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春節紅包大戰的終極贏家?

春節期間的紅包大戰或許是今年網際網路行業最熱鬧的事情了。除了傳統的微信和支付寶的兩強相爭,今年春節又有了百度、今日頭條等新的入局者的加入。同紅包大戰剛剛興起之時不同,當下正在經歷的紅包大戰具有了更多新的意義,並被賦予了更多新的內涵。
從更多維度、更深層面去看待春節期間的紅包大戰能夠讓我們對於春節紅包有更多新的認識。跳出流量和品牌的範疇去看待春節期間的紅包大戰,能夠讓我們看出紅包大戰更多的功能和作用。如果通過春節紅包去看待網際網路時代的落幕與新技術時代的崛起,似乎今年的春節紅包被更多地賦予了標誌性的內涵和意義。
在這個網際網路行業格局基本確定,新技術時代尚未到來的“年紀”,春節紅包扮演著的並非是開疆拓土的責任,而是對於既定“勢力範圍”的堅守,還有就是對自我存在的一種證明。從更深的角度去看待個認識今年的春節紅包大戰,能夠讓春節紅包不僅僅只是停留在春節本身,而是具有更深的穿透力。
春節紅包不止於紅包本身,更像分水嶺
站在網際網路落幕的大背景下,今年的春節紅包並真正像是紅包本身,更像是一個分水嶺。左手作別網際網路的時代,右手聯通新技術的時代,春節紅包的內涵與意義並不僅僅只是紅包本身。如果我們把春節紅包僅僅只是看做紅包的話,未免有些低估瞭如此多的平臺加持新年紅包的動力,因此,將春節紅包看成是網際網路昨天與明天的分水嶺似乎更加貼切。
大型網際網路平臺對中小型平臺進行賦能的趨勢變得越來越明顯。 當網際網路市場的格局尚未確定的時候,大型的網際網路平臺藉助新年紅包來獲得流量,不斷鞏固和提升自身的優勢地位。隨著網際網路市場形成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傳統巨頭和以TMD為代表的新生獨角獸,大型網際網路平臺在各個領域當中的優勢地位基本上已經確定。只要不發生太大的變故,這些大型網際網路平臺的市場地位基本上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當大型網際網路平臺的市場地位被確定之後,他們開始更多地關注的是對於自身子業務和子公司的深度賦能,從而不斷拓寬自身生態體系下的護城河。從這個角度來看,以今年的春節紅包為分水嶺,大型平臺將會藉助春節紅包的方式不斷對自身體系下的中小平臺進行深度賦能,從而開啟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以大型網際網路平臺為出發點,最終落地到大型網際網路平臺下的子體系和子平臺當中,從而實現大型網際網路平臺對子平臺的賦能,從而確立這些子平臺在各自領域當中的優勢地位。
網際網路技術的驅動力正在減弱,新技術、新模式、新商業的驅動力正在顯現。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樣,大型網際網路平臺正在對自身體系下的子平臺進行深度賦能。不可否認的是,網際網路技術造就了當下大型網際網路平臺的市場地位,但是,由這些大型網際網路平臺孵化出來的子平臺的真正驅動力卻來自“新”的概念上。
無論是內容的展現形式上,還是平臺的商業模式上,以“新”為主要代表的新生態正在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這個邏輯來看,以網際網路技術以及網際網路技術衍生而來的模式為主要驅動力的“舊”時代正在退出歷史舞臺,而以新技術衍生未來的新模式、新商業為主要驅動力的“新”時代則正在走進我們的生活。今年春節的紅包營銷正是將這些以“新”為主打的產品帶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並且開始用這些“新”的東西來深度影響我們的生活。
春節紅包其實是網際網路技術與新技術的分水嶺。網際網路技術的影響力正在落幕,新技術的影響力正在崛起。春節紅包是用一種相對較為直接的方式為我們劃分了這樣兩個不同的時代,由此,新的技術、新的模式、新的產品將會開始深度影響和改變我們的生活。
線上和線下競爭的時代已經結束,線上和線下相互結合的時代已經來臨。 網際網路時代,其實是一個線上和線下的物種爭奪流量和資源的時代。網際網路物種藉助去中間化的優勢不斷將使用者和流量聚集到自身所搭建起來的平臺上面。傳統時代的很多門店、機構被網際網路平臺擠兌到了旮旯裡,網際網路平臺取得了巨大的輝煌和成功。
隨著線上流量的轉移殆盡,特別是網際網路的去中間化優勢的逐漸減退,使用者需求的轉變,僅僅只是用網際網路技術的去中間化,已經難以再發揮相對較為明顯的優勢。以線上和線下競爭使用者和資源為主要代表的時代逐漸結束,線上和線下相互結合的時代已經來臨。
春節紅包僅僅只是一種引導的方式而已,通過將人們想要表達或傳遞的東西用春節紅包的方式來展現出來。將已經到達頂點的線上和線下的流量和資源進行相互融通,從而開啟一個線上和線下相互結合的全新時代。以春節紅包為分水嶺,未來的營銷將會側重於線上和線下的融合,從而將會開始一個線上和線下相互融通的全新時代。
春節紅包並非僅僅只是春節紅包,在春節紅包之外,我們理應看到更多春節紅包之外的東西。當網際網路時代的落幕成為一種趨勢,新技術的崛起依然開始的時刻,春節紅包無疑將會扮演一個分水嶺的角色。透過春節紅包,我們將會看到一個網際網路世界之外的全新時代的來臨。或許,我們將會看到一個完全有別於網際網路的套路和邏輯的全新的時代。
新舊巨頭不斷加持,誰才是春節紅包的最後勝者?
春節紅包已經遠遠超出了紅包本身的功能和意義,因此,我們才看到有如此多的新舊巨頭不斷加持其中。無論到什麼時候,春節紅包都將會扮演著一種相當重要的角色。所以,可以預計的是,未來還將會有更多的巨頭將會加入到春節紅包大戰的隊伍裡。那麼,誰才是最後的勝利者呢?
在我看來,春節紅包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勝利者。它僅僅只是不同的競爭者為了爭奪資源、品牌宣介,不斷加持的一種方式而已。具體來講,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春節紅包受眾廣泛性讓它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透過今年的春節紅包,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平臺其實都在用自身的方式來參與到春節紅包的大戰當中。人們在不同的平臺之間搶紅包同樣也是不亦樂乎,或許正是由於春節紅包的廣泛性所導致的。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讓春節紅包像雙十一、雙十二等消費時點一樣專屬於某些大型網際網路平臺專利的話,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春節紅包的歸屬上並不會有專屬於某個平臺的現象發生,僅僅只會成為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到的營銷手段。從這個邏輯來看,春節紅包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勝利者。
春節紅包規模的流量的龐大性讓很多平臺難以承受其重量。 早前,微信和支付寶的春節紅包活動幾乎都有過由於流量過於龐大而宕機的情況。這說明春節期間龐大的流量對很多平臺提出了很多的挑戰,僅僅只是依靠單個平臺的力量必然無法達到承載所有使用者流量的目的。
從春節紅包的使用者體量和流量的角度,僅僅只是依靠一個平臺或者一款產品,必然會出現宕機的情況。從這個邏輯來看,如果僅僅想要憑藉一款產品或者一個平臺就去獲得所有的流量,顯然是無法達成的。只有將春節這個時點的使用者流量進行分解,才能真正把春節龐大的流量發揮最大的作用。
春節紅包的性質決定了它不會成為一家平臺的專屬,而是會被諸多平臺借力。 和雙十一、雙十二是被網際網路平臺發明和創造出來的消費時點不同,春節是一個原本就被大眾所熟知的節日,只不過網際網路平臺發現了它的營銷和推廣作用而已。通過將網際網路產品與春節這個消費時點相互結合,我們看到了春節的網際網路性質與意義,並且真正把網際網路的邏輯帶入到了春節當中,用春節來進行營銷推廣和使用者導流。
從春節紅包的性質來看,我們可以看出它不應該也必將不是一家平臺的專屬,而是會成為諸多平臺都會借力的一個營銷的時間點而已。隨著未來更多新元素的加入,以春節為主要標籤營銷模式還將會不斷出現並且將會更加深度地影響人們的生活。
春節紅包不斷被賦予的意義和內涵早已讓它超脫了紅包本身的內涵與意義。當紅包不再僅僅只是紅包,它更多地開始具備風向標的意義。在網際網路時代落幕的當下,春節紅包更加像是一個風水嶺。然而,春節紅包並不一個平臺專屬,它僅僅只是一個符號和標籤。或許,當春節成為某個平臺的專有標籤的意義的時候,它已經失去了春節原本應該具備的內涵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