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爆紅,不過是你又中了知音體的套路
咪蒙又有新文章刷屏了,這次是她旗下的另一個公眾號「才華有限青年」出品的《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從成為爆款到被封禁,歷時不足 24 小時。網路上對於此文的批判和聲討已是鋪天蓋地,我們就不湊熱鬧了,倒是這篇文章的體裁值得探討一番。
儘管《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被人揪出大量漏洞,真實性存疑,但鑑於文中精心註明日期的配圖和煞有介事地表示得到主人公家人的許可,我們亦無法論證事情的真偽,我認為作者是將它當作一篇「非虛構作品」創作的。而輿論對此文的不滿,也多半在於它是否將虛構寫作偽裝成了非虛構寫作。
「非虛構寫作」是怎麼回事?
「非虛構」是這近些年才在國內流行起來的概念,但早在上世紀 50 年代,美國報刊上就有了此類作品,《影片》(Picture)和《冷血》(In Cold Blood)兩篇文章是公認的早期非虛構代表作。從字面意思上看,「非虛構」意味著真實,但它至今也沒有明確的定義,若以真實性作為邊界,那麼報告文學、紀實報道、特稿等都可劃入非虛構作品範疇,既有新聞性,又不失文學性,大概是此類文章比較明顯的特點。
▲《冷血》後來被搬上熒幕 圖片來自: New York Post
不過,非虛構寫作的「火」,也只是相對而言,關注這一體裁的多半是文字工作者和文學愛好者,用如今流行的話來講,就是還沒「出圈」,可能很多人知道這個名詞還是拜韓寒所賜。2017 年 1 月韓寒成立「ONE 實驗室」,目標是「講述最好的非虛構故事」,但不到 9 個月後便宣佈解散,目前仍保持活躍且較有知名度的非虛構文學平臺還有「真實故事計劃」、「全民故事計劃」,成立更早的「犀牛故事」,app 已經一年多沒更新了。
難以變現是上述平臺面臨的共同困境,從完成文章到改編為影視作品,這條變現的路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好走,但倘若知道《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能在一夜之間刷爆朋友圈,韓寒兩年前在解散「ONE 實驗室」團隊時說不定會猶豫一下。
咪蒙不過是新媒體時代的《知音》
然而,在沒有非虛構文學這個具體的概念之前,國內早已有機構證明此類作品的巨大市場,《知音》雜誌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雖說《知音》被歸入「新聞紀實類雜誌」,但發行多年來受到的質疑並不少,影響最大的事件是 2009 年《知音》與畢淑敏、周國平、史鐵生三位作家之間的風波,三人指責《知音》未經授權以作家名義發表文章或改編嫁接其他採訪作品,甚至部分內容純屬虛構,事情最終以《知音》公開道歉告終。
經此一事,《知音》其他所謂紀實文章的真實性也不免遭到懷疑,雖然《知音》從未承認過刊載的文章有虛構成分,但《知音》等於「杜撰的故事」似乎已成為共識,僅從嘲諷其標題過於煽情的「知音體」一詞便可略窺一二。
我在《知音》編輯王穎 2009 年的一篇 部落格 上找到了該雜誌的徵稿要求,摘錄如下:
- 案子。命案、重傷、詐騙、強姦、經濟犯罪等刑事案子,但是人物層次不能太低,如果人物身份是打工仔、農民、無業遊民等等就不要關注了,但是如果一方是身份低的,另一方身份較好,這樣的題材就可以關注報選題。
- 案子要有人性人情的衝突,跨度時間長的糾葛,突發性案件就不要了。因為交往時間長,矛盾多、故事多,才能寫成 6000 字以上故事厚重的非水分大稿。而且故事一波三折,也很好看,可以展示人生境遇的波折圖景。
- 案子要圍繞「親情友情愛情」的主線展開,如就業矛盾、鄰里關係、親友因為生活矛盾的、上下級關係、房產引發的親情糾葛、擇偶婚戀的矛盾、人生恩怨矛盾的,都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展現生活的起伏,給人以警示和深思。
命案、貧富差距、人性衝突,選題標準與《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或者說咪蒙的所有文章如出一轍,《知音》巔峰期 700 萬發行量,也能相當於 10W+ 的閱讀量吧,但可能影響力還略遜咪蒙一籌。所以你看,今日的咪蒙或她旗下的「才華有限青年」,乾的不也是《知音》所做的事麼?嘲諷、看不起《知音》的人,不也都在朋友圈轉發《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還要費半天勁憋出一句「用力活著」麼?
當然,嚴格來講,《知音》的文章若是確有臆想、杜撰成分,是不能叫「非虛構文學」的,好的「非虛構文學」是有其文學價值和社會意義的,但咪蒙團隊的寫作手法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不管是虛構也好,非虛構也罷,都是《知音》玩剩下的,要我說,咪蒙的毒雞湯不過是新時代的《知音》甚至《讀者》罷了,新瓶裝舊酒,本質上都是利用了人性,製造情緒,或綁架同情心,或販賣焦慮,或引起不同人群對立,就算你反感咪蒙體或知音體,義憤填膺地披露文章中的錯誤之處,實際上也在不知不覺中被調動了情緒。
▲ 知乎是少數還能找到文章連結的平臺,但也提示內容真實性存疑
這類文章最可恨的,大概是一邊被人批得體無完膚,一邊仍有大量擁躉,不管你多看不起咪蒙,都不妨礙她賺得盆滿缽盆,篇篇十萬加,助理月入五萬。有人說能夠用一個或多個漏洞百出的故事,挑動大眾的神經,這正是咪蒙的厲害之處,也是無數新媒體人夢寐以求的能力。我在一篇怒斥《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捏造事實的文章下,就看到了這樣一條評論:
何必太較真,即便是假的,人家寫出來至少能引起人們的共鳴。我覺得文章的意義不在於那個死者的身世多麼悽慘吧,而是在於喚起人們現在自己與當初的那個自己發生了怎樣的改變還不以為然呢……
如果這篇文章開頭就註明內容純屬虛構,就能免受諸多詬病和炮火了嗎?恐怕不是。你可以寫不出流芳百世的精品,但仗著自己有嫻熟的寫作技巧,輸出看似正能量實則戾氣滿滿甚至是錯誤的價值觀,說是矯情或販賣焦慮還是太輕了,這明明就是壞,壞透了。
題圖來自:電影《大象席地而坐》