施才有吸引力。
如果沒有“技術加密”的開發建設者,“貨幣加密”支持者們就是在爬山了,擁有圍繞數字貨幣的新生態系統,將為他們帶來信任和價值。 (當crypto的價值越高,越多人去擁有錢包。擁有錢包的人越多,意味著更多人可以使用dApp)。
結論
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概念 – “貨幣加密”和“技術加密” – 可以根據多種方式進行分類,但為了清楚起見,我們排除了其他更細粒度的分類派系。要意識到,更重要的是,這些理念不僅都存在,並且,我們可能會發現,它們最終會利用並進一步提升對方成功的機會。
作為區塊鏈領域的企業家,我們應該圍繞共同價值觀,這比對意識形態差異的異見要重要,這些差異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行解決。畢竟,我們最終都只是對未來進行假設,並將區塊鏈視為解決世界上一些最緊迫問題的方法。
作者簡介:Erik是Village Global的聯合創始人和合夥人,這是一家價值1億美元的早期風險投資基金。 此外,他還是加密公司Token Daily和全球人才社群On Deck的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 在此之前,他是美國著名孵化器平臺Product Hunt的早期團隊成員。
風險提示:本文僅表達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